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探析
userphoto

2023.03.05 广东

关注

1930年,邓演达在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央机关办公室。

中国民主革命家邓演达颇有富国强民的国家建设思想,其中包括生产技术思想。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鲜有学者对此进行探析,而研究此论在新时代新征程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亦具一定现实意义。

20世纪20年代,欧美贫富悬殊、阶级冲突、工人失业、小生产者破产和经济危机,以及少数大资本家操纵国民生计和垄断政治大权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但同时,西方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技术极其先进,这些国家创造出高度物质文明。邓演达此时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既无情抨击西方国家的种种弊病,又十分赞赏西方文明包括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值得一提的是,邓演达于1925年2月至12月旅欧考察,1927年8月至1930年4月流亡欧亚作更广泛考察,亲身感受到欧美国家与中国在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差异,认为这些国家都拥有“高度的生产技术”,使“现时的中国是处在生产技术十二分发达的时代中”,但“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低落”;与此相联系,西方国家民众与中国工农在生活方面“真有天堂与地狱之别”。这正是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的形成还有其理论渊源。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利用外国人才与技术的思想直接影响其忠实追随者邓演达。孙中山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在国民革命成功后应“借用外国资本”“用外国人才”“用外国方法”,包括引进欧美“经营新实业之方法”和“精炼技术”,“用其机器”或“用其专门家、发明家”“以为吾国制造机器”,“使中国实业发达”。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后,其利用外国人才与技术的思想被邓演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继承和发展。此外,邓演达在1928年春夏流亡德国期间研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马克思认为,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邓演达在某种程度上受此观点影响,认为“社会的进化”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达的结果”“而生产力的发达,在技术的发明”。

总之,在中西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悬殊的历史背景下,在孙中山利用外国人才与精炼技术以使中国实业发达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在马克思技术思想客观推动下,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逐渐得以形成。

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初步形成于国民大革命时期。1927年2月17日,他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现在大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一文,说:我们国民革命要打倒压迫农民的官僚和军队及土豪劣绅,“再进一步使农业生产的方法、进步的生产力提高”,实现“农业的工业科学化”。他还于1927年4月在《农民运动》杂志第22期发表《最近中国农民运动状况及国民党关于农运之计划》一文,说:我们“今天解决农民问题”,其中要“用科学的方法增加生产”,让农民的生产“增高”,进而使中国农村经济“发达”。但此时期其生产技术思想局限于农业建设方面。直到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才完全形成。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产技术都极为落后以致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邓演达因而设想,在平民革命成功即平民政权建立后,新政府将在全国城市和农村都重视发展生产技术,运用欧美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生产方法来开发城乡各产业。但由于城乡情况不一,所以,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又可细分成如下三部分。

在国营和公营工业生产技术方面,邓演达设想,平民革命成功后,城市中的国营和公营大产业诸如钢铁、机器、造船、矿山、铁路运输等工业建设将“应用现时(世界)的生产技术”即当时欧美的机械化和电气化新技术。具体说来,“利用外国专门家以开发”这些产业;鉴于中国生产技术落后,“应设置国家特许的租营制度”“在一定的年限内,以完全遵守中国的法律及其他有利于财政及工人为限,允许外国投资团在本国经营企业。”

在国营和公营农业生产技术方面,邓演达设想,国营和公营农业应尽量“应用新的技术及经济方法”即机械化和电气化新技术来增加生产并提高农业生产力。此外,因为国家农业设备荒废,使生产技术更落后,更无法改良耕地,所以平民革命成功后新政府应改良农业设备并积极利用这些设备;农村水利建设亦要积极利用科学方法;举办农业改造训练班,为农业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和有素质的农民,“推广农业教育及研究,广设模范农场,农业实验”等。

在城乡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生产技术方面,邓演达设想,将来这些个体人员同样应具有管理产业和经营产业的技能,亦要应用“进步的技术”。

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颇有特点。其一,重点关注农业。在他眼里,“(中国)一切生产都是由农民造出来的”“中国主要的生产是小农的生产”。所以,在国家生产领域方面,他最重视农业,主张平民革命成功后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并对此作较多阐述。其二,认识到国家的生产技术发展问题与科学、文化乃至交通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他设想平民革命成功后新政府将重视“自然科学的知识”,使之成为“自然科学的体系”;在全国各地学校开展社会科学教育;“普及文盲救济运动”,广泛开展平民文化建设等。其三,将发展国家生产技术的希望重点寄托在青年身上。在他眼里,青年是群众的先导,“活泼有为、纯洁无畏”,在文化落后的群众里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他设想青年在平民革命成功后应具备“生产的意识与技能”。

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国民大革命时期尤其是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鉴于中西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悬殊,直接受孙中山利用外国人才与技术思想和马克思技术思想影响,就贫穷落后中国将来如何发展其生产技术提出一系列设想,如平民革命成功后国营和公营大产业建设将应用欧美机械化和电气化新技术,包括利用外国专家开发这些产业,设置“租营制度”;国营和公营农业生产尽量应用新技术,改良农业设备,用科学方法开发农村水利建设,举办农业改造训练班,推广农业教育;城乡个体劳动者亦应掌握进步生产技术等。这些思想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出此时中国人民要求改变本国贫穷落后状况和追求国家繁荣富强以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与他的其他革命和建设思想构成邓演达平民革命理论。此理论不仅有助于时人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而且激励时人和后人为建立繁荣富强的新国家和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亦具一定现实意义。新时代新征程追求高质量发展,而技术赋能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邓演达90余年前就主张以后在全国城乡都要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生产方法来开发各产业,重视科学和文化及交通等有关领域发展,在坚持国家主权前提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人才,将发展国家生产技术的希望重点寄托在中国青年身上等,所有这些思想对当今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战略和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

当然,作为中国民主主义者而非无产阶级革命家,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具有一些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他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十分薄弱,因而不主张该阶级及其政党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却主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领导平民革命,其成功后将在全国城乡发展生产技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改变斯时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其实,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证明:邓演达奋斗的这些目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得以实现。其二,他比较关注国营和公营产业的生产技术发展问题,如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但对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的生产技术发展问题重视不够,如并未就此提出具体设想。其三,他设想未来新政府将在全国城乡都应用欧美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生产方法来开发各产业,但未能进一步指出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乡各地都应量力而行。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虽有这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其积极方面仍占主导地位。邓演达生产技术思想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份珍贵思想遗产,值得我们今人批判地继承。

(赵薇婕 陶季邑,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
中世纪的欧洲,农业革命对生产技术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科技革命专讲
中国宣传画汇编(1960-1963)
《资源革命》读后感
“拯救”和“淘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