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的特工帝国之锦衣卫
电影《绣春刀》剧照,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

  朱元璋早年曾沦为乞丐,跟历朝的皇帝相比,可以说身世寒微,故饱尝世态炎凉,加之曾经历亲侄子朱文正的背叛,对人心之险恶有着一套独到认知,再加上其起事之初的秘密结社背景,因此朱元璋自称帝拥有天下以来,为皇权稳固、天下归心可以说是想尽办法,甚至不择手段,最终打造了一套中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情报系统,并深刻改变了有明一代的社会政治生活。

  提到大明王朝的特工组织,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开辟先河,在明朝间谍史上更是浓墨重彩,不能不说。


  ▌明锦衣卫飞鱼服

  明朝的军队编制称为“卫所”,一个“卫”有5600 人,下辖若干个“所”,1120 人为一个“千户所”,112 人为一个“百户所”。“卫”的长官是指挥使,官居正三品,“所”的长官是千户和百户,分别是正五品和正六品。在诸多“卫”中,号称“上二十二卫”的亲军地位很高,其中锦衣卫的地位更高。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洪武三年拱卫司改为亲军都尉府,是皇帝的警卫机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将其改为锦衣卫。锦衣卫的长官为锦衣卫指挥使,由皇帝委派亲信的勋戚或都督一级的将官充任。锦衣卫的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执掌廷杖。


  ▌锦衣卫腰牌

  所谓“直驾侍卫”,就是承担皇帝与皇宫的警卫保驾工作,这是锦衣卫的日常勤务。

  每逢圣节(皇帝诞辰)、正旦(正月初一)、冬至的三大朝会,以及每天的常朝(皇帝上朝与官员议政),还有祭祀等仪式,皇帝的出入都有锦衣卫官兵扈从、侍卫。凡遇大朝会,皇帝上朝升殿,锦衣卫指挥使一员,身穿大红蟒衣,头戴乌纱帽,身佩銮带,悬挂金牌,在御座前偏西的地方站立侍卫,另有千户六员身穿青绿锦绣服,在殿前“侍班”。平时常朝,锦衣卫指挥使一员、千户两员、百户十员、旗校五百名,在奉天门下排队侍卫,听候皇帝命令,纠正官员礼仪。退朝以后,锦衣卫百户一员带领士兵巡逻皇城周围,其余锦衣卫分别守卫南华门、西华门。

  所谓“巡察缉捕”,就是“缉捕京城内外盗贼”。


  锦衣卫专设“镇抚司”,后分为南北两个镇抚司,直接承办皇帝交付的重案要案,捉拿人犯,审判关押。特设“诏狱”,即遵照皇帝诏令查处人犯的监狱。明朝的诏狱与汉武帝时期的诏狱很像,多用酷吏及严刑峻法。不过,诏狱在汉朝的存在时间很短,因战事需要,只存在于汉武帝的晚年时期。而在明朝,据相关史料记载,诏狱多达二十六所,关押有郡守、九卿一级高官前后达百余人,牵连对象至十余万人。整个明朝,诏狱在王朝运转中都能找到踪迹。

  镇抚司独立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系统之外,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三法司无权干涉,于是,锦衣卫愈发肆无忌惮,滥施刑罚,“用法深刻,为祸甚烈。”太祖皇帝的“法外加刑”就是通过锦衣卫来贯彻的。

  《明朝小史》就为我们勾画了一幅血腥残酷至极的画面:“帝既得天下,恶胜国顽民,窜入淄流,乃聚数十人,掘一泥坑,特露其顶,而用大斧削之。一削去头数颗,名曰铲头会。”胜国顽民指的是元朝遗民,而淄流则是指和尚,朱元璋因少年时代曾经入寺为僧,故非常厌恶元朝遗民遁入空门做和尚,因此专门派人抓捕刑以活埋、砍头,以震慑民心。

  据说镇抚司狱中有十八种酷刑之多,主要有:刷洗、抽肠、剥皮、灌毒药……据《明史》卷七十三《刑法志》记载:“其最酷者曰弹琵琶,每上,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弹琵琶,就是将人犯按倒在地上,控制住其手脚,掀去其上衣,露出肋骨,用尖刀划开身体,用小锤直接敲击肋骨,。另有一种酷刑叫“昼夜用刑”,此刑以木笼内四面安装钉子,犯人坐在此笼中,稍一动弹,钉子就会扎入身体,“囚之膺此刑者,十二时中但危坐如偶人。”正德年间刘谨创设了立枷之刑,镇抚司狱常常使用,立枷重达一百五十斤,被刑者昼夜带枷,几天就会死亡,后来最重时曾加重至三百斤。


  ▌《出警入跸图》局部图,描绘了明神宗万历皇帝去京郊十三陵祭拜先祖。图中只有皇帝是正面形象,皇帝左右随扈红衣者就是锦衣卫。

  大明王朝所设的诏狱,手段的残忍程度用惨绝人寰形容应不为过,一入此门,多有去无回,纵使逃过一死,也多体无完肤。不少忠臣良将,更是在此被冠以“莫须有”罪名,蒙受不白之冤。

  所谓“执掌廷杖”,其实在大明律法上并没有具体规定,也不是死罪,但却令人不寒而栗。皇帝以此来加强皇权,树立威信,巩固统治。官员违背旨意,惹怒皇帝,只需一声令下,便将其拖出至午门前,杖责一番:用绳子绑住两脚,四面牵曳,犯人俯卧,露出臀部和大腿,接受廷杖。据说,锦衣旗校行刑时,只要看监杖的司礼太监的两只靴尖,便知犯人死活。如果两只靴尖向外成八字形,犯人不会被打死,如果靴尖向内收,犯人就难逃一死。刑场上,“搁棍”的叫喝声加之犯人的哀吼,让人生畏。廷杖制度下,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没有人能维持人的尊严。

  万历年间刑部员外郎艾穆曾和一位同僚亲历过廷杖的情形,他这样描述道:“司礼太监数十人捧着圣旨过来,先是大喝一声:‘带上犯人来!’每一喝便有千百人大喊回应,声震甸服。然后再喝斥一声:‘跪下!’接着宣布皇上要杖打我二人,每人着实打八十大棍的旨意,然后开打,五棍一换,总共换了十六个人才算打完。每换一人,开打前都要喝斥一声:‘着实打!’喝罢上棍,共十六次,每次也都有千百人同声大喊回应。打完以后,四个锦衣校尉再用布包袱将犯人拖下去。”

  明朝276 年间,有不少官员死于廷杖之下,一改中国“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正德十四年,劝谏武宗皇帝不要去江南游玩的一百四十六人统统受罚廷杖,当场打死十一人。嘉靖三年,性格乖戾的世宗皇帝因讨论追尊父亲帝号问题(即“大礼仪”事件)而将一百三十四大臣罚以廷杖,当场死了十六人,这是明史上最大的两起廷杖案件。

  据说,每天上朝时,如果朱元璋把玉带贴在胸前,就会少杀一些,而把玉带按在肚皮下面,就意味着要大开杀戒,官员每天上早朝都提心掉胆,临走前会与妻子诀别,晚上若是平安回家定会庆贺一番,庆幸自己又活过这天。朱元璋猜忌多疑,时刻充满戒心,忧虑大臣对他不忠,但却对锦衣卫十分信任,把重大案件交由锦衣卫处理。明朝历史上不少大案都经由锦衣卫之手,其中为众人所知的当属洪武年间四大案中的胡惟庸党案和蓝玉党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衣卫
带你了解让人谈虎色变的明朝“锦衣卫”及其编制
明朝皇帝身边万能的锦衣卫,他们是被误解最深的一个群体
东西厂与锦衣卫
明朝大臣在接受廷杖之前 为什么要先看看掌刑太监的脚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盘点│锦衣卫为何怕东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