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又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等,是漢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文化建築。

  圍屋始建於晉唐宋,興盛於明清。廣義的圍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圍樓或圍屋。圍屋結合了漢民族的古樸遺風以及南部山區的地域文化,獨具特色,它不僅是客家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飢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大遷移,先後流落南方。由於平坦之地已經有人居住,只好遷於山區或丘陵地帶,固有“逢山便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立為“客籍”,稱為“客戶”、“客家”,“客家人”的稱謂便由此而來。





  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客家人一般都聚族而居,於是形成了圍攏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攏屋存世較多也最為著名。

  建造圍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為抵制外敵及野獸侵擾。當時,土匪(或敵手)較多,圍樓建造時就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整個圍樓圍牆深厚,只留一個小小的入口。土匪來到之後,圍樓緊閉門戶,男丁通过樓上窗戶用弓箭和槍抵制和射殺土匪,圍樓和圍樓之間,又可以相互支援,從而土匪或野獸只能在圍樓的外圍被動挨打。

  只要有客家人聚集之地,就能看到圍屋的蹤跡,它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台灣的屏東、雲林等第。





  客家人因環境的制約和宗族思想的影響,往往數百人聚集在一座樓中,其血緣關係的紐帶相當緊密,他們相互協助又互相獨立,一座土樓、一座圍屋,就形成一個客家宗族社會,从娛樂(有的樓內有戲台)到家族祭祀,从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到用水和學校教育一一齊備,這無疑是一個相對完善的獨立社區。



  圍屋不論大小,大門前必有一塊禾坪和一個半月型池塘,禾坪用於曬谷、乘涼和其他活動,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





  客家人圍屋式樣的變遷還是有著一定的規律的,先從四合院到五鳳樓,再从五鳳樓發展到方樓,最後乾脆把方樓的四角抹圓,建成了圓樓。

  “圓”是天人合一的象徵,是中國人的宇宙觀認識,是古人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方式。





  客家人在圍屋中“耕讀傳家”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天人合一”般的龐大建築,其實是他們追求天下大同思想的集中體現。這樣的生活模式正是傳統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的社會模式。



  正如《禮記 禮運篇》所描述的那樣: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孤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事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做,故外戶而不避。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以著其意,以考其信,著有過,行人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世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客家 · 围屋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文化特色
山中田园诗,梅山客家情
客家特色小吃
中国最"牛"的村落房屋 地震大缝竟能自动愈合!
再为揭阳潮客 特色文化点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