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浩明:不宜盲目炒作资产重估概念

桂浩明:不宜盲目炒作资产重估概念

时间:2015年08月15日 08:56:27 中财网
  一个有“法人股大王”之称的大投资者举牌上海老牌上市公司新世界,在股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批拥有商业地产的上市公司股价随之出现大幅上涨。在相关的评论中,人们可以读到这样的分析:这些公司所持有的商业地产如果进行重估,将出现明显的增值,从而有效拉低它们的市净率,从而凸显投资价值。

  应该说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市场上的确有一些上市公司,其所拥有的商业地产是在前几年甚至是更早以前评估入账的,这些年来随着地价的上涨,有了不小的增值。如果对此进行重估的话,理论上其净资产会有相应的提高。以这些公司目前的市值而论,不排除重估以后出现净资产高于市值的状况。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关公司的资产重估是可以期待的,而由此产生一波以资产重估为主题的上涨行情,似乎也是可以预期的。

  但是问题却又不那么简单。这是因为首先即便商业地产进行了重估,但由于它是相关上市公司最基本的经营基础,除非公司以后的经营不再依靠这些生产资料,那么它就不可能将其用于交易。而只能自己持有。这样一来,再怎么增值,也很难在经营活动上体现出增值的效果,更带不来现金流。其次,现在市场上商业地产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回报率却非常低,其价值更多是体现在人们对其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上。至于说重估本身,恐怕只是一个概念,因为除非是要出售,否则不会有企业会主动要求进行重估的,这是因为重估值一旦入账,就会带来税收问题,而且也将极大地摊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既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资产重估作为股市上的一个题材,尽管的确是存在的,但其完整性又是存在问题的。最后,无论是从商业地产的供应,还是从商业发展模式的变化来看,现在商业地产的前景未必很乐观。一方面是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随着电商的崛起,实体商店的经营在走下坡路。也因为这样,像万达集团就对旗下的百货店采取关门的措施。当然,城市黄金地段的商业地产还是相对紧俏的,但是其价值能否继续有较大的上升,至少现在是无法确定的,因此现在对商业地产的价值做过高的估计,并不合理。

  记得在2005年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汇率开始升值时,就有人提到过国内的人民币资产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上升,因此也就提出了资产重估概念,当时的重点也是在商业地产上。不过由于这些商业地产不具备转让变现的可能,因此在实践中重估的意义并不大,没有多久这个概念也就烟消云散了。而今,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正面临贬值的压力,最近央行也修改了中间价的形成规则,人民币出现罕见的连续千点下跌的态势。如此一来,人们势必联想起本币资产会不会受到拖累,出现贬值的问题。如果是的话,那么商业地产可能就首当其冲了。此时再去炒作商业地产的价值重估概念,至少在时间点上是不合适的。

  顺便提一下,以净资产来衡量企业的价值,这是一种很传统的分析方法,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但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其可靠性是在下降的,大量轻资产公司的出现,正改变主要凭借资产规模衡量企业价值的局面。在企业业态调整,经营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重资产甚至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对于这样的趋势。作为投资人也是应该加以考虑的。
□ .桂.浩.明  .金.融.投.资.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暴利金矿惊人发现——6只股的投资价值被严重低估
商业并购仅处初期阶段
免费送铺子要不要
大悦城深度报告:商业地产运营典范,核心资产价值标杆
万达地产招股书揭示的商业地产现状(干货)
《零售渠道并购价值》(2005-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