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克·科恩:喝最烈的酒,扫最野的街,挨最毒的打

裸露的膝盖,松动的牙齿,皱褶的披风,缺了头部的躯干。

这些突如其来,不明所以的街头特写都来自美国盲拍大师马克·科恩(Mark Cohen),他常常会把图像上最容易识别的部分剪裁掉,剩下一些微小的细节。而他侵略性的摄影风格,更是使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在他镜头下呈现出一种孤立的样貌,开始逐一变得狰狞,神秘,甚至邪恶。

科恩有非常独特的拍摄方式,他不仅使用侵入式的闪光灯,还尽可能地贴近人们。他是最迅速的街头狙击手,通常能在分秒间进行一场无人察觉的捕获。

在街上游荡的科恩一手拿闪光灯,一手把相机持在腰部高度,边预知行人的姿态,同时准备好立刻触发快门。

人们毫无防备地被暴露,从而流露出一个暧昧不明的姿态。准备发球的女孩措手不及,僵直的身体被凝固在画面里;手拿防身武器的女孩警惕地经过,屏息的气氛让人捉摸不透。这些模糊的叙事性,能让一万个观众猜想出一万种情景。

马克·科恩(Mark Cohen),1943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工业城市威,尔克斯-巴里(Wilkes-Barre)。12岁时他收到表兄送的一台塑料小相机,这个小玩具在他手中开始绽放。中学时期的科恩就开始拍摄报废的汽车供当地报社使用。

科恩拍摄不看取景器,以盲拍大师为名。如此随性地拍摄风格早期却是受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y Cartier-Bresson)的影响,17岁的科恩看到布列松的摄影,迷恋于他严谨的构图和有几何韵律的画面。1966年科恩开了一个商业摄影工作室,拍肖像,婚礼和一些商业任务。他的工作室里挂着两幅摄影作品,其中一幅就是布列松的。在采访中他说道“我当时就想,或许我不能像布列松先生一样四处周游拍摄,但我可以一直拍摄我所居住的地方。”后来我们知道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布列松的崇敬,也对他接下来一生的拍摄埋下了种子。

1973年,科恩遇上了另一位“贵人”,科恩沙考斯基(John Szarkowski),这位有创见的MOMA策展人,给了科恩在MOMA办个人展览的机会,并且在1978年主题群展“1960年以来的美国摄影”里展出了科恩的摄影作品。

随后,科恩的一张照片刊登纽约时报周天杂志7月23日的封面。

一切如幻境般顺理成章,摄影大师如鱼得水,即将迈向更大的城市,签约画廊,出售作品。然而事实不是如此,当时街头摄影的市场非常局限,他回忆起展厅里的场景,他标价75$的作品旁边是摄影师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的作品,标价150$,是他的两倍。

大都市给他的照片迎来了不少观众,却没有带来理想的销量。他也自嘲没有人会愿意把一张无头骑手的照片带回家挂在餐厅和卧房。

于是科恩选择留在家乡,运营肖像工作室。这个小城虽没有最好的艺术资源,但可以给他继续做个人项目的自由。

“纽约的第五大道会汇集很多人,而如果你是在埃尔迈拉(Elmira)的胡同里,事情就不一样了,使用闪光灯是一件非常令人可疑的事情”

他特殊的拍摄方式给他带来不少麻烦,包括几次身体上的攻击。有一次,在用28毫米拍一个人的特写时,因为离的太近,被路人喊变态。他使用的镜头从一开始的28毫米,换到35毫米,最后50毫米。因为使用50毫米能让他和拍摄对象保持几步的距离,这样拍摄至少是安全进行的。

也因为这样的摄影方式,科恩被很多人称为暴力街拍大师。而他有着自己的温情和浪漫,藏在家乡的角落和缝隙里。

“整个城市就是我的工作室,如果下大雨我就会去某几个桥下,因为人们会去那里躲雨”。马克科恩在家乡街道穿梭拍摄,时间久了,他在这片区域变得面熟。一些人开始认识他,这有时候让拍摄变得轻松快活,被拍摄对象还会带来对科恩拍摄进程的关心;有时却使得一些人撇见他就厌恶或躲避。

威尔克斯-巴里(Wilkes-Barre)和周边区域是科恩长期的创作地点。他多次在采访中表明只有长居一个地方,才能拍出这个地方的温度。

“你需要留在这个地方,你只在这一个地方,这样你才能心理上与其产生联结。”通常他在街上走两个小时,能拍出3卷胶片,却只从中任意挑出8,9张印出成片。他几乎每天都在大街小巷里窜动,他曾估计过自己有60万-80万张底片没有处理,甚至没有见过。

纵观马克科恩拍的照片,我们发现,在若干个千分之一秒的瞬间面前,他只是一位纯粹的观察者。不同于也使用闪光灯街拍的摄影师布鲁斯·吉尔登(Bruce Gilden),吉尔登的摄影是一场行为艺术,他利用闪光灯的侵入性抓拍人们猝不及防的反应和夸张的表情。而科恩的侵入是悄无声息的舞台剧,他曾表明使用闪光灯主要是为了保证更高速的抓拍和更清晰的细节。至于是不是打扰到了居民,他给出了孩童般简单的回答“人们会习惯我的”。

这位暴力街拍摄影师在威尔克斯-巴里待了69年,而在此拍下的照片不过是他对这里最朴实的记录,最长情的表达。他有多暴力,就有多温柔。

最后,如果你的街拍作品不够好,那说明你挨的打还不够多。

本文参考资料

-The New York Times: Picture on the Street? It’s Complicated

-The New York Times: Bright Flash, Small City

-American Suburb X: Mark Cohen’s Grim Street-The Bang of the Flash and the Crop of the head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in the USA

-TRT World: Mark Cohen’s invasive photographic style

-Wikipedia: Mark Coh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摄影--境界】取景
马克·科恩:街拍不怕挨揍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
盖伊·科恩(Guy Cohen)作品
摄影师被袭击:拍照千万别犯这几个禁忌
人像摄影入门技巧大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