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恩来连夜派人买下一幅画,徐恩曾:此人手段无孔不入,这是为何

众人皆知,周恩来是个具有魅力的领导人,他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才华横溢之辈。正是周恩来的引导,才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共产党,愿意为新中国做出贡献。

周恩来一向明白用人的道理,主张五湖四海皆人才,成大事者必先善用人才。为了共产党和新中国,他求贤若渴,身边总是聚集着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周恩来是如何知人善任的吧。

图|周恩来

海纳百川,广揽名士

共产党要建立新中国,那难免需要与党外的各种人士来往,许多同志面对党内同志和党外群众,态度会不由自主发生变化。周恩来发现这一点后,常常叮嘱他们:“我们和党外人士交往必须遵守一条原则——诚挚友好,绝不虚假!”而他本人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1949年,万物复苏的春季悄然来临,为了提前准备好建国事宜,许多岗位都需要加紧聘请人才。在此期间,周恩来甚至力排众议,邀请傅作义负责水利工作,聘他为水利部部长。

要知道傅作义曾经可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为蒋介石打过多次“剿共”战。但周恩来却记得,当初解放战争傅作义的大军被包围时,为了一众将士的生命安全,他毅然选择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此后,傅作义也在绥远解放中起到重要作用。

周恩来一向用人不疑,他了解到傅作义擅长处理水利方面的工作,且愿意为国家水利出力。为大力支持傅作义的工作,甚至水利部的工作人员也让他亲自选定。

此后,傅作义还推荐了两个曾经的国民党同事,周恩来一一认可,从未制止过他。正是周恩来的态度让傅作义敢在水利部真正施展手脚,多年后接受采访时,他曾笑说:“那时怎么也没想到,我这部长居然有实权!”

连曾经的国民党大将周恩来都敢用,更别说其他民主人士了。不过,当时诸多人对共产党都不够了解,许多民主人士都不愿意接受邀请去政府工作,他们心里还是抱有疑虑,担心共产党是下一个国民政府。对于这些人,周恩来是极有耐心的。

图|黄炎培

曾经黄炎培两次拒绝北洋政府的聘请,在心中下定决心“不愿为官”。毛泽东问他:“此前国民党聘请你担任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答道:“在真理未出现时,我不愿盲从。”

周恩来听说后,特地拜访了黄炎培,他尊敬地说:“现在是民主社会,和封建时期不一样了。现在成立政府,是为人民做实事的,不是做官。”

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黄炎培的态度终于松动。第二天周恩来又上门时,他兴高采烈地表示自己愿意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为人民出一份力。

其子女都十分震惊,怀疑父亲是不是被威胁了,询问道:“父亲您拒绝了一辈子的官,现在七十岁了为何反而愿意当官?”黄炎培摇摇脑袋,中肯地说:“以前的官宦是污泥场,现在是主张为人民服务,我愿意一试。”

同年10月,政务院开展第三次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议,让李书城担任农业部长。这个名字一出,许多人都一头雾水,搞不清楚这个李书城他有什么能力,大家对这人也是知之甚少。

可就是这样一个名声不显的人,周恩来对他的经历却了若指掌,当即把李书城曾参与建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等事迹一一说明,还赞扬他为抗日战争和反蒋运动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经历一出,充分证明李书城的能力和品行,大家连连点头,觉得这个安排十分得当。李书城本人更是感受到了周恩来的关怀和信任,心中十分激动,一上任便马力全开投入到工作中,为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呕心沥血。

周恩来的记性很好,总记得自己有一个未完成的约定,建国后没几天就去赴约了。建国前,古耕虞在四川是有名的猪鬃出口商,此前共产党和他探讨过诸多关于桐油、猪鬃的生意,但那时共产党还不是执政党,空口无凭,现在不一样了。

周恩来将古耕虞请来中南海,用商量的口吻和他交谈:“此前我们说了这么多空话,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都很相信你的能力,想把猪鬃公司交到你手上,不知你是否愿意?”古耕虞也没想到共产党还记得这事,当即点头接下任务:“周总理既然相信我,那我便不负信任。”

求贤若渴,不惜重金

对于有能力的人才,周恩来一向极有耐心,不局限于党内党外,只要大家心连在一起,愿意为祖国做贡献就成。有时为了体现自己和共产党对人才的重视,甚至愿意下重金支持他们。

抗战时期,尽管生活艰难,文艺家们却苦中作乐,常常聚在一起搞创作。一日,沈钧儒之子沈叔羊在重庆开办了个人画展,其中有一幅作品名为《岁朝图》。这幅画简简单单,上面画着腊梅、天竺子、花生、黄豆芽,以及一瓶茅台酒。

黄炎培和沈钧儒感情深厚,听闻此事后,也赶过去参加画展。看到《岁朝图》后,黄炎培神情一动,突然想起了一件关于红军长征的事情。

图|黄炎培

当初红军长征条件差,几乎人人身上都带有伤,路过茅台镇时,不少战士都用酒疗伤。这事被国民党知道后,大肆报道歪曲事实,嘲讽红军用酒洗脚。

黄炎培立刻询问沈叔羊,道:“我可以在画上写首诗吗?”沈叔羊愉快地答应了,要知道名士在画上作诗那叫“添香”,能使一幅作品立即身价大涨。

黄炎培思考片刻后,拿起毛笔,写下一首诗作:“喧传有人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这首诗毫不留情讽刺了国民党曾经对红军的讥讽,当然这必须知道那段往事才能看懂。

那时,周恩来正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南方局的文委很关注国内文艺界的动静,听闻此事后,立刻把消息告诉周恩来。谁知,周恩来一听神情严肃起来,当即让人趁着夜色过去买下这幅画。

当时南方局的资费紧张,多了一笔开销更是拮据,大家都不明白为何周恩来要出钱买一幅小画家的画。周恩来解释道:“这幅画不是普通的画,它可是与两位重要的民主人士相关。”

这件事很快就被国民党特务得知,上报给中统负责人徐恩曾。得知周恩来真把画买下来后,腾地一下从椅子上起来,咬牙切齿道:“此人手段无孔不入!黄炎培知道后怕是会更加信任共产党了。

图|徐恩曾

徐恩曾这话说得一点没错。1945年,国共和谈之事毫无进展,黄炎培等民主人士为和平分忧,寻机赶往延安商讨此事。他们下飞机时,发现迎接他们的中共领导人非常多,就连毛泽东本人也到场了。

黄炎培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的重视,走进毛泽东的会客室后更震惊。墙上显眼地挂着一幅画,正是他曾经题词的那幅《岁朝图》。此刻,黄炎培终于明白共产党是真心实意把他当做朋友看待,心里越发亲近起来。

相似的事情在顾颉刚身上也有体现。顾颉刚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他历史学家的名声就已传开,共产党对他一向是态度友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出版后,还特地给他寄了一本,而周恩来对他的生活一直很照顾。

1953年年尾,中国科学院还很空虚,缺乏人才。周恩来向中央推荐顾颉刚,希望他能进入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顾颉刚此前在上海工作,有朋友听说这事后,问他:“你在上海工资如何?”

顾颉刚没有多想,粗略估算了自己几份工作的工资,回答:“一个月差不多五百万元吧。”这五百万元指的是旧币,换算成新币的话就是五百元左右,他说完便离开。可不料,这回答竟被误传为“顾颉刚开价五百万月薪,否则就不去中科院”。

党内有人听说此事,感到不满,立即上报周恩来。谁料周恩来一听,神色欣喜,立刻说:“国内有多少个顾颉刚?这种人才绝对值五百万,他要就给他!务必把顾颉刚请来北京工作!”

图|顾颉刚

这番话充分表明了周恩来对贤才的渴望,大度的胸襟。顾颉刚听说后深深被折服,当即让妻子和他一起去北京赴任,并诚恳地向相关工作人员解释:“我没有要求高薪的想法,就按照章程制度给就好。”

周恩来的眼光也没有错,顾颉刚在中科院工作几年后,就取得了重大成果。1959年,顾颉刚领衔整理的《史记》质量得到众人追捧,风靡了半个世纪,这份整理的历史典籍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成果。

顾颉刚不仅业务能力过硬,脾气也非常耿直,对国内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在周恩来特地开展的茶话会上,他说出了心里话:“这段时间政治运动太多,导致我不能专心搞业务工作。”

对顾颉刚的话,周恩来非常重视,保证一定及时处理好,鼓励道:“你说得非常对,这样的话以后也要对我讲,像你们这样的人才一定要专注业务。”之后,顾颉刚每当遇到困境,就会想起周恩来对他的鼓励,继续铆足劲创造新的作品。

1961年,顾颉刚就职于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庆祝协会成立时,他作为副主任,坐在周恩来身边。两人再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聊天,周恩来轻轻拍着顾颉刚的肩膀,对他说:“现在近代史你们做得很好,古代史之后,我希望你也能帮帮忙。”

顾颉刚爽朗地点头答应:“总理,你就放心吧。”随后,两人又就彼此的家庭和生活闲谈了好一会儿,周恩来一点也不厌烦这些简单朴素的家常琐事,给顾颉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图|周恩来

后来,“二十四史”点校也被周恩来交给了顾颉刚。周恩来非常关注古史的点校,他对顾颉刚说:“六七十年代做这份工作还不算晚,以后就难了,往后还能有多少人认识古文呢?”

顾颉刚受周恩来的启发,挑起大梁,协同各方历史学家的努力,终于在1978年将“二十四史”全部点校完成。这本资料对我国史学界可是影响深远的大著作,唯一的可惜就是,一直关注相关事宜的周恩来没能看到最后的成品。

心怀信任,用人不疑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道理周恩来在1933年时,就已经牢记在心中。那年,工农红军正被国民党军队“围剿”,周恩来突然收到保卫部门给出的一份资料。

资料上写着:“红五军团领导人涉嫌与国民党合作,即将在组织内部搞鬼”。周恩来看到后非常吃惊,这份资料直指红五军团的领导人,那就是赵博生和董振堂等同志。

曾经这支队伍的确是原国民党的军队,但自从他们起义转投共产党后,便一直为革命在战场上拼杀,战功赫赫。周恩来不愿怀疑他们,他坚定地表示:“赵博生、董振堂带领的红五军团在革命道路上牺牲了不少弟兄,我们要给予信任,不能因为一份不知来处的资料怀疑他们。”

后来,在周恩来的命令下,保卫部严查这份资料的来源,发现这居然是敌人提供的。这分明就是一场反间计,幸好周恩来等人没有被蒙蔽。

图|董振堂

随即,这份材料被交到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手中。董振堂得知事情原委后十分感动,原先起义而来的将士们更加坚定革命的决心。

周恩来用人不仅不疑,往往还十分大胆,这从他安排冷少农和熊向晖等人加入国民党就可以看出。曾经国共两党斗争十分残酷,双方都不免在对方的队伍里安插棋子。

1925年,冷少农怀揣着一腔赤血赶赴广州,凭借能力考进黄埔军校。此时,担任黄埔军校的总教官正是何应钦,他曾是贵州法政学校的老师,教导过冷少农。在何应钦的照顾下,冷少农进入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工作。

当时,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冷少农工作时常常与共产党员来往,思想渐渐受到启发。而后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共产党。

两年后,蒋介石野心勃勃发动政变,派人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冷少农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随后潜伏在南京。接着利用与何应钦的师生关系,成功打入国民政府,在陆军训练总监部和军政部谋了个秘书的岗位。

与此同时,冷少农在南京干起了地下工作,慢慢渗透到国民党内部组织,再源源不断地将机密情报送往我方。打入敌人内部后,冷少农工资见涨,但他一直保持清贫作风,只给家里寄些必要的生活费,剩下的全部上交给党组织。

图|何应钦

1931年,何应钦带领二十万人马,打算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剿匪”战斗。但他不知道的是,战争还未开始,己方的电台密码就被送往红军根据地。

国民党军队的通讯内容完全处于红军的眼皮子底下,果不其然打了败仗。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冷少农这一手情报可谓是十分关键。

遗憾的是,1932年有叛徒出卖南京地下党的位置,导致冷少农的身份暴露,被国民党特务抓捕,最终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

后来红军长征时路过贵州,周恩来想到冷少农的家乡就在此处,他向组织申请前去慰问烈士亲属。可惜当时情况紧急,周恩来不能离开队伍,只好安排两个同志去看望冷少农的家人,还自费掏出十个银元赠予冷家。

过了几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迎来第二次合作,但这次共产党留了个心眼。周恩来早就准备了一枚棋子安插进国民党,那人就是熊向晖,共产党最年轻的红色特工。

熊向晖收到潜伏任务时还没满十九岁,周恩来因为工作不能亲自与他交谈,是董必武向他传达的命令。董必武告诉他:“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即将去胡宗南那里工作,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接近国民党高层。尽管目前形势较好,但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提前安插人手。”

图|董必武

临走前,董必武再三叮嘱熊向晖:“这次谈话可能要过好几年我们才能再接洽,你一定要沉着冷静,除非十万火急,否则不要主动接近共产党员。等我们的消息,保重!”

熊向晖就是周恩来特意挑选的。熊向晖来到服务团后,果然引起了胡宗南的关注,并成为了胡宗南重点栽培的后备人才。在黄埔军校毕业后,熊向晖正式担任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一职,主要负责处理一些机密文电,因此接手的国民党机密十分密集。

抗战初期,由于胡宗南和国民党的抗日活动还算积极,所以熊向晖没有动作。但随着抗日局势转好,蒋介石“剿共”的野心开始按捺不住。1943年,胡宗南收到蒋介石的秘密电文,指示他趁共产国际解散,闪击延安。

沉寂多年的棋子此时终于派上了用场,熊向晖得知此事后,连夜赶赴西安地下党组织,将情报一一留下。中共及时收到消息,一边安排军事部署,一边揭露国民党的阴恶用心,使其不敢妄动。

国民党不得已一再拖后“剿共”事宜。直到1946年,胡宗南再次收到前往陕北,进攻共产党的命令,这次他们没有犹豫。熊向晖几个月前在胡宗南的建议下打算赴美留学,但这次即将开战,胡宗南又留下了他,让他一起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胡宗南这一举动可算是把自己往绝路上推,熊向晖自然是万分愿意。前脚作战会议刚开完,后脚熊向晖就把作战计划一五一十送往延安。这一次,中央想不赢也难!

图|熊向晖(右)

熊向晖是特工中难得一位善始善终的人,之后他虽然身份暴露,可人已经在国外留学了。胡宗南虽然气急,却也不敢把事弄大。不然,蒋介石发现后惩罚自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就这样,熊向晖毕业后回归共产党的怀抱。他回来那天,周恩来亲自去机场迎接他,两人亦步亦趋地走在北平的路上,慢慢说起这些年来的艰辛。

崇尚知识,人尽其才

周恩来年少时四处求学,因此对知识分子非常看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个单位都缺乏人才,尤其是行业内的专家。当时对阶级看得很重,如果对方是资产阶级或剥削阶级,很难受到重用。

周恩来当即倡导国家扩招知识分子,呼吁有志之士投入国家建设中。在他眼里,爱国人才不该受背景所累,我们应该尊重所有愿意为祖国出力的人。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亲自走动各国,争取带回那些被西方扣留的中国精英,鼓励归国同胞积极参与到祖国建设,在各自擅长的岗位发光发亮。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被周恩来所感染的人。他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此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掌控,他一直为他们卖命。在革命时期,社会混乱,李四光只能流浪海外。

图|李四光

直到新中国成立,周恩来极力邀请他回国工作,李四光才考虑回国。但在1950年,李四光突然失去了踪迹。期间,关于李四光为何失联一事,流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周恩来并没有动摇,他相信李四光会回来,并且一度把新中国首届地质工作会议推迟,希望等李四光回来再开展。几月后,李四光终于出现在北京机场,他听说周恩来一直在等他回来,感动得红了眼眶。当天下午,李四光就急着进行地质工作。

一天,李四光工作时,有位同志过来喊他,说:“李先生,中央有同志来看望你了。”李四光拍拍身上的灰,刚走两步,就看见远处周恩来的身影。

李四光连忙拿出写好的一沓报告,向周恩来一一汇报。周恩来认真听完,而后对李四光说:“国防工作与地质工作息息相关,我们一直都在等你回来带领地质工作,现在终于等到了。”

这使李四光心里一阵触动,此前他觉得国家授予他的职务太高,一度想辞去。但现在他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再提起此事,只能更加忘我工作,以求对得起身上的勋章。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就能明白周恩来身边为何总能聚集大量精英。无论是广招名士,还是重金求贤,为的都是吸引人才加入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周恩来认为,既然这些人才愿意试着相信共产党,那他也一定要做到用人不疑,对得起这份信任。

图|周恩来

而且,周恩来的知人善任是用真心换真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份真心使得人们愿意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添砖加瓦,一步一步,让越来越多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向晖险被暴露
隐蔽战线的传奇故事(15):一个饭局与歼敌大西南
十大红色卧底:卧底胡宗南身边12年,能顶几个师——熊向晖
熊向晖的传奇人生
中共史上间谍
熊向晖:潜伏胡宗南身边11年,毛主席称赞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