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的草书

宋代的草书成就虽然不能与晋代、唐代相比。但是在书法史上还是有特色的。自从杨凝式以后,宋人意识到书写性灵的重要。苏试云:“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云:“自成一家始比真。”苏轼、米芾向往魏晋,所以他们对张旭、怀素那样热烈、狂放的书风不大满意。宋人追求适情任意,天真浪漫。宋代书法篆书、隶书。楷书各体没什么突出的成就,而行草书则非常兴盛。两宋书家的天才和智慧,通过他们的行草书,充分展现了出来。宋人取法晋人,却舍去了冷逸,变成了随意、烂漫的书风。宋人取法唐人,却没了唐人的气势恢宏。晋韵、唐法到了宋代笔下,不再神圣和超脱了,而变得人性化、世俗化了。这就是宋代书风的特点。

欧阳修与蔡襄论书云;“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又云:“今士大夫务以远自高,忽书为不足学,往往仅能执笔。”宋初草书更无成就可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宋太宗留意字学,他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定命令南唐旧臣徐铉等校订《说文解字》,二是将内府收藏珍品刻石,出了《淳化阁帖》。法帖的刊行,为后人学习书法,带来了很多方便。《淳化阁帖》以行草为多,唐人书法所选甚少。《淳化阁帖》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病,但是王羲之的百余帖赖此流传。所以被尊为法帖之祖。开了后世刻帖之风。法帖的刊行,是一种原始的制版印刷,不能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否定出版物,甚至否定印刷术。

《得报帖》

北宋初年草书上较为突出的是周越与苏舜钦。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百首.》自注云:“周子发书,为北宋一大家,而遗迹流传极少......"黄庭坚少时学周越。周越的草书峻拔劲健,有唐人风采。苏轼等人对周越草书的菲薄,使得周越在宋代书坛很快就失去了地位。苏舜钦家藏有怀素真迹《自叙帖》据说前六行残缺,今传前刘航是苏舜钦补书,可见其草书功力之深。米芾说:“舜钦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赵孟頫说:“子美书如古之任侠,气直无前。”宋初的其他草书书家还有李建中、文彦博等等。文彦博的《得报帖》收在《三希堂》中,该帖确实是年高手硬之作。

蔡襄《澄心堂纸》帖

蔡襄《思咏帖》

蔡襄《陶生帖》

蔡襄《脚气帖》,尺牍,约1060年,纸本行书,26.9cmX21.7cm。北京故博物院藏。

宋初成就卓著的首推蔡襄。故宫藏有蔡襄的《司门帖》,蔡襄中年以后的草书,时常带有章草的笔法,如《陶生帖》、《脚气贴》等。苏轼的草书作品极少,草书成就也不算高,但是不能忽视苏轼对草书发展的贡献。正是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理论贡献和艺术实践,才推动了宋代草书的发展。

《诸上座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宋代书法家中草书作品较多的是黄庭坚。黄庭坚与苏轼是师生关系,他们的艺术见解也比较一致。黄庭坚的传世墨迹有《竹枝词》、《诸上座》、《花气诗帖》、《廉颇蔺相如列传》、《杜甫寄贺兰钴诗帖》等。

《论草书贴》

《元日帖》

《吾友帖》

宋代书家中最能浸淫古法的当推米芾。其行草对后世影响深远。沈尹默先生在《二王书管窥》中说:“我所以主张学魏晋人书,想得其真正的法则,只能千方百计地响唐宋诸书家寻找通往的道路,因为他们见过前人手迹,又是花了毕生精力学习过的......米芾《七帖》更是学王书能起引导作用的好范本。”传世的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等贴,肯呢个就是米芾的临本。米芾的草书流传不多。除台北故宫的《论草书贴》外,日本劫掠的有《元日帖》、《吾友帖》。

最后说一句跑题的话,当今社会有一种值得警惕现象是,有不少半懂不懂的人士总是主张学习秦桧的字,秦桧是当时的状元,其字肯定不差,但是主张学习他的人不知道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秦桧其人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在书法界至今未看到有以写得一手秦桧体的书家。那些劝别人学秦桧,自己不学的书家不知道是何居心?

产业人网专栏作者:初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學書基础之八:阁帖盛行的宋代书法
宋代书法,不只是尚意
宋代书法:韵外之致 意在笔先
两宋辽金书法
【书学资料】中国书法系年(转载)9 - 【学术·收藏】 -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 - 中...
《淳化阁帖》缘何未录颜真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