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杨官麟初露锋芒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杨官麟初露锋芒

四、五十年代之交,杨官麟登上广州棋坛,好像丰城剑气,上冲霄汉。他的棋艺在此后的中国枰场上放出了光彩。
一九四八年,杨官麟在广州初战卢辉,开始受到弈林瞩目。那时,卢辉坐镇中山路永汉公园侧畔的同志茶座棋坛,每天都打发了不少到来较艺的棋客,杨官麟正是以普通棋客的姿态出现的。
这天卢辉像往常一样同棋客周旋,杨官麟穿了一套对胸衫裤上场,身材瘦小,面目陌生,又带点村气,台上台下都不知他是何许人也。
杨官麟拈子开局后,棋路有些别致,和通常的当头炮局不同,原来随着棋势的开展,他跳起了左右两边马,这种走法可说是“不见经传”的。
观众只以为这个棋客不懂流行的开局法而已,但台主卢辉逐渐变得不有先前那样从容,因为棋势得对他不利。
这时候,场上气氛呈现紧张,杨官麟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转瞬地凝视着棋盘,每行一着,都迫使卢辉悉心解拆。
这个别开生面的“双边马”布局竟然陷擂台主非常被动的境地。
卢辉聚精会神地应地应付,拆了许多招数,才反败成和。
一局既终,全场哄动。卢辉在受到杨官麟突袭之后,察觉出杨官麟的根柢深厚,棋度精微,自己受困于他的“双边马”布局,决不是偶然的。
在观众情绪非常活跃的场面下,卢辉破例地起来当众称赞说:“这位杨先生确实是好棋!运子灵活,变化多端,非常少见!”
从这次开始,卢辉和杨官麟在同志棋坛继续下了几盘棋,胜负比对适成平手。
杨官麟在对局时的沉着和谨慎态度,又使卢辉获得更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杨官麟会达到更高深造诣,将是广州许多名手所不能比拟的。
下录一局,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杨、卢在广州的对局。
这个对兵局,双方的着法柔中带刚,似是两位武术名家在比拼内功,看似平淡,但彼此潜力内运,随时可作雷霆万钧一击,只要一方稍为松动,便不免覆败。
第二十一手,杨官麟挺九路边兵(如图),好着!目的是想迫使黑车让开炮路,开展子力,打破均衡局面。这以后,杨处于攻势,卢处于守势,相持至出现和局。
杨官麟的早期对局,已经展示了他的开、中、残局技艺全面和棋路严谨、多变、细腻的风格。
他一经露面即以奇着困迫卢辉而哄动广州棋坛,可见身手卓然不群,但这时他仅是初试宝剑的锋芒,以后再经淬历,到一九五一年以后,才名震大江南北,成为享誉全国的象棋特级大师。
杨官麟是广东东莞岗乡人。生于一九二六年。东莞盛产棋王,到了杨官麟、达到更高的境界。杨官麟的棋艺没有师承,是通过刻苦自学的途径,磨洗出来的。
凤岗是一个穷乡村,除了侨属之外,多是困乏人家。杨官麟的父亲做小生意,母亲种地,境况不好。乡人多喜欢下棋,墟日或庙会,棋档特多,因此杨官麟幼小时已经习棋,六岁左右即能同成年人对垒。
他只读了五年书,从十四岁就帮助父母维持家计,当过搬运工,又褂起“承接车衣”招牌,做小裁缝。尽管衣食不足,但对于棋艺契而不舍。
他钻研棋艺,基本上从残局入手,对《百局谱》、《竹香斋》这类残局古谱下过刻苦的探索工夫。后来他回顾自己学习象棋时,曾作了如下的自述:
“记得我童年初学象棋时,首先着重于残局方面,对各种实用残局和江湖棋局等,不厌其烦地学习拆法。这样经过了几年锻炼之后,继续再研究布局的形势和中局的变化,及(饶)单双马局等。当时我又广泛阅览先进者的创作,借以吸取前人的经验。以后,着重在临局上用功,为了争取临场的经验,常和各地的棋手对局。”
他沿着这样一条习弈的途径走下去,很扎实地培起了要基,因而与一般的“花拳绣腿”不可同日而语。
当一九四八年他出现在广州的时候,已经有“乡下棋王”的称号。无如广州是一个满地凤凰的棋国,棋人对这位“乡下棋王”并未识荆,所以他那个“双边马”布局,便成为初进广州所露的一鳞半爪。
杨官麟从东莞到广州历练,就是他在上文所说的“着重在临局上用功”,因而“常和各地的棋手对局”。
他在广州过了一段时间,回到东莞,仍然褂起“承接车衣”的招牌,靠裁缝过活。
一九四九年九月,香港南华体育会在嘉山举办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杨官麟特地到香港观战,藉以观察这三地的名棋手的竞技水平,研究他们的得失。这时,他决定挤身香港棋坛,一争高下。自此,他频繁地往返东莞和香港之间,常在香港各地茶楼、叻啡室、俱乐部博弈。
他同香港名棋手曾益谦等作过较量,棋誉鹊起。当时香港的中国象棋研究会会刊《中国弈苑》曾有关于杨官麟的一段记载:
“满口东莞音的客话,身材苗条,带些土味,穿一件短衣,平日总爱在永生咖啡室中出入,这是新进棋界的一流名将杨官麟。他的着法灵活爽快,走子神出鬼没,开局稳健。.....董文渊氏频称'好野’”。
杨官麟那时已被誉为一流名手,可见香港的棋人不敢小视这位“乡下棋王”。
香港中国象棋研究会成立于一九四九年,是上海旅居香港的棋坛名流张澹如、董文渊、陈志川、沈秋雁等人聊同香港名棋手曾展鸿、黄启康、何鲁荫等倡议组成的。社址设在铜锣湾渣甸街四十五号。它的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徐季良。许多棋坛知名人士如董文渊、曾展鸿、王兰友、曾益谦、朱铭源、林中暖、江镐垣、欧阳长等,分别担任了理事会的各种职务。这个开展棋艺活动的社团组织,吸收了一百多名会员。杨官麟属名誉会员。
一九五0年四月,中国象棋研究会举办第一次会员个人象棋,杨官麟参加了角逐。会员赛于四月一日开始举行,场地设在大华饭店。参加比赛的棋手仅有十二人,但都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卢辉的高徒李志海,艺高志大,夺魁呼声很高。他在比赛中接连击败了阮雄辉、白乐弈等强手,几乎是以破竹之势取胜的。李与白乐弈的一个对局如下。
白乐弈,福建厦门人,是继“厦门四虎将”之后的新进棋手。这时新从厦门到香港,多在湾仔棋坛活动,棋艺下处于上升状态。他心高气傲,自视颇高喜欢口出大言,又下子迅速,常不大思索,因而棋路不够绵密。
这一局棋白在开局阶段就失于躁进,一对过河炮没有后援策应,造成前后脱节,二十着以后即被李志海夺取了先手,处于被动。第二十六手,李志海强渡7卒,伏有车2进3捉双炮的后着,由此7卒突破敌阵,长驱而下,胜算在握。到如图形势,黑马踩车兼威胁士角,红势崩溃。
同李志海争夺会员赛冠军的唯一劲敌就是杨官麟。杨在这以前还未参加过大型棋赛。在这次会员赛中,他所向披靡,与李志海齐头并进,最后出现了杨、李两雄决赛的场面。杨官麟以百炼之功,力挫棋誉正隆的李志海,夺得了冠军。下面两局,是他们的冠军争夺战。
这个中炮巡河车对屏风马局,由于第十五着李走车七平二,没有演成“弃马陷车”阵式。第二十一着李炮七进三邀兑,企图在中变时占取便宜,杨的应着恰到好处。出现如图局面,李的攻势已完全消失,最后双方以均势成和。
如图,杨官麟劫得一子,李起海则炮占空头,但底车被封,形势红方占优。李失子后,反扑甚力,并再弃一马,将搏杀局面推向高潮。杨一面退左炮守士,一面以强大子力破阵,终使黑将授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荣华的象棋人生:初战全国第一高手杨官璘(上)
象棋大师黄少龙论棋道——实战磨炼
风云名手回顾----之“天王” 黄松轩
中国象棋冠军胡荣华别传
浅析全国象棋冠军历史棋力高低的排名
怀念一代宗师官璘,追忆先辈传奇人生(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