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多的情欲,也无法弥补这种空虚感

看完记得领取文末福利

在《奇葩说》中,马薇薇有一段自白让我很触动。

她说,转学生是最容易受欺负的孩子。

她老家在山东,上学在贵州,之后又屡次往返广州和河北上学。

作为一个转学生,她经历了南北方吊打式的欺负。

她自嘲道:因为有这么悲惨的童年经历,才造就了一个“变态的她”。

和马薇薇有着相同处境的,还有那些从小被寄养的孩子。

他们生长的环境不断变换,好不容易有了停留的岸口,又随时可能被带走。

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的朋友阿玲,就曾对我说过:

在深夜里,她常常觉得自己没有根。

她融合不进自己的寄养家庭,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联系不强。

而这种没有根的感受,其实是源自于没有归属感的焦虑。

“成为这个世界的孤儿'

“没有根”这个说法,其实很形象。

在《西游记》第六十九回里有这么一段剧情,孙悟空给人看病,说药引要用无根水。

里面提到的“无根水”是这样描述的:

“井中河内之水,俱是有根的。我这无根水,非此之论,乃是天上落下者,不沾地就吃,才叫做无根水。”

没有落地的水就是无根水。

没有落地意味着一直在空中,身无归宿,心无归属。

文学作品中也常会用“无根之人”来形容那些一直在外漂泊或四处飘荡的人。

例如《阿飞正传》里的阿飞。

他常常说自己是一只没有脚的小鸟。

一生都在飞行,即使累了困了,也只会睡在风里。

阿飞的生母遗弃了他,养母只是为了钱养他。他在金钱代替情感的环境中长大,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归属。

不知道自己从哪来,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去。

像阿飞这样没有归属感的人,内心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

 1)想依靠,又无法依靠。

阿飞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女人都表现得放荡不羁,喜欢在一个个女人之间穿梭,用新鲜感和情欲的快感来满足自己。

但他始终不能找到心灵的归属感。

很多人也是这样,喜爱社交,也有不少朋友,但依然会有种不知道自己可以停留在哪里的孤独感。

走在路上,看着形形色色的行人,繁华的城市街景,却仿佛有种距离感。

没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而自己也不属于这个地方。

遇到可靠的人,就会产生一种想依靠、想停留、想有一个家的渴望。

但每次都不敢放心停留,因为害怕对方随时会离自己而去。

2)没有能力自我负责 

对无根感的焦虑,其实是出于「对自由的恐惧」。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由意味着永恒的孤独。

进一步说,自由意味着要自我选择。这时不仅要为个人的作为负责,也要为个人的“不作为”负责。

所有的事情都要独自面对,这会让人感觉无人可依、无处可依。

很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将无根感带来的焦虑称为“焦虑的底端”

它甚至比死亡,更让人感到焦虑。

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像阿飞那样的浪子,不是应该享受自由,害怕被束缚吗?

事实恰恰相反,不愿意被束缚只是表象,“想要自由”,也是他用来掩饰自己的伪装。

他早就厌倦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只是遇见谁都无法安心依靠,所以不得不维持着自己的浪子形象。

而这种的心境的形成,也许和他的过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我身份的迷失”

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的阿玲,也跟阿飞一样,有倦鸟归巢的心态,却发现无巢可归。

阿玲6岁前被寄养在亲戚家,在亲戚家里,她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等后来见到了父母,却总是有种陌生感。

容不进去的寄养家庭,也回不去自己的家。

她常常觉得身无所依,心无所属。

总的来说,没有归属感,可能出自以下几点的原因:

1)依恋对象的缺失

如果经历过反复地分离或被抛弃的人,他们可能会觉得世上没有可依赖的事物。

每当孤独恐惧的情绪袭来时,他们只能自己消解。

而没有体验过安全可靠的依恋,他们也很难想象真正地依恋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也无法真正去做到依恋别人。

哪怕有人主动靠近他们,他们依然无法安心地依恋对方。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

2)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渴望

没有归属感之所以会让人感到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害怕自己无法被接纳。

一方面,被接纳意味着安全,生存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被接纳是自我认知构建的必需品。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我们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我。


当我们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被某个群体、某个人接纳时,我们才能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从而获得归属感。

如果我们不能确认这个地方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时,我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就像那些被寄养的孩子,不管是亲戚家还是自己家,他们都觉得自己像个插入者,像个边缘人,无处不透着尴尬。

3)对爱与归属的渴望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看,人人都希望与他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感受爱与被爱。

和他人的情感联结,能够给我们一种支撑感。

但是觉得自己没有根的人,他们难以找到情感上的联结。

对他们来说,爱就是想伸出去又害怕地收回的手

在心理上,他们只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悬着的心没法着地。

有多渴望爱与被爱,就有多恐惧没有归属感。

不能安心地拥有正常的亲密关系,也是他们内心痛苦的一个原因。

“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

像阿飞那样,缺乏归属感的人,总是自带一股忧郁的气息。

他们看起来浪漫、迷人、捉摸不透,但是他身边的女生,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痛苦。

长期处于无根的感受里,也很难获得生命的动力。

甚至还有以下的后果:

1)增加抑郁的风险

小时候就离开家的人,他们可能需要过得小小心翼翼。

这些经历也容易让人觉得闷闷不乐。

不管身边是否有人陪伴,他们都容易感觉到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在生命的进程里,他们总是会有一种强烈的缺失感。

因此,他们总是容易羡慕别人身上的美好,同时这又放大自己的缺失和不足。

因此他们常常会觉得人生百无聊赖、情绪惆怅。


2)陷进无限的虚无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生命便被拿来肆意挥霍。

为了摆脱虚无感,他们可能会不断地追求存在感。

例如在爱情中,他们或许可能快速地进入一段感情,甚至在一个又一个异性之间穿梭,用新鲜感和情欲的快感来满足自己。

但也可能会拒绝进入关系,形成「情感隔离」

这两种方式,都只是沉迷于表层的满足,而忽略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他们在其他领域也会有相似的困境。

比如,在工作中,他们可能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用忙碌来麻痹自己;但也可能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实际上,他们也想投入、也想寻找到安放自己心灵的场所。

但很快他们会发现,这种寻找没有结果,似乎还要一直不停地找下去。

渐渐地,他们甚至忘了自己在找寻什么。


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的找寻有什么意义。

于是就陷入了无尽的虚无感中,在无意义的事物里放纵自己,挥霍人生


“去体验,依恋的感觉”

无根的人,内心深处都渴望一种着陆感,但他们往往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让自己感到安定。

针对这些苦恼,这里也有几点建议:

  • 在关系里,体验依恋的感觉

因为小时候没有可依靠的人,所以没有体验过安全的依恋。

但我们仍然可以让自己去体验和学习那种依恋的感觉。

宠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恋对象。


有时候面对人的时候我们会有防御,但面对宠物,我们卸下防御,反而能够安心去体会依恋和被依恋的感觉。

阿玲就曾跟我说过,她的室友养了一只英短,有好几次,那只小猫咪都会把她蹭醒。

在早上醒来时,就看到一只小可爱依偎在她身旁,这是她从未体验过的愉悦和满足。

同时,也试着可以多对信任的人坦诚自己的感受。

作者:芥末酱 / 编辑:陈沉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岁女儿寄宿了,天天哭着要回家,家长该如何安抚她?
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内在归属感
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懂得了亲密,才有真正的独立。月亮的3种依恋模式,你是哪一种?(附相位指南)
S-Tech:敲黑板学新词——「FoMO」的病你有没有?
人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