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刀翦彩缝“舞衣”
       《金瓶梅》第三十回:“春梅、迎春、玉箫、兰香,一般儿四个家乐在旁弹唱。怎见的当日酒席?但见:盆栽绿草,瓶插红花……弦管讴歌,奏一派声清韵美;绮罗珠翠,摆两行舞女歌儿。当筵象板撒红牙,遍体舞裙铺锦绣。”
       舞裙即舞衣,是明清时期歌舞与戏曲表演中女性使用的装束,整体造型来自仕女画,表现的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古代美女”形象。明代舞衣主要由云肩、上衣、裙、腰带、披帛等构成。云肩多呈前后左右对称的形态,四面做成如意云头状,在前方开口。上衣为长袖,便于舞动,领式与襟式无规定,可随时尚而用。长裙束在上衣之外,与日常装束中衣在裙外的穿着方式有所区别,有时还会在腰部加围一条短裙。腰带多用织物长带或丝绦,可将下垂的两端做成各式花结,在身体的前后或两侧作为装饰。披帛是一条柔软的长带,搭在肩臂处,能随舞者的动作翻飞飘舞。

明《鸳鸯绦》插图里的舞女

       到清代,舞衣的细节佩饰越来越丰富,材质也趋向华丽、厚重,《长生殿》第十六出《舞盘》中写演员的装束:“场上设翠盘,旦(杨贵妃)花冠、白绣袍、璎珞、锦云肩、翠袖、大红舞裙,老、贴同净、副净扮郑观音、谢阿蛮,各舞衣、白袍。”由于戏曲表演中演员大幅度的舞蹈动作相对减少,更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舞衣逐渐淡化了轻盈婀娜、利于舞动的功能性,转而突出雍容华贵、彰显身份的装饰性。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对舞衣的这一变化表达了不满,他说:
       “妇人之服,贵在轻柔,而近日舞衣,其坚硬有如盔甲。云肩大而且厚,面夹两层之外,又以销金锦缎围之。其下体前后二幅,名曰‘遮羞’者,必以硬布裱骨而为之,此战场所用之物,名为‘纸甲’者是也,歌台舞榭之上,胡为乎来哉?易以轻软之衣,使得随身环绕,似不容已。至于衣上所绣之物,止宜两种,勿及其他。上体凤鸟,下体云霞,此为定制。盖‘霓裳羽衣’四字业有成宪,非若点缀他衣,可以浑施色相者也。予非能创新,但能复古。”
       李渔的“复古”主张并未阻挡住舞衣的“进化”脚步,而原本的“舞者之衣”也成为戏曲里皇妃、公主、贵妇乃至仙女的着装,并有了非常“宫廷范儿”的名字——宫衣(宫装)。
       故宫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清乾隆时期的宫衣,这时的宫衣只是外形上还保留了舞衣的样子,形制已完全不同,虽然看起来还是上衣下裙,但实际却是连为一体。如故宫藏“粉缎绣绣球纹宫衣”,上衣下裙相连,衣为方领,对襟,至腰间向右偏衩开襟,直贯下裙。裙部作双层假两件式,外层为短裙,内层为长裙,前方还垂有李渔所说的两幅“遮羞”,裙腰处缝缀长短不同的飘带。披帛变成了一条窄而长的绣带搭在肩部,没有实际用途,仅存遗意。
清乾隆 粉缎绣绣球纹宫衣

       到清代后期,宫衣外形总体变化不大,仍是衣裙相连式,袖口镶边层次增多,裙子只有一层,但通过长短飘带表现出两层的感觉,披帛则被完全舍去。此形制在戏曲舞台上延续至今,如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状元媒》中的柴郡主等,都身穿这样的宫衣。

清代后期的戏曲宫衣

梅兰芳《贵妃醉酒》

       民国初年,梅兰芳先生排演了一系列带舞蹈的新戏(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并根据表演的需要,对新戏里旦角的头面和戏衣进行了改革创新,参照古代仕女画中的造型设计出新的戏衣款式——“古装”。梅先生的“古装”选色淡雅,用料轻盈,衣短而裙长,裙子束在衣外,在《天女散花》中更配有长长的彩带,几乎完全回归到早期舞衣的状态。李渔从表演与审美角度倡导的“复古”,终于在梅先生这里获得了共鸣。

梅兰芳《天女散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渔诗词全集
【装束复原】明代中期仕女装束
戏曲表演的基本功·辫子功2017
识得“手眼身法步”,必定会将功夫渡(2)
明末清初戏曲家 李渔 书法欣赏
【装束复原】北宋中后期仕女盛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