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锦绣中华 | 敦煌艺术——敦煌四瑞兽
九色鹿:呦呦双鹿鸣,声声佑长情
九色鹿在敦煌壁画中是重要的宗教形象之一,通常被视为吉祥、长寿、和平、智慧、勇气和力量的象征。
它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是人们渴望得到超自然力量庇护和引导的象征。
九色鹿的图像出现在许多佛教经变故事中,例如鹿王本生经等经典。在这些故事中,九色鹿往往被描绘成具有高尚品德的形象,引导人们走向正道,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愿望,九色鹿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佛教中,九这个数字代表着圆满和尊贵。九色鹿作为一种神祇或神兽,被视为具有特殊的能力和智慧,能够指引人们获得精神的解脱和超越,在一些佛教仪式中,人们会向九色鹿祈祷,以求得心灵上的庇护和保佑。
此外,九色鹿还被视为佛陀的化身之一,代表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九色鹿的九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红色代表热情和勇气,蓝色代表智慧和冷静,黄色代表富饶和繁荣,黑色代表神秘和力量,等等。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九色鹿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能力。
青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在敦煌的壁画上,青鸟展翅高飞,其翼如蔚蓝天空,仿佛是天降的吉祥之兆。青鸟作为瑞兽,寓意着和平与繁荣,它的出现预示着美好的未来,青鸟以其优美的形态和神秘的色彩,向世人展示着敦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的辉煌。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青鸟,起源于《山海经》等古籍,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青鸟在古代神话中扮演着使者的角色,为西王母取食传信,因此也被视为传递信息的象征。
青鸟的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在《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提到:“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这表明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负责为她取食。另外,《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提到了三青鸟,它们分别名为大鵹、少鵹和青鸟,同样与西王母有关。
青鸟的典故在多部典籍中有所记载和引用。除了《山海经》之外,《艺文类聚》引《汉武故事》中描述了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时,青鸟作为信使出现的故事。此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句子,体现了青鸟作为传递情感和信息的使者的形象。
《山海经》:青鸟作为西王母的使者,负责取食和传递信息。
《汉武故事》:记载了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时青鸟的出现。
唐代文学作品:如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提及青鸟,象征爱情的使者。
《续谈助》引《汉武故事》:描述了青鸟与西王母的关系。
《博物志》:亦有关于青鸟的记载。
青鸟的形象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不仅代表了神的使者,也象征着远方的消息、爱情的传递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翼马:翼马腾云霄,翱翔梦中天
敦煌壁画中最早的天马,出现在北魏须摩提女缘故事画中,佛弟子大迦叶化为五百马赴会。白马肩不生翼,但却可以同鹄一起在虚空中疾驰飞跃。西魏第249窟北顶画有肩生双翼的神兽,在虚空中与仙人、羽人一样飞行。此兽耳比马稍大而尾比马短,通身为青蓝色,而羽翼浅赭黄,晕染为天竺凹凸法。这是敦煌壁画中最早的有翼的类马神兽,有人即称之为“天马”或”翼马”。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翼马,又称天马,是一种具有翅膀并能飞翔的神话生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翼马的形象多与神话传说和文化信仰相关联。

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翼马的起源、由来以及典籍记载的信息。
- 翼马的形象可能源自于古代人民对于超越现实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在中国神话中,翼马通常与天界或神仙有关,象征着神秘和超凡的力量。
- 中国古代的《山海经》是一部著名的神话典籍,其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奇异生物的传说,它对创世神话、部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记录较多。
- 翼马纹样在中国的流行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崇马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天马思想等。
- 翼马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不仅出现在神话传说中,还影响了艺术创作和民间信仰。例如,唐代的织锦中就常见翼马纹样,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翼马形象的喜爱和追求。
守宝龙:龙护瑰宝藏,辉映千古
在敦煌壁画中,有很多龙的形象,或象征财富与守护,或象征自在与美满。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榆林窟第25窟的守宝龙,它是至今发现仅为坐姿的龙。其造型阳刚,寓意着守护与赐福。左右对称的守宝龙坐于彩云之上,护卫着敦煌石窟的密藏珍宝。
敦煌莫高窟的守宝龙是壁画中的一个著名形象,它位于榆林窟第25窟,诞生于唐朝。守宝龙的形象描绘为坐于彩云之上,守护着珍宝,其造型体现出阳刚之美,这样的静态之龙在敦煌壁画中较为罕见。守宝龙不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文化交融的体现。在敦煌石窟中,龙的形象说明了包括龙王在内的佛教护法神的信仰已渗透到敦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民众对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除疫疠、利乐生灵的愿望。
守宝龙的典故和意义深远,它不仅象征着守护和赐福,而且在敦煌壁画中,飞舞的龙比较常见,而静态的坐龙则比较少见,这增加了守宝龙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敦煌壁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
守宝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敦煌文化交融的象征,它的保护和传播对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生三世枕上书:科(八)普(卦)向说说东华帝君与九尾狐的神仙四角关系
神话中的西王母:地位十分高,与玉皇大帝并非夫妻
西王母真实存在并非神话传说?历史专家又有新发现
青鸟记(散文)
古代神仙图 DM
敦煌最美瑞兽—青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