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至 | 竹影花陰漸漸移



夏至,二十四節氣之一,於每年6月20日~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今年為6月21日。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古人用土圭量日影,發現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將是日稱作「夏至」。


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日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面積最大的極晝區。此日過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漸減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開始往南移動。在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亦日漸降低,日影逐漸被拉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升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崔靈恩《三禮義宗》:


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


《易經》姤卦(《彖傳》:「姤,遇也」,本卦下巽上乾,一陰在下,上遇五陽,故謂「姤」,按,「姤」又寫作「遘」),為五月卦,一陰起於下(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孚夏至之時令。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在傳統的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開始收藏的節氣。


與冬至相同的是,夏至在我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只是現代活動相對比較少與夏至直接相關(可能與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意義極為相近)。但仲夏節是在北歐等地居民的重要節日(和當地偏寒冷的氣候有關)。



「夏至」字解



「夏」之金文、璽文、簡文、陶文等


「夏」之小篆


「夏」字未見於甲骨文,其篆書象人手舞足蹈之形,隸變時兩側的手形被省去。《說文解字》「夊部」:「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

【音掬】
,兩手。夊,兩足也。」段玉裁注:「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申之義為大也。」《爾雅》「釋詁上」:「夏,大也。」《方言》卷一:「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而愛偉之謂之夏。」特指大屋,此義後作「廈」。《史記》「夏本紀」:「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氏。」據此,「夏」字當在殷商之前已存在。「夏」作為季節之名,始見於春秋時期之金文。


「至」之甲骨文、金文、陶文、簡文等


「至」之小篆


「矢」之甲骨文


「至」字之造型,聚訟紛紜。我們認為「至」象「矢」射「一」之形(如甲骨文首字)。大部分「至」之古文字,「一」在下,上為倒「矢」之形。「一」被認為指地面、正鵠或統稱為「矢之所止」,因此,「至」為會意字,最初之義為及。《說文解字》釋「至」所謂「鳥飛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至,下來也。」以鳥飛上下釋「不」「至」,並誤。



物候




鹿角解【「解」音駭】


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角解矣,是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也。



蜩始鳴【「蜩」音調。本句《月令》注疏作「蟬始鳴」】


蜩,蟬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脫殼而成,雄者能鳴,雌者無聲,今俗稱知了是也。按蟬乃總名,鳴於夏者曰蜩,即《莊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蓋蟪蛄夏蟬,故不知春秋。鳴於秋者曰寒蜩,即楚辭所謂寒螿也。故《風土記》曰:蟪蛄鳴朝,寒螿鳴夕。今秋初夕陽之際,小而綠色聲急疾者俗稱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釋其義,然此物生於盛陽,感陰而鳴。



半夏生


半夏,藥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習俗



「夏至節」古時又稱「夏節」,在清代以前,每年逢夏至日全國放假至少一天,而宋代百官夏至時放假多達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以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


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端午節前身即源自夏至節。例如用「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來說明古人同時用陰曆五月的節日端午節來對應夏季,用「冬至」來對應冬季。以此來看,「冬至」、「夏至」與端午節在民俗節慶上可能具有相似的意義。


自古以來,夏至時節,吃麵是很多地方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故夏至吃麵也有嚐新之意。



祭神祀祖慶豐收

  

自古以來有夏至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節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值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食「麥粽」與「夏至餅」


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民眾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夏至餅為半月形,與北方的麵食「韭菜盒子」相像,但取材和做法不同。地道的做法是從田間地頭採來艾草的嫩葉,將其在石臼裡搗碎,與麥粉和在一起,再於餅中間加入適量的甜豆沙餡,將餅放在燒熱的鍋裡烤熟。夏至餅其貌不揚,吃起來卻清新爽口、甜而不膩,乃老少皆宜的正宗綠色食品。現在,即便不是夏至,也有人會去做這種餅解饞消遣,體會一下家鄉的味道。



消夏避伏


夏至之後,天氣進入最炎熱的時節,古人稱之為「伏日」,今人稱之為「三伏」。古人對「伏」的界定是:以「夏至」為起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各十天,稱為「三伏天」,時間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因此,從夏至開始,「消夏避伏」的風氣就逐漸興起了。


昔時不少地方,「夏至」之後,婦女們會互相贈送團扇、脂粉等物。《酉陽雜俎·禮異》記載:「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塗抹以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據說自周代始,夏至之後,皇家則會拿出「冬藏夏用」的冰來「消夏避伏」,歷代相沿。



吃夏至麵


「冬至餃子夏至麵」,好吃的北平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按照老北平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麵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麵也稱作「入伏麵」。



品嚐新鮮芒果


據民俗專家駱炳根介紹,夏至前後,東莞茶山鎮的居民一定要吃新鮮荔枝或芒果。夏至當天,芒果或荔枝一日會三熟。他回憶說,小時候,小朋友都喜歡在這一天聚在芒果樹下玩,等著成熟的芒果從樹上掉下來,因為掉下來的都是在樹上變(長)黃的,特別甜,又叫「樹黃」。有老人說,在夏至時吃了芒果後許願發誓很靈驗。因此當地居民在吃了芒果後也會許願,希望順利度過夏天。



詩詞中的夏至



詠廿四氣詩 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坑,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

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思歸

【唐】白居易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禱雨題張王廟

【宋】葉適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農無計相聚泣,欲將淚點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簽卦分明指休證。

傳言杯珓三日期,注綆翻車連曉暝。

龍神波後何慘愴,昔睡今醒喜蕭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權如反掌。

浙河以東盡淮壖,哀哉震澤幾為原。

願王頓首玉帝前,請賜此雨周無偏。


適野

【宋】劉敞

夏至無與適,驅馬出東城。

漸去市井喧,稍增耳目明。

風勁山瘦高,露寒水澄清。

造景不及言,暢然得此生。

姓名謝朝隱,出處與物冥。

豈伊漁樵合,鳥獸亦不驚。

待此用卒歲,優遊諧我情。


夏至後初暑登連天觀

【宋】楊萬里

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

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


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其二

【宋】楊萬里

夕涼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聲迎步止,一熒松火隔籬明。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穫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夏至二首 其一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夏日雜興七首 其六

【元末明初】劉基

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鱗不入龍螭夢,鎩羽何勞燕雀猜。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簷螢火出蒼苔。

細觀景物宜消遣,寥落兼無濁酒杯。


夏至鏡園小集賦得我愛夏日長

【明】鄧雲霄

炎蒸不到清涼界,晝永如年靜者知。

似向壺中遊化國,卻疑林下看仙棋。

繩床石枕蘧蘧覺,竹影花陰漸漸移。

聞道羲和徐按轡,西山萬里是崦嵫。


豐城夜泊

【明】李夢陽

夏至北風至,晚清涼意增。

江船逼新月,沙色亂疎燈。

暗槳故相撥,浮陽還自蒸。

倚檣看劍氣,仍見斗間曾。


夏至夜即事

【明末清初】陳恭尹

初晴天氣便炎蒸,小閣風多最上層。

臘酒舊藏椎髻婦,春茶新惠住山僧。

頻探落月移湘簟,自惜流螢掩夜燈。

一歲算來今夕短,老夫猶為幾回興。



賀新郎·夏至飲繁露先生南莊

【清】陸震

節序真嫌短。早閒園、好花開盡,綠陰都滿。

記得清明遊賞日,芍藥闌邊低看。

笑出土、紅芽尚淺。把酒重來將隔月,

驚一枝、已待臨風綻。春去也,渾如箭。

浮生瞬息何須算。

憶髫年、從親至此,荷衣出見。

座客惟公青鬢好,人比黑頭王掾。

詎今日、白於垂練。漫撚銀髭傷老大,

便兒童,夙昔今都變。也一半,顛毛換。


鷓鴣天

【清】周星譽

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紅生翠一川迷。

田娘箬帽分秧去,鄉客泥船載草歸。

溪犢臥,水禽啼。日斜官路過人稀。

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歷亂飛。


雙調望江南 夏餅

【清】翁瑞恩

湖俗夏至日摘鮮麥芽製餅,以饋親友

春光暮,夏至一陰旋。

麥隴風來香細細,炊煙何處識紅蓮。

仔細與君看。

玲瓏式,月影恰團圓。

纖手搓來形似玉,銀刀擘處氣如蘭。

珍重勸加餐。


夏至

【清末民初】鄭孝胥

五月二十二日  乙亥作

手書日記罷趨衙,便覺閒廊足歲華。

十日雨晴喧曙雀,半庭綠暗長秋花。

故人頻問詩情好,新局微聞國論嘩。

拂拭書窗入長夏,試評沉李與浮瓜。


(本文據網路及文史資料綜合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劉子凡:唐代三伏擇日中的長安與地方
曆書用語解釋
長生十二訣與【一柱論命】法的四柱關係
夏至,问候
我是一只蟪蛄
大六壬說約 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