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鱼发病后的措施(三)

金鱼发病后的措施(三)几种主要鱼病的防治方法

    五、几种主要鱼病的防治方法

    ()细菌性腐皮病  病初在背鳍下方或臀鳍上方出现红斑,后扩大成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分界明显,似烙印,继而表皮腐烂,严重时深及肌肉,甚至穿孔,骨刺、内脏外露。本病发展极快,死亡率很高,流行于春季和整个夏季。可选用呋喃西林、漂白粉、抗生素等治疗。

    ()细菌性腐败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脱鳞。鳍基充血,鳍端烂蚀,鳍条间组织破坏。鳃盖和上下颌常出现红斑,鳃盖表皮有时烂掉。露出鳃盖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治疗同细菌性腐皮病。

    ()细菌性烂鳍病  又称蛀鳍烂尾病。幼鱼、成鱼阶段均能发病,病鱼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10-1)。本病多流行于夏季。可选用食盐、抗生素等治疗。

()细菌性鳞立病  本病又称竖鳞病、松鳞病(102)。病鱼鳞片开张似松果,鳞片基部水肿充血,严重时鳍基充满半透明或含血液体。后期鱼腹膨大,去平衡,不久死亡。一般流行于水温低的季节。特别是老龄鱼易患此病。可用0.1%浓度的磺胺嘧啶溶液,在水温45℃时浸洗鱼体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浸洗5次,效果明显。也可选用食盐、呋喃西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水霉病  本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10-3,图10-4)。水霉菌从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棉絮状、灰白或青白色菌丝。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可使病鱼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冬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可选用食盐、孔雀石绿等治疗。


 

  ()表皮增生病本病由病

毒引起。病鱼皮肤逐渐增厚,局部

呈乳白色。严重增厚时形成突起。

    ()锚头蚤病  本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人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可选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治疗。

    ()鲺病  鱼鲺形似臭虫,灰绿色略透明,清晰可见。鱼鲺在鱼体爬行叮咬,使鱼急躁不安,急游或擦壁,寄生于一侧,可使鱼失去平衡。病鱼食欲太减,瘦弱。伤口容易感染。48月份流行,流行地区很广。可选敌百虫、福尔马林等治疗。也可把鱼放入冷水中,鱼鲺受凉离开鱼体,尔后换水养鱼。

    ()指环虫病  指环虫寄生于鱼鳃,随着虫体增多,鳃丝受到破坏,后期鱼鳃明显肿胀,鳃盖难以闭合,鳃丝暗灰或苍白。病鱼不安,呼吸困难,晚期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消瘦。指环虫适宜生长水温为20~25℃,多在春末至秋季流行。可选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治疗。

()三代虫病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10-5)。病鱼局部粘液增多,呼吸困难,体表无光。病鱼不安,时而狂游,食欲减退,消瘦。二代虫适宜繁殖水温为20℃,45月份流行,北方较迟。可用敌百虫治疗。

 

 

(十一)口丝虫病  口丝虫寄生于皮肤和鳃,鳃和体表有一层灰白色粘液,云状,故又名白云病。鳃丝淡红,皮肤发炎无光。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逐渐消瘦。常引起大批死亡。口丝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220℃,多发于25月份。可选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硝酸亚汞、食盐等治疗。

    (十二)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大量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0℃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亡。北京地区35月份流行。可选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治疗。

    (十三)斜管虫病  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上,寄生部位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白色雾膜,严重时波及整个鱼体。病鱼消瘦,鳍萎缩,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难,浮头。经过越冬,水温回升到1220℃时,易发此病。可选用高锰酸钾、食盐等治疗。

    (十四)车轮虫病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和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严重时鳃遭破坏,呼吸困难,游动缓慢,常浮于水面。58月份流行。可选用亚甲蓝、食盐、福尔马林等治疗。

    (十五)肠道病  病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游动时不掉不散。严重时肛门发炎。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流出。金鱼吃得过饱,或吃了未煮熟的含淀粉过多的饲料,同时水温又急剧下降都能引起本病。病原体感染也能引起肠道病。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十六)打粉病  本病由于体表寄生嗜酸卵甲藻引起,故又名卵甲藻病。病鱼背部先出现白点,后扩展重叠似米粉襄身。在水温2232℃,pH56.5时易发此病。

    (十七)气泡病  鳍上出现气泡,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失去观赏价值。由于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烈日下直晒(或在冬季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氧气,使水中溶解氧超过饱和状态•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着于鱼体上而致病。故此病多发生在夏季。消除病因,就可防止本病发生。

    (十八)感冒  水温骤变,使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鱼静止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鳍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此病不易治愈,必须注意预防。

    (十九)水泡眼致残  操作不慎易造成金鱼水泡眼致残。一侧水泡眼致残瘪塌,及时用小号注射针抽取另一健康眼中液体,补给残眼,使两眼大小相等,这样残眼可以长好,两眼都可恢复原状。操作时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五十五种鱼病的治疗方法
金鱼病症治疗手册
金鱼==侵袭性疾病
六种金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图】
池养锦鲤大全,阅读此文养鱼无忧
金鱼的鱼鳍发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