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组老照片讲述老上海的历史变迁(上)

说起国内一线城市,大家心中蹦出的肯定是“北上广深”,这其中上海一直就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城市。她美丽,繁荣,优雅,古典等等,一系列的美好的词语都可以放在她的身上,但是在更早以前,从清末开始,不一样的老上海你见过吗?这一百年来她的风云变化,今天这组老照片就带大家一观老上海的历史变迁。

图为一家木材加工小作坊

在清末民初当时的人们会用到很多木材建房,有很多这样的小作坊开始遍地开花。

图为在外滩干活的一位人力车夫

在清末大量的外国人控制着车行,而很多人力车夫就从这里租车,每天都需要缴纳高昂的租车费,基本上都过得很困苦。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上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类似于人力车夫这样的劳苦大众是非常穷困的,穿着很简陋,面黄肌瘦。而坐在车上的洋人却衣着华丽,身圆体胖。

图中是吴侬气息浓厚的建筑,小桥流水人家。连架在河上的桥都是木质精美的。

清末民初的庙会,到处都摆着小摊,百姓们也在挑拣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这张图看来,当时的上海是中国发达的中心,逛庙会这样的事情人流量也不少,布置也比较好,可想而知整个中国当时是处于一种非常贫困落后的境地。

1950年弗拉迪斯拉夫·米卡沙拍摄的这组图片,图为百老汇大楼。

河上飘满了乌篷船。江南水乡独特的交通工具,篾篷漆成黑色,所以得名乌篷,这种小船划行起来非常轻快、方便。

1979年的豫园,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着装改变了,主要以蓝绿为主。

黄浦江上的帆船

1978年的新世界百货商场,这个时期都开始流行自行车去买东西,那时置办什么都可以去百货商场,从来没有卖不掉的货,只有不够卖的。

上海的一家人,祖孙三代好几口,吃的比较素。

南京路上,少先队在宣传活动。当时的小学生觉悟很高啊。

70年代的外白渡桥,上面站满了人。

倒夜香的,老上海一般家庭中没有卫生间,上完厕所就会集中在一个带盖字的木桶里,被人收走。

70年代的曹杨新村,搭一个小竹竿晾衣服。

70年代的公用电话亭。

这就是70年代的上海外滩,图中的建筑物是不是很熟悉?

上海著名的“辫子车”。这就是无轨电车,靠着两条辫子提供电源行动的。

南京路,一直拥挤,好像从来没有断流过。

四川路桥邮局(上海邮电管理局大楼)

上海图书馆,当时人们还都穿的很朴素,学习氛围很浓厚。

在70年代的上海的火车站,已经有LED显示屏了。

传说中的和平饭店,现在很多电视剧中会出现,就在外滩,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会选择在这里住宿吃饭。

淮海中路瑞金路大方布店

黄浦江大桥的松浦大桥自1974年7月26日开工,1975年9月11日铁路桥通车,1976年6月29日公路桥通车。

当年的国庆节,也是人山人海啊,堪比现在春运,不愧是中心城市。

不管是人民路,黄埔大桥,百货商厦,老上海的建筑一直在那里,从未改变,但又变化多端。越来越高的楼,越来越宽的路,越来越精致的饭店,越来越好的生活,如果说老上海的变迁史是上海人的变迁史,倒不如说是整个中国的变迁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国人拍摄的80年代上海老照片: 想不到80年代上海是这样子
50年代中国百姓真实老照片:没想到60年前的中国是这样子
外国人拍摄的的1993年真实中国:图8现在大部分人仍然买不起!
80年代上海老照片 图4让人心酸、图7吃不起、图9现在都是有钱人!
镜头下1977年上海:图3有钱人才买的起,图8现在都是富豪了
历史老照片:实拍四十年代的老上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