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晨笛: 放下,即是重生(学生佳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广陵散 黄梅 - 黄梅古琴专辑 广陵散 黄梅 - 黄梅古琴专辑

空谷不见人,但闻幽兰香

——探寻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作者:朱晨笛


十几年的学校生活难免有不如意、心灰意冷之时。考出史上最低分的时候、作业堆积成山的时候、和父母闹矛盾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过抛下一切去山林里隐居,我敢保证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过,只不过我们都没有付诸实践。


我觉得这些经历验证了成为隐士的两个必然因素:一是精神不满,二是物质方面的绝对清贫。或许每个人都有偶发性归隐症,不顺时,喧嚣时,淡水青菜,清心寡欲就成了最渴望的念想,农耕远比瑜珈班更放松身心。也正是如此,中国人一直把隐士视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族,不管他们的修道追求看起来多么消极遁世,中国人都是持鼓励的态度。对于隐士,中国人大都会忙不迭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挂在嘴上。


提起隐士,便自觉想到“空谷幽兰”一词。“空谷幽兰”出自《老残游记》,山谷中幽美的兰花,也确是符合隐士的气质。提起空谷幽兰,又不得不提到一本同名的书。提起来似乎已经非常遥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精通中文,酷爱唐诗宋词的美国人,比尔·波特,住在台湾翻译中国古代隐士的诗歌,台湾有人告诉他,中国大陆不仅没有隐士,隐士的传统也不复存在。他不愿接受这个论断,决定自己来看看。在上古时期,人们把认为的南方最终处称作终南,而今天的终南山已经缩小到西安南面那座两千多米高的山峰。比尔·波特就是在这里孤身一人寻访了几年,发现中国当代的隐士传统依旧充满活力,他想把这些告诉西方的修行者,于是有了《空谷幽兰》这本奇书。



准确地说,书中提到的隐士并不是完全的隐士,只是在山林里独自修行的僧人和道士,传统意义上的隐士主要是指隐居的文人,或为逃避乱世,或为逃避做官,与僧道还是有区别的。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远离尘嚣。人生来孤独,大多数人在努力摆脱孤独,但总有些人情有独钟。比尔·波特在序言里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人愿意住在深山老林里终老一生,吃很少的东西,住茅棚,穿破衣,与时代脱节,却不与季节脱节。他们远离尘寰,在高山上餐风露宿,最后身与物化,至多留下几句诗或几个仙方。”


隐士的动机常被人质疑,一方面是世人总“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别人”,一方面可能是有太多伪隐士,入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山。历代有头脑的帝王都积极争取隐士相助,才会有姜太公借垂钓之名,等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最讽刺的莫过于“终南捷径”,也不是没有人讥笑诸葛亮这条卧龙一直在等刘备叫醒。


对隐士的怀疑从未停止,但平民或帝王,对于隐士更多的都是崇敬。隐居和出仕就像硬币的两面,可以轻易地从这面翻到那面,隐士的一生都与这对矛盾纠缠着。比尔·波特用了数十年去研究,在这些人中,有一群人又离开山林参与政治,有的做了君,如尧、舜;有的做了臣,如屈原、诸葛亮。张良和陶渊明后又各自返归深山,更有老子弃官后去终南山创立了道教。那些因厌恶政治而远离的人,后来逐渐形成儒、释、道三派,但也仍是殊途同归。



说起隐士,首先想到的无疑是最有名的陶渊明,在读过《瓦尔登湖》后,我不禁也想起了梭罗。大卫·梭罗和陶渊明,虽然跨越万里太平洋和千年文明,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信仰,但当将两人放在一起时,仍能立即找到交集,两者都将自己置身田园,开出了文学之花,千百年后都还为奔走红尘的后人提供着慰藉,在“小资”还很火热的时候,一本《瓦尔登湖》就像今天的一首“小苹果”,知名度直逼陶渊明。但实际上发自内心喜欢《瓦尔登湖》的中国人却着实没有那么多,“难懂”“啰嗦”的评价只是常被“经典”压了下去。抛开翻译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对梭罗的喜爱远不及陶渊明?其实也很容易相通。陶渊明和梭罗虽都崇尚自然,但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却有着天壤之别。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被功名禁锢,也为生活所迫,在世俗与人格间,实在难以两全。“误入尘网”尝遍百味后,他也只有选择“返自然”。而梭罗生活的金钱时代,功利让人们上瘾迷失,梭罗为了内心本真的宁静选择了隐居于小木屋,与澄净的瓦尔登湖为伴。对比之下梭罗的生活环境比陶渊明好得太多,也自由太多,陶渊明是被社会逼上了绝路,而梭罗是被理想所召唤。


虽然千年之后的中国与当初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历史就是在不断轮回,我们只是将樊笼打造得更精致了,共同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在陶渊明的叹息中看见自己的悲喜,在他的诗句中找到自己的勇气。梭罗能唤醒人们内心的虚空,但自由与社会体制的碰撞才是我们最易接受的声音。陶渊明会终老田园,而梭罗的“隐”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体验,他不用强迫自己归隐,心灵清明随时也可回归社会。


如此看来西方的修行者与中国古代的隐士着实不同。笛卡尔沉思,胡塞尔沉醉,萨特“自由先于存在”,柏格森应了那句“庄生晓梦迷蝴蝶”。西哲哪怕归隐,也是隐于朝的“大隐”,但中国人心底还是最容易认同古代隐士的超然,因为那也是每个人心底的自己。


但其实隐者何来大小之分?托马斯·莫顿说:“孤独会让人受不了的一件事就是它会逼一个人去面对自己的荒谬性。很多人都刻意逃避孤独,他们通过各种社会所提供的可怜事物与娱乐,好让自己一天24小时都不用跟自己相处。”人欲壑难填,当试图摆脱欲望,就必然要面对孤独。而隐士就是一种承受孤独的方式,在寻找真我的途中,隐士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朝圣之路。无论哪一种隐士,纵然生活经历迥然不同,但他们留下的智慧的言辞,甚至无声的沉默,在经过岁月锤炼后终成为深夜里的光。“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灵魂的平静,那他就能够拯救他四周数以千计的人。”


如果说隐居和出仕是硬币的两面,那么那些立着的硬币便是在大隐与小隐间找到了一条折衷之路。大和三年,白居易写下《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白居易官场失意后,将自己比作了“中人”,在功名之实与清贫困窘的夹缝中韬光养晦,平衡着贵与贱,倒也多了些许惬意。



在这个日趋狭促的时代,隐士的精神似乎日渐模糊了,千年古刹难免沦为商业机器,没有人愿意相信那些落英缤纷、空山鸟语已消失殆尽。还好有一个比尔·波特,做了一件中国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尔在当代寻访到的基本上是道教和佛教隐士,他们都很清贫,但是他们的微笑使人觉得他们是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犹记得小时候背诵过的一首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时不懂什么是隐者,只觉得定是世外高人。再长大一些,明白了世上再难寻“隐者”,难觅隐居之地,又何来隐者?现在却又领悟了,隐者永远都在,只是看你去哪里发现。比尔在终南山遇见了很多道士和和尚,他们有的很老,有的还很年轻,有位道长说,修道就像胎儿,当我们在母亲体内时,看不见也听不到,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只是自己的感觉,等我们出生了,我们就能看能听了。修道也是这样,我们的真身在假身里面,就像胎儿在母亲体内,我们的母亲就是我们的假身,除非我们把假身弃置一旁,否则真身不会出来。


虽有“终南捷径”之讥,但终南山仍是隐士的天堂,它好像一个巨大的场吸引着隐士。为何那么多人“心向往之”?《诗·终南》里或许有答案。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于是到了今天,山里还有许多修行的隐士。



不过比尔又认为他寻访到的还不算真正的隐士,但依旧推崇。是不是“士”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能不能在深重的孤独中坚持自己。形式也不那么重要,“南山遥望未趋前,唯因深山在心间。”在不在山里,也不那么重要了。用积极的自己去面对生活,用隐士的思想来面对自己,若是如此,便是空谷不见人,也能闻到幽兰香了。只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冰箱,我们完全能隐居在城市里。若真决定做一个隐士,唯一打扰你的可能就是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了。


比尔·波特的另一本书《禅的行囊》封底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放下,即是重生。


【作者简介】朱晨笛,陕西安康汉滨高中学生,指导老师:王世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南山如今还有一群隐士?这位美国富二代花了27年寻踪,还拍成纪录片
全国五千多位隐士藏身终南山 过着千年前生活
终南山五千隐士的隐居生活(组图)
5000多隐士隐居终南山修行 以松子野菜为食(图)
抛开一切去隐居!5本让内心平静的小书
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