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综】2016年中医基础理论冲刺(1)


重点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医方之祖。《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金匮要略》脏腑论杂病。【东汉 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三品分类,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秦汉】

《脉经》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脉法【晋 王叔和】

《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隋 巢元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医学最早的百科全书【唐 孙思邈】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北宋钱乙】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南宋 陈言(无择)】

金元四大家

寒凉派:刘完素(守真 河间):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邪派:张从正(子和 戴人):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儒门事亲》

补土派:李杲(明之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称为补土派;《脾胃论》

滋阴派:朱震亨(彦修 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格致余论》

明清温病医家

【明 吴有性(又可)】创戾气学说。《温疫论》

【清 叶桂(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温热论》

【清 吴瑭(鞠通)】创三焦辨证。《温病条辨》

【清 薛雪(生白)】湿热病。《湿热病篇》

【清 王孟英】《温热经纬》

【清·王清任】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医林改错》

例题:

2015.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A)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重点二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2.整体观念:

内涵: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①生理:(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②病理:有诸内必形诸外③诊治:视外揣内④养生:形神共养)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天人合一)(①生理②病理 ③防治)均从季节 昼夜 地域论述。

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

常考原文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因地制宜 四时养生

3.辨证论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例题:(2009.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D)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重点三 阴阳学说(必考)


1.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

(1)相互转化(2)无限可分

阴阳分类表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组织结构:(脏腑形体 经络系统 )

(2)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病理变化:(病因 病理)

(4)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疾病治疗



例题:(2009.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B)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重点四 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及其引申含义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3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正常)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子”关系。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

4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相乘:(即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

相侮:(即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相乘)而侮所不胜(相侮);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相乘),己所胜,轻而侮之(相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方面;

母病及子病情浅 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

子病犯母病情重 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比甚

子盗母气子盛母虚的虚实夹杂。(肝火盛肾阴虚)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方面;

相乘病情重 所不胜,克我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

相侮病情浅 所胜,我可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3用于诊断和治疗

用于诊断:色脉相合:为顺证;即青弦赤红,黄缓白浮,黑沉乃平;色脉不合:为逆证,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用于治疗: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扶弱;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木扶土、培土治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例题(2009.3)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

A角、徵、宫、商、羽 B呼、歌、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集大成者黄帝内经,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
浅谈中医学基本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绪论
中医的哲学思维
中医学
中医传统理论说了什么?一次性讲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