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知道的丹霞冷知识!

你对丹霞的认识还停留在“顶平、身陡、麓缓”

具有陡崖坡特征的陆相红层地貌吗?

想知道更多?跟着小编走

这篇文章将带你全面了解丹霞

一、丹霞的提出

上个世纪20年代,时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的冯景兰教授于岭南地区考察地质矿产时,被一片红色地层吸引,并将这些红色的砂、砾岩地层为“丹霞层”。1939年,陈国达和刘辉泗先生于《江西贡水流域地质》一文中正式应用了“丹霞地形”一词。

1935年清华大学地质系师生留影,前排右3为冯景兰先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长一段时间内,地貌学称为地形学。1954年,地形学改称地貌学,丹霞地形也自然默认为丹霞地貌。1978年,曾昭璇教授正式提出了“丹霞地貌”一词。从此丹霞地貌作为一种地貌类型开始活跃在学术圈。

二、不止是“顶平、身陡、麓缓”

“顶平、身陡、麓缓”是对丹霞地貌耳熟能详的描述。丹霞山茶壶峰就是典型“顶平、身陡、麓缓”的代表。然而丹霞地貌远不止于这一特点。

丹霞山茶壶峰,近水平岩层形成的典型“顶平、身陡、缓”(刘加清 摄)

丹霞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流水侵蚀和岩石天然崩塌的作用,近水平的成景岩石往往形成“顶平”的特征。但当地层具有一定倾角时,就会形成“顶斜、身陡、麓缓”的特征。

崀山,倾斜地层形成的“顶斜”丹霞地貌

干旱区的丹霞地貌更具特色。分布在西北地区的丹霞地貌,其红色的碎屑岩之上往往有黄土覆盖,由于上部的黄土梁、峁坡的存在,使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呈现出“顶圆、檐突、身陡、麓缓”的特征。

冰沟丹霞,干旱区丹霞地貌具有典型的“顶圆、檐突、身陡、麓缓”的特征

三、丹霞地貌分布区数量超乎你想象

不同于岩溶地貌大多分布于西南,雅丹地貌雄踞在西北。丹霞地貌广阔的分布令人难以想象。以“秦岭-淮河”和“巫山-雪峰山”一线进行区分,中国有三个丹霞地貌分布大区。总体而言,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和“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闫罗彬,2018)

横跨南北,纵贯东西,丹霞地貌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各省的丹霞地貌分布情况也不尽相同。各省的丹霞地貌数量大致是这样的情况:

各省丹霞地貌数量分布情况

四川盆地的丹霞地貌数量一骑绝尘,沿着四川盆地周围是广阔的丹霞地貌分布区

四、遗产六兄弟

除四川之外,广东、福建、贵州、湖南、江西和浙江也是丹霞地貌分布大省。著名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就是由这六个省的丹霞地貌捆绑申报成功的。

赤水丹霞:赤水丹霞位于中国最大的丹霞地貌分布区,可谓是家大业大。赤水丹霞处于地貌演化的早期阶段,如十来岁的青葱少年一般,完好的高原面和阶梯状峡谷让赤水丹霞看起来身体倍儿棒。

赤水丹霞佛光岩

福建泰宁:泰宁丹霞处于地貌发育的青年晚期阶段,峡谷与雏形峰丛的组合让泰宁丹霞看起来如迷宫一样。

泰宁大金湖

湖南崀山:壮年期早期的崀山,群峰林立,起伏剧烈,是密集峰丛型丹霞地貌的典范。

崀山群峰

广东丹霞山:壮年晚期的丹霞山是由疏密相间、峰林宽谷组合而成的簇群式丹霞峰丛峰林。处处透出成熟男子阳刚伟岸的气息。

丹霞山僧帽峰 (刘加清 摄)

江西龙虎山:龙虎山处于地貌演化的老年早期阶段,此时的丹霞峰林已经较为疏散,逐渐独立的山峰点缀在河流两岸,勾勒出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轮廓。

江西龙虎山

浙江江郎山:江郎山的丹霞地貌可谓是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仅残留的三爿石为丹霞地貌,形如垂垂老矣的老翁,飘飘然遗世独立。

江郎山三爿石

遗产六兄弟从青年期到老年期逐渐过渡,组成完整的丹霞地貌演化序列。这点在遥感影像上表现的非常直观。

(以下图片请横屏欣赏)

五、这不是丹霞

大千世界总会有一些人撞脸,地貌的圈子里也是如此,比如:

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和丹霞山看起来像孪生兄弟一般。同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但构成嶂石岩地貌的主要岩石为紫红色石英砂岩,这与构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岩和砾岩有所区别。从沉积环境来看,前者形成于浅海环境,后者则诞生在内陆盆地。

嶂石岩,真有点丹霞地貌的感觉

丹霞就没有七彩的

七彩丘陵被比喻成上帝遗落在人间的调色盘,远望上去色彩斑斓。近年来,更因《三枪》等电影而声名大噪,在网络上的热度极高。然而七彩丘陵却不是丹霞地貌,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很大原因是网络宣传的不当,百度百科中赫然收录着“七彩丹霞”的词条,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是严重的误导。相比于丹霞地貌,构成七彩丘陵的岩石既不是红色的碎屑岩,也没有“顶平、身陡、麓缓”的形态特点。实在与丹霞地貌相差甚远。

张掖七彩丘陵

六、关于丹霞的世界遗产可不止“中国丹霞”

可能你走过了许多地方,却并不知道那儿就是丹霞,有的甚至还是世界遗产。丹霞地貌的红色砂岩,具有庄重、吉祥的红颜色及易于雕刻的特点,使丹霞地貌常与石窟相联在一起,如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乐山大佛。

雕刻在丹霞地貌中的乐山大佛

再比如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

在丹霞红层之中雕刻可能比较省颜料

在甘肃境内更有“甘肃无处不石窟,石窟无处不丹霞”之誉。如天水麦积山、甘谷大象山、武山县拉稍寺、武威市天梯山、张掖马蹄寺等等,皆是丝绸之路的魂宝。

修建于丹霞崖壁之上的马蹄寺

国外也有很多,比如梅萨沃德印第安遗址,197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虽然没那么红,也是货真价实的丹霞地貌

斯里兰卡丹布拉石窟,同样是在丹霞之中开凿出的世界文化遗产

斯里兰卡丹布拉石窟

七、丹霞石桥

提起石桥(也称为天生桥),多数人都会想到喀斯特地貌。其实丹霞地貌中也有很多石桥。丹霞天生桥的成因大多为水流沿着平行坡面的缝隙侵蚀,经过崩塌风化之后,使上部悬空而成为石桥。丹霞地貌中发育的天生桥以美国阿切斯国家公园最为完整和典型,该公园内的天生桥多达1800余处。

windows桌面格外中意丹霞

国内丹霞地貌之中的天生桥数量相对较少,但相比之下分布于南方湿润区丹霞之中的天生桥更具一丝灵秀之气。

丹霞山通泰桥(李贵清 摄)

位于崀山的石拱

八、丹霞出好茶

大红袍:“茶中之王”大红袍,武夷岩茶的代表,也只有在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在武夷山的山间谷地之中,由于岩崖和森林的遮阴,在夏季茶树承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挡住西北的冷风,且尚有终年不断的岩隙流水补充,因此岩坑谷的微域气候更为优越,为茶树的生长提供非常好的气候环境。

武夷山间的茶园

丹霞岩红:丹霞岩红是近些年出现的一款网红茶叶,产于广东丹霞山。四面环山的地势轮廓让种植园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小气候,微酸性的红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茶园常年云腾雾瘴,印证了那句“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古名言。陆羽《茶经》曾记载“岭南茶生韶州,其味极佳”。相比一般红茶5~6泡即失味,冲泡得当的丹霞岩红能做到22泡,极其难得。

位于半岛之上的丹霞岩红茶园

赤水虫茶:作为遗产六兄弟中的小老弟,产出的“茶叶”也格外有性格。虫茶实际是将白茶嫩叶加工发酵之后,吸引化香夜蛾繁殖产卵,幼虫将茶叶吃掉之后排出的粪便经过晾晒即成为虫茶。听起来和著名的猫屎咖啡有点相似。

生产线上的赤水虫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丹霞代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6处中国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景观,你观过几个?
旅行去哪里,中国100处自选之四(丹霞10地)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
《世界遗产》-中国丹霞地貌风景【组图】
不可思议!令人羞看的世界著名景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