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最懂父母的痛,哪里最疼踩哪里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个人物,叫慕容复。和乔峰齐名,有北乔峰南慕容的美称。他的武功有个很大的特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慕容复在了解对方武功精要的基础上,将对方的招式反击到他自己身上,用对手的成名绝技,来打败对手。

这种招式狠绝的地方在于,不仅要把对方打败,还要羞辱对方,败在自己的绝技之下。

这种感觉,我想很多青春期的家长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沟通互动的方式。以前我们怎么对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统统又还回来。

如果我们暴躁,现在孩子比我们还暴躁;如果我们强势,现在孩子比我们还强势;如果我们冷漠,现在孩子比我们还冷漠……

他的武功名字叫作“斗转星移”,我怀疑金庸老爷子是个心理学高手,斗转星移,几度春秋之后,那些我们施加于孩子的影响,都会回来。

只是个时间问题。

一位妈妈说:女儿高一,得了抑郁症,最近一直在跟她谈休学的事情,她不想孩子休学,但是她不敢坚持,担心自己坚持,孩子会想不开,会伤害自己。

她想不明白,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和我的同事朋友比起来,我为孩子付出的最多。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可是她却是这个样子,她不想跟孩子靠近,内心不能接受她那些无病呻吟的抱怨,但是自己还得忍着。自己表现出来的支持宽容都是忍耐。

孩子抱怨同学们排挤她,老师对她有成见,觉得学校的氛围不好。据她了解,她们班是学校很好的班级,老师们性格好,很愿意鼓励孩子,班级氛围很好。

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肆无忌惮的抱怨诉苦,甚至常说,活着真没意思……这些让她心惊胆战的话。而她却谨小慎微,什么都不敢说。

似乎她和女儿的沟通,在此时调换了位置。以前是她很愁苦,心情很低落。内心觉得自己过得很惨,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真的为自己着想。说话也很消极。只是很多时候忍住了不说。

现在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像她了,而且比她表达的还要淋漓尽致。

孩子以前特别懂事,会照顾人,是她苦闷人生的一抹亮色。没想到,孩子越大,抱怨越多,情绪越差,越难沟通。

被忽略的是,孩子这种乖巧懂事,是孩子站到了一个照顾者的位置上,去照顾她的感受和需要,而孩子自己天性的那个部分被收了起来。

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她问我:“是不是以前我抱怨的时候,孩子也是想躲躲不掉,想说不敢说。担心她再做点什么,我就会崩溃,就会出问题。所以她懂事不是因为她天性如此,是因为她感觉我经不起折腾。

她现在用这样的方式跟我沟通,是因为想攻击我,想报复我吗?”

这当然是一种可能,还有一个可能是这些抱怨的话是我们想听的,尤其当这些话是抱怨妈妈的时候。或者说,这些话就是孩子挑出来,特意说给你听的。

如果我们有心观察,孩子和家庭每个成员的沟通都是不同的。就像上面这个孩子,和爸爸沟通要轻松很多,可能在妈妈面前就总是抱怨。

我们把上面的情况从沟通的角度去细看。就可以去观察自己的输入和输出方式了。

当孩子总是用一种方式跟我们互动的时候,一定是因为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说有用。孩子会一直抱怨,一定是因为抱怨对我们来说有用。

所以当孩子说,学校不好,老师不好,同学不好的时候,我们会怎么跟她沟通呢?

这个妈妈的做法是这样的:

当孩子抱怨的时候,她内心很烦躁,觉得孩子很矫情,说的那些事都是小题大做。但是她会忍耐自己的烦躁和不屑,会陪孩子说很久的话,陪伴她,并告诉孩子自己理解她。她怕孩子想不开。

讨论发现,她心里有个想不开的小女孩子,在等待着妈妈来安慰和支持。对于妈妈没有做到的部分她有很多的愤怒和失望。

而这些互动中的纠结之处,是我们的痛点,这些痛点孩子会一直用。

当孩子抱怨我们就烦了,说一些丧气的话,我们就不敢有所作为了。这些烦躁和害怕,是一种失智的表现。

孩子也许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她这么说的时候,妈妈应对不了。

孩子会使用一种让我们感觉很痛苦的沟通方式,不仅是因为这种方式我们应对不了。同时这种方式促进了父母的退行,让创伤性的情绪和想法被表达出来。

孩子为什么会盯着这个点不放呢?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想这件事情:第一,这是孩子为父母做的,他承接了父母创伤性情绪。第二,他在不断地尝试,希望此处父母的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这既是为父母做的,也是为自己做的。

从孩子的角度看。他虽然敏锐地抓取了父母的弱点,在父母的痛点上来回蹦跶,要么把父母气得火冒三丈,要么让父母无可奈何。

只是他抓到的这个部分常常对他自己有伤害。比如说孩子在关系中一直使用抱怨的方式和别人沟通,这对关系是有破坏性的,会伤害他自己。别人会觉得这个人,好像永远都不会满意。

时间久了,他受伤的感觉不断被妈妈理解和确认,就变成了现实。妈妈无法合理面对消极情绪。所以妈妈的痛点,经过时间的推移,变成了孩子的痛点。

孩子就真的有了很多难受的,委屈的、被针对的感觉。这些感觉也会把孩子困住。

他就越来越像我们了。

当我们感觉到孩子开始用我们的招式对付我们的时候,当孩子的言行让我们感觉到无能为力的时候。这是一个明显的退行的信号。

退行意味着这个部分我们曾经就是很熟悉的。那么这个熟悉和谁有关系呢?我们是否下意识地学会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并且把这种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实际上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无解的。

这些方式是否提醒我们,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只能带着不甘心、失望、愤怒而长大。

一些痛苦的事情在关系里重复发生,一定是有心愿未了。

我的一个来访者说,他的孩子总是怪他,给他写了一封遗书,说自己不想活了,觉得爸爸对自己太苛刻了太暴力了。

他很后悔,一遍又一遍地跟女儿道歉。说爸爸不是人,爸爸以前做错了太多,爸爸伤害了你,爸爸很后悔,爸爸对不起你。

我问他:当一个爸爸不断地向孩子道歉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他愣了一下,突然泪流满面,说这些话他自己也想听,想听他爸爸对他说,哪怕一次也好。

但是,他没有说过对不起。

今晚直播

4月7日(今晚)7:30,UM心理直播间—“孩子的智商,会被沟通方式影响-这些沟通误区,正在把孩子变笨” 主题直播。

一键预约,没有回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都跟孩子说这九句话,他会一天比一天优秀
这3种教养方式千万别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白岩松:多和娃说这4句话,提高孩子情商,没有情商的教育等于零
这6种教育方式毁了多少孩子!可惜90%的父母还在用……看完赶紧改吧
千万不要再对孩子说这5句话,尤其是第4个!【写给天下父母】
孩子顶嘴?真是令人头疼的好事。三步让你摆脱顶嘴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