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上)》
一、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类型---
1
根据反映事物的不同深度: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知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
根据知识的抽象程度: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具体知识:指具体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如:有关日期、地点、物品等方面的知识。 

抽象知识:指从许多具体示例中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或原理。如:有关道德、人性等的知识。 

3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生命在于运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怎样操作一台机器;怎样解答数学题或物理题等。 

(二)知识学习类型---
1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例如汉语的字词教学和英语单词的教学。

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如 “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这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其它如体型的大小、羽毛的颜色、是否能飞等均属无关特征。掌握了关键特征,就掌握了概念的一般意义。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命题首先要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如: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一命题是,如果没有“圆”“直径”“半径”等概念,便不能获得这一命题的意义。 

2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①派生类属学习 

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原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例:原有观念“鱼”,现在要学习“鲤鱼” 

②相关类属学习 

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相关类属学习。例:过去学过“爱国行动”,现在要学习“保护能源”、“清洁环境”等新观念。 

(2)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例:学习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后再学习三角形的概念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例如:学习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

(三)知识学习过程---
1
知识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2
知识的表征

只是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以产生方式和产生系统进行表征。

(3)大的知识单元的表征: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章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分类
知识分类与知识学习
教育心理学中的易混淆概念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科学网—知识分类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