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王杖诏书令”是汉代的“老年证”?

一个民族可以经历数千年,而依然屹立不倒,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世界奇迹,实则更是一个拥有灵魂的民族注定的结果。中国拥有的是数千年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曾创造出盛世之景,也曾千疮百孔。

数千年的文化让中华民族拥有着无穷的智慧:周易的自然哲学思想、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还有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法家做治国监督,儒家做约束,道家予和谐,易经宜发展。虽没有了清晰的派别,但已融合了精髓,形成了中国之国学。

《三字经》作为中国的国学早教,主要思想就包括:“仁、义、诚、敬、孝。”俗话有说:“百善孝为先!”那其中之“孝”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让历史留下的印记来告诉我们。

1959年和1981年,从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王杖诏书令”记录着西汉时期,政府对尊老敬老养老的政策,再看中国的今天,尊敬老人,赡养父母已经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一直传承着,是多么的值得骄傲!

一、王杖诏书令

1、重出江湖的“王杖诏书令”

每一件文物的出现,就像历史留下的一个印记,都让我们对了解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更近一些。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18号墓出土了一份简册,被称为“王杖十简”。


内容是记载西汉成帝时期尊老敬老养老的制度。当时的“王杖十简”在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的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郭沫若就曾两次公开发表文章对此进行的研究。探究历史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是一件很酷的事。

后来,威武县的文物管理委员会又于1981年收到一份由新华乡缠山的村民交出的一份《王杖诏书令》,这也是出土于磨咀子汉墓群。

这次的诏书令一共有木简26根,长23厘米,宽1厘米,其内容与“王杖十简”大径相同,相比“王杖十简”更完整更丰富些,记载证实了是成帝建始元年诏书,还有宣帝高年赐鸠杖的法律内容和具体的案例。


2、古代版的“老年证”

重出江湖的王杖简,大致叙述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全社会的人都应给予尊敬和爱护,还有政府给予老年人的养老待遇。在宣皇帝高年还赐鸠杖给老人,这便是古代版的“老年证”。

虽然当时的鸠杖不能向现在的老年证可以逛公园不收费,坐公交不收费,走到哪里都有优惠,但要说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鸠杖也是有着优厚待遇的。

凡持有鸠杖的老人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可以随便出入官府;可以在市场上做买卖但不用交税;如若触犯了刑法,不是首犯的可以不起诉。


在那个时代还是蛮实用是呢!那鸠杖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肯定和拐杖有关,毕竟对老年人比较使用一些。但它可不是一根拐杖噢,它只是一个有着斑鸠鸟造型的杖头。普通的拐杖配上它,不仅可以得到养老的特殊待遇,看上去也蛮精致的。

3、不拿鸠杖当令箭,那你就死定了

无论是什么时代,总有几个不长心的,搅和搅和找找存在感。竹简中就记载着这样的几件案例故事。第一个讲的是汝南的一位姓王的平民男子,殴打了持有鸠杖的老人,结果很惨,被判斩首弃市。


第二个讲的是一位拥有乡级地位的小小芝麻官,因为一位持鸠杖的老人有触犯刑法的嫌疑,擅作主张把人给扣了,虽然也没有对老人家用刑但结果也是被处以极刑,斩首示众了,这也搞不懂到底是谁坑了谁。当时,如果不拿鸠杖当令箭,那你就死定了。

二“王杖诏书”背后的故事

1、孝,中国人性之根本

秦,一统天下,中国已成,汉,开疆拓土,民族已成!秦在领土上统一了多民族,形成了中国,汉继承秦朝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上进一步统一了多民族,从而真正的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


毛主席曾说过:“百代都行秦政法。”自秦朝之后,虽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但在政治经济上都继承了秦朝的政策和法规。秦朝时多实用于法家治国,汉朝时,为了国家的休养生息开始推崇“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则到汉武帝时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核心思想在于: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其精华主要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时期的礼乐制度、仁礼思想,孔子的孝道、《孝经》论孝以及《论语》中的孝等等,可见儒家思想对孝是多么的看中。

儒家思想早在夏是就存在了,又历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才由孔子总结创立。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秦虽统一了中国,却只是昙花一现,统治时期很短,但汉不一样,自汉高祖刘邦以来,汉经历了29位皇帝,统治时间长达400多年。


当一种思想经历数千年的传承与教化,结果只会有一种,那便形成一种本能,深入骨髓,刻入心中,孝是中国人性的根本。

2、尊老、敬老、养老,孝之本能

以孝为先的汉朝,早在高祖皇帝打天下时,为了笼络民心,与项羽争天下便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一些地区减免税收,增置县三老等。

“三老”指的是县下一级的官员,类似乡长,一般都是由当地有声望的长者来担任。作为三老一般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享受免徭役,十月赐酒肉的待遇。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魏已有三老,秦时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后又增置“郡三老”、“国三老”。三老主要在执行国家政策时都起着领导表率的作用,比如国家每年的税收,由这些由三老来带头执行,做晚辈的也只能跟着执行。

在中国,老者是智慧的象征,岁月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也给了他们丰富的经历与智慧,所以晚辈都会很尊重长者的,这就是中国形成的传统更是美德。在汉朝的官员选拔中,就有“举孝廉”一项,可见汉朝对老人的重视。

3、养老令

《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这是文帝元年,针对当时的养老问题文帝下的诏书中的内容。这份诏书也常被称之为“养老令”。它提出了具体的养老政策,为国家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养老福利。还明确了不同年龄的老人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并且对这个政策实施的程序也做了严格的要求。

文帝认为,上了年纪的老人要穿帛才能保暖,要吃肉才能抵住饥饿。诏令中,80岁以上老人可以每月每人得米1石、肉20斤、酒5斗;90岁以上老人每月每人可以领,除1石米、20斤肉、5斗酒外,还多给2匹帛、3斤絮,以保证他们不会挨饿挨冻。也真正的体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理念。

高祖时期提倡尊老敬老,到文帝时期,已升级到养老的政策,宣帝时,又发放了鸠杖这一老年卡来保障老年人的待遇。


《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汉宣帝给七十岁的老人发放鸠杖来保障他们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与权益,王杖诏书也证实了当时受杖老人所受的待遇与地位。

可见养老制度在汉朝时是实实在在认真实行的。中国之所以被称之为汉,就是汉朝的统治时期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的深远影响。


想想当时持有鸠杖的老人向现代社会持有老年证的老人一样牛,他们肯定是没有逛公园的爱好,但拿着拐杖到大街上溜达溜达还,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那心里还是敞亮的很呢。

王杖简就说了,持鸠杖者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那待遇真的还是杠杠的。最好没有向“苏大强”那么作的变好。

总结:

历史留下的印记,无论是王杖简,还是汉书,或是其他,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瑰宝,它们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精神文明和精神享受。


前人追求和谐社会,努力创造和谐社会,他们用他们当时的认知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每一次的前赴后继,每一次的努力创新,才让中国逐步强大起来。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思想与认知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智慧,我们传承下来的高贵品德,优良传统,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和谐,给家人带来了幸福,也给自己带来了自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养老-古稀之年老有所养
冷知识:退休证不同颜色有何不同含义?电子版退休证如何领取?
在汉朝,有一种人待遇最好,谁敢欺负当街处死,连皇帝都不管
孝道[658]-如何看待古代尊老养老,现代弃老虐老?[55]
金牛贺岁 武博献礼|王杖诏书令册简
尊老敬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