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要杀功臣,越王勾践如是说

 2020/1/408:38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后,开始大肆清算身边的功臣,先是范蠡出走,而后文种被杀……原本携手共进的君臣最终演变成了一幕幕惨剧。后人将原因归结为勾践是一个“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与乐”的人。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首先,勾践确实属于“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与乐”的那类人。在卧薪尝胆的十数年时间里,勾践虽然对他的功臣们信任有加,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引起勾践的忌惮和不满。

在入吴服苦役之前,勾践就在给他送行的群臣面前表达了对范蠡等人的不满。起因是勾践即位三年就想伐吴,范蠡苦劝他说时机不成,然而勾践的反应是“王弗听”,结果还真的败了。勾践由此对范蠡怀恨在心。而在入吴服役期间,吴王夫差想要将范蠡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同样让勾践非常不安,害怕范蠡真的会弃他而去,特别是范蠡提议让勾践尝吴王的秽物以讨好吴王时,勾践更是怒不可遏,但被形势所逼,勾践最终还是听从了范蠡的建议。

而且,卧薪尝胆的十数年里,勾践与其君臣的和谐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之上的——兴越灭吴。为了实现目标,勾践一直在压制自己的个性,他以前就是一个“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喜欢游山玩水的骄奢贵族的形象,连白居易也作诗讽刺他“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而当他的目标实现之后,本性就会暴露出来,对他人的猜疑和不满都会慢慢显现出来。所以说,这的确和他的性格有关。

其次,功臣功劳太大也让勾践有了逼杀之心。据记载,勾践的功臣们都是一些极具才华而且忠心耿耿的人物,但他们也透露出了另一个问题,那便是功高震主。

在灭吴之后的庆功宴上,文种给勾践的祝酒词中就大力突出了灭吴过程中功臣们的功劳,以致勾践听后很不高兴,脸立马拉了下来。可见,勾践对功高盖主是很忌惮的,这也是他下决心逼杀功臣的重要原因。

最后,在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上,君臣之间也有了分歧。灭吴之后,勾践认为,越国应该接过吴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北上中原争夺霸权。但是,文种和范蠡都主张休养生息,毕竟灭吴之战越国就打了将近十年,也付出了很大代价。

何况,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他们是在楚国不受重用才投奔到越国的,勾践若坚持争霸中原,将来势必会和楚国发生冲突,范蠡和文种自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但勾践主意已定,不可更改,因此杀掉不听话的范蠡、文种就成了必然。只是范蠡认定自己以后无法再跟勾践相处,及时辞别而去;文种却对勾践还抱有幻想,以致被勾践逼杀。

可见,勾践杀功臣绝不仅仅因为“不可与共乐”这一条理由,而是结合了当时君臣权力的矛盾等更为现实的原因,才最终决定逼杀原来帮助自己的功臣们,并不全是勾践的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君臣(臣可以是丞相,上卿,大将军)配合的非常好?举例说明?(野树春秋的回答,0...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
吴越争霸之人物谱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摘)
春秋战国--诸侯国之-越国
成语故事——兔死狗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