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的孩子玩些什麼

我國尊老愛幼之傳統源遠流長,關懷兒童成長更是歷代有識之士的題中之意。我國傳統啟蒙教育中,人格教育位列第一,先賢認為,首先應當讓孩子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然後再談知識教育。古代啟蒙教育之核心為「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強調培養兒童正直品性之重要性,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傳習錄》更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兒童天性喜愛遊戲,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就曾提到「過家家之戲:「夫嬰兒相與戲也,以坐為飯,以塗為羹,以木為裁,然至日晚懊者,塵飯塗羹,可以戲而不可食也。」諸位透過以下列舉之傳統兒童遊戲,可以窺見傳統啟蒙教育之一斑。



放風箏


放風箏可說是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相傳墨翟研製木鳥,三年乃成,可算是「風箏」最早之起源。後來魯班予以改進,使用竹子使之輕便。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唐代詩人唐采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遊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可說寫盡風箏之特性。



騎竹馬


典型的式樣為一根桿子,一端有馬頭模型,有時另一端裝輪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騎馬。《後漢書·郭伋傳》載:「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後來,李白《長干行》提到:「郎騎竹馬來,遶牀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從此連語,此戲也就經久不衰了。



鬥草


此俗流行於中原和江南地區,但起源無可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之產生有關。遠古時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自娛,及至傳說「神農嚐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於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又往往舉行比賽,用草作比賽物件,或對花草名,如用「狗尾草對「雞冠花;或鬥草的品種多寡,多則勝,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復鬭草,盡日樂嬉嬉。漢以前不見此戲,但《物原》謂「始於漢武。



鬥蟋蟀


此為以蟋蟀相鬥取樂之娛樂活動,亦稱秋興、鬥促織、鬥蛐蛐。始於唐代,盛於宋代。明清時,此活動益發講究,蟋蟀要求無「四病(仰頭、卷鬚、練牙、踢腿);外觀顏色也有尊卑之分,即「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燕京歲時記》載:「七月中旬則有蛐蛐兒,貴者可值數金。有白麻頭、黃麻頭、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節鬚之別,以其能戰鬥也。通常置於陶製或磁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隨即開始。



盪鞦韆


盪鞦韆為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所創,即將長繩繫於架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春秋時傳入中原,漢代時極為盛行,甚至將清明喚做鞦韆節。如明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清明則鞦韆節也,帶楊枝於髩,坤寧宮後及各宮,皆安鞦韆一架。此項活動雖然多以宮中、閨中女子為主,但亦是小朋友之摯愛。



捉迷藏


古代傳統遊戲,即蒙目相捉或尋找躲藏者。唐杜牧《揚州》詩之一:「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馮集梧注引《致虛雜俎》:「明皇與玉真恆於皎月之下,以錦帕裹目,在方丈之間,互相捉戲,謂之捉迷藏。宋秦觀《宴桃源》詞:「去歲迷藏花柳,恰恰如今時候。



捶丸


顧名思義,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我國古代漢人球戲之一。其前身為唐代馬球中之步打球,類似現代之曲棍球,具較強對抗性。至宋代,步打球由原來同場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依次擊球之非對抗性比賽,球門改為球穴,名稱也隨之改稱為「步擊、「捶丸。當時,連兒童亦非常喜愛捶丸活動。如北宋官吏膝甫,幼時「愛擊角球,其舅父范仲淹「每戒之不聽。所謂角球,就是用角骨製成之球,不易擊碎。



推棗磨


即秋深棗熟後以旋轉棗兒為樂之童戲。先取個大紅棗一隻,橫切去其半,使細硬如刺之棗核尖露。再用三隻竹簽鼎足式插在餘下棗肉上,直至棗核尖向上垂立。最後尋長條竹篾或莛莖一枝,兩端各安紅棗一顆,如此即可。玩時將竹篾或莛皮放在棗核尖上使之平衡,以手水準推動一端,則竹篾端之棗兒旋轉如飛。因兩顆棗兒旋轉,形似二人推磨,故名之曰「推棗磨。上圖為宋人蘇漢臣《秋庭嬰戲圖》,所繪即為此戲。



抽陀螺


打陀螺為我國最早之娛樂專案。《辭源》釋曰:「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其起源極早,後魏時之史籍就已有記載,當時稱為「獨樂」,其後又稱千千、妝域、打嬌惜。至於陀螺之稱,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現,當時劉侗、于奕正合撰之《帝京景物略》提及一首民謠:「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



踢毽子


踢毽子亦為我國傳統體育活動。又稱「打雞」,以雞毛毽為多,亦有以絨線、皮毛等插於圓形底座上製成者。其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及隋唐。《高僧傳》載:「沙門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欄上,反踢蹀(毽子),一連五百,眾人喧競異而觀之。至宋代,更為普及,技巧翻新。宋高承《事物紀原》:「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裡外廉、拖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遺事也。明清更風行,技藝更高,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云:「手舞腳踏,不少停息,若首若面,團轉相幫,隨其高下,動合機宜,不致墮落。基本動作為盤、磕、拐、蹦四種,不需專門場地、輔助設備。此戲簡單易行,有利於活動關節、加強韌帶。



下棋


棋者,奕也。下棋者,藝也。博弈為東方文化生活之重要組成部分,不但不同於一般之消遣遊戲,亦影響並陶冶民眾之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審美趣味和思維方式。琴、棋、書、畫並稱「四藝」,成為一種具有豐富內涵之文化形態。「弈中的恬淡、豁達、風雅、機智和軍事、哲學、詩詞、藝術共聚一堂。黑白之間,楚漢之界,棋藝帶來之啟悟與內涵被無限拓展,棋盤之外的天地被融合為一,成為中國棋文化最大特點之一。方寸棋盤,還具有磨煉人意志、陶冶人情操之功能。



傀儡戲


又稱木偶戲,我國傳統遊戲之一。普遍認為「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據《封氏聞見記》載,唐大曆年間,有人「刻木為尉遲鄂公突厥鬥將之戲,機關動作,不異於生。宋黃庭堅《涪翁雜說》:「傀儡戲,木偶人也。或曰當書魁礨,蓋象古之魁礨之士,彷彿其言行也。清周亮工《與何次德》:「弟幼時見傀儡戲,二尺許,長線索,累累任人捉弄。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之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等之分。



堆雪景


堆雪景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活動。當然雪必須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將潔白的雪堆成各種人與物,不僅用於觀賞,還能訓練手藝、鍛煉身體。古代以堆雪獅子最多。上圖為清代焦秉貞《百子團圓圖冊》之一幅,圖中幾個小孩,有的往簸箕裡鏟雪,有的用簸箕運雪,有的用木鏟修整,各有分工,築成一尊雪雕大佛。



放爆竹


爆竹、煙花,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末年,范蠡在《陶朱公書》中寫道:「除夜燒盆爆竹與照田蠶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靜為吉之句。西漢東方朔在《神異經》也記述有「爆竹驅山魈的故事。至南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又說:「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後來,隨著火藥普及,造紙業發展,爆竹匠人用紙卷成筒,裝上火藥、導線、將兩頭紮緊,點燃後發出響地聲和火花的爆竹、焰火相繼問世。而對小朋友而言,這只是一項好玩的娛樂活動吧。



結語



以上古代兒童之娛樂,當然不是全部,但也算「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由此可見,古人對孩童天性的培養並不拘謹,不過到了明清時期,兒童教育中的封閉、管禁現象日漸嚴重,開明如王陽明,也曾以「戒遊戲來訓導兒孫,擔心他們「偷薄庸劣,日趨下流。其實,對兒童稍加管束也是很重要的,只要不是太過嚴厲就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越南 4-水上木偶戲
12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看到第6個震驚了!
回忆杀!上海的这些弄堂游戏,你有印象吗?
启东民间传统游戏(儿童游戏)总目汇览
小寒乐趣多
玩传统游戏也要量力而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