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道来:贺子珍坚信他是毛泽东失散的儿子,38岁去世后身世成谜

1971 年 12 月,一位名叫朱道来的38岁中年男人,因肝癌抢救无效,在南京一所医院病故。

远在上海的贺子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嘴里喃喃地说道:“我的毛毛不在了,我的毛毛不在了......”

最像毛泽东的“毛毛”

贺子珍口中的“毛毛”,是她和毛泽东生育的儿子毛岸红。

毛泽东一生前后有十个儿女,除了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这四个儿女之外,其余六个子女都在解放前先后夭折或者失落民间。

这六个夭折的孩子中只有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其余五个均为贺子珍所生。在毛泽东与贺子珍生育的六个子女中,活下来的只有李敏一个。

五个没有活下来的孩子中,有四个可以确定都是在战争年代险恶环境中去世的,只有小名“毛毛”的毛岸红是死是活,一直是个谜。

这个1932年11月在福建长汀出生的孩子,长得端端正正,眼睛很大,特别像父亲。毛毛是毛泽东与贺子珍所生的六个孩子中,惟一一个在两人身边长大的,所以毛泽东对这个孩子也是特别疼爱。

毛毛刚出生的那段时间,毛泽东几乎每天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医院看望贺子珍和毛毛母子。

每次来医院,他都要从奶妈手里把小毛毛抱过来,总是抱不够。毛泽东总是乐呵呵说,毛毛比我有出息,我才一个毛,他比我多一个毛。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不得不开始进行长征。

长征前,小毛毛只有两岁多。很显然,毛泽东和贺子珍是无法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去长征的。

作为母亲,贺子珍舍不得丢下孩子。她想起了毛毛的姐姐毛金花,就是在交给一户老百姓抚养后,染病去世的。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贺子珍不放心把毛毛交给不熟悉的人。经过商量,毛泽东决定把毛毛交给留在苏区的毛泽覃和贺怡夫妇抚养。

两人一个是孩子的叔叔,另一个则是孩子的阿姨,把孩子交给,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毛毛走的前一天晚上,贺子珍剪开了自己的一件灰布军装,又想办法弄来了一些棉花,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给毛毛缝制了一件小棉袍……

“毛毛的下落打听到了!”

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很快落入敌人之手。为了毛毛的安全,毛泽覃把毛毛秘密转移到了瑞金一个安全的地方,想打算等形势好转时,再来把毛毛接走。

1935年4月25日下午,毛泽覃率领部分红军突破敌人的包围圈,来到瑞金县一个名叫'黄田坑'的村子里。毛泽覃和战士们在这个村里过了一夜。没想到第二天拂晓,敌人包围了这个村子。

毛泽覃端起一挺机枪,主动掩护战友们撤退。在击毙了数名敌人之后,被敌人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胸膛,壮烈牺牲,年仅30岁。

之前由于为了保密,毛泽覃安置好毛毛后,并没有告诉任何人。所以他牺牲后,小毛毛的下落便成了一个迷。

虽然失去了小毛毛的音讯,但贺子珍始终坚信,孩子还活着。她的理由很简单:敌人并不知道毛毛的真实身份,所以孩子是有很大希望虎口脱险的。

如果敌人真的抓到或者杀害了毛毛,肯定会大肆庆祝,不至于一点痕迹也没有。只不过是毛泽覃牺牲了,孩子的下落暂时难以查到而已。

和贺子珍持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她的妹妹贺怡。1949年,贺怡担任中共江西省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后,便产生了寻找毛毛下落的念头。

为了寻找毛毛,贺怡踏遍了永新、瑞金等当年毛泽覃战斗过的老区,又转赴赣南各地寻找毛毛。1949年11月,她告诉古柏同志的夫人曾碧漪:“毛毛的下落打听到了!”于是便拉着曾碧漪,乘坐一辆吉普车,向瑞金飞驰而去。

在经过江西泰和县澄江镇桥头村的丰塘桥时,吉普车翻到沟里了,坐在车上的贺怡当场牺牲。曾碧漪在向中央汇报这起车祸时,也把贺怡的这句话给汇报了中央。她相信贺怡既然说了毛毛的下落打听到了,那就表明,毛毛还活着!

只要毛毛还活着,就一定能找到

贺怡去世三年后的1953年3月, 江西省长邵式平接到一份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发来的加急电报: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红军长征前夕,有一些负责干部和红军将士将他们的子女寄养在瑞金等地的群众家里,中央委托江西帮助寻找这些红军留下的孩子们,特别是要注意找到毛泽东主席的孩子毛毛……

邵省长放下电报,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封信。那是前不久住在上海的贺子珍也给他写来的,信中说她和毛泽东的儿子毛毛,在长征之前被毛泽覃寄养在群众家,后来一直没有找到。

毛毛是毛泽东最为疼爱的孩子,拜托邵省长千万千万帮助找到这个孩子……

邵式平把寻找毛毛的任务,交给了省民政厅长朱开铨,以及民政厅局优抚处的王家珍。

王家珍和贺子珍也算是半个老乡,他小的时候,就听过这位女游击队长的许多传奇故事,对贺子珍是打心眼里敬佩。

特别是当他得知贺子珍现在孤身一人,对她思念孩子的心情更是感同身受。如果自己能完成这一任务,贺大姐一定会开心极了!

王家珍的第一站,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首都瑞金——一块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红色土地。

瑞金县委、县政府在得知王家珍的来意后,只对他说了九个字:“无条件支持,全力协助”。

县里专门召开了多场老红军、老干部座谈会,当年的老红军们纷纷打开记忆的匣子,竭力回忆长征红军中的各个细节,想通过每个人碎片化的回忆,发掘出有用的线索。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在苏区杀害了不少红军战士以及拥护红军的老百姓,连未成年的孩子也不放过。许多红军后代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敌人杀害的。

他们死后,甚至连葬在哪里都无人知晓,要想找到毛毛的下落,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王家珍等人不知道走访过了多少村子,仍然找不到一点线索。

个别同志认为毛毛肯定早已不在人世了,王家珍拿出一本在瑞金县档案馆收藏的1934年《瑞金县志》给这个同志看,只见上面赫然印着一句话:“共党魁首毛贼泽东, 生有一子寄留瑞邑! ”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但王家珍坚信,毛毛当年就是被毛泽覃寄养在瑞金某户农家!只要毛毛还活着,就一定能找到他!

发现毛毛的线索

一天,王家珍在叶坪乡朱坊村走访时,得到一个消息:村里有个叫朱盛苔的农民,当年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据说孩子的父亲还是一位红军的大干部!

事不宜迟,王家珍马上赶到朱盛苔的家。及其妻子黄月英。朱盛苔告诉王家珍,自己确实收养过一个红军孩子,现在这个孩子早已长大,名叫朱道来。

那是1934年农历九月底,朱盛苔一家人正在吃饭,一个乡苏维埃干部领着一个手中抱着孩子的红军来到了他的家。

红军对朱盛苔说:“老乡, 这孩子的父亲是红军干部,要离开苏区去打游击,想请你们帮助抚养一下孩子,可以吗? ”

朱盛苔的妻子黄月英见孩子只有两岁左右, 长得方方正正,皮肤又红又嫩,特别可爱,于是一把把孩子抱了过来,表示没有问题。

两名红军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嫂,孩子就托付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他,等他的父母来接他! ”

从那以后,这个红军的孩子有了一个新名字——“朱道来”,意思为半道上捡来的。

尽管日子过得艰辛,但朱盛苔夫妇对朱道来视如己出,甚至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好。

朱道来在朱家生活了整整19年,朱盛苔勒紧裤带,供他读了小学、中学。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道来是红军的后代,我一定要好好抚养他,将来他的父母来接他时,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他们:俺没有亏待道来!

王家珍感觉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连忙追问道:“朱道来人呢?快喊来让我看看!”

朱盛苔却告诉王家珍:“道来被他妈妈接去南京了......”

原来两个月前,一个手持南京军区介绍信、名叫朱月倩的中年妇女,在瑞金县民政部门的陪同下找到朱家,说朱道来是她和霍步青烈士的儿子霍小青,这次来,就是来接朱道来的。

朱盛苔夫妇当然不会反对,他们在收养道来时,早就做好了有朝一日道来的亲生父母来接走道来的准备。再说,让道来跟着他的妈妈去南京, 肯定比在瑞金乡下有前途,就算是为了道来的前途考虑,他们也不会阻拦。

王家珍听完事情的原委后,并没有马上做出结论,而是让朱盛苔拿来一张朱道来的照片认真地端详起来。王家珍越看越惊喜,因为朱道来与年轻时的毛泽东长得太像了!

“他就是我的毛毛!”

这时,朱盛苔又仿佛想起了什么,连忙拿出一封朱道来前几天寄回来的信,交给了王家珍。

朱道来在信中告诉朱盛苔,到南京后自己过得并不愉快,朱月倩对自己也没有多么好,有时还嫌他土里土气,所以他很想回来。

王家珍看完信后,感觉不太对劲。按常理说,一个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团圆的母亲,疼死了都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儿子呢?莫非是她也发现,朱道来不是她的孩子?

王家珍马上返回南昌,向朱开铨厅长和邵式平省长作了汇报。经江西省委请示,中组部同意由王家珍和黄月英一道,把朱道来接到上海,让贺子珍辨认。

贺子珍当时住在上海四川北路一座小院里。虽然条件不错,但却不能打消她对失散的毛毛的牵挂。找到毛毛,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当朱道来出现在贺子珍面前时,贺子珍的眼里猛地溢出泪水,她用颤抖的声音自言自语:“是毛毛,他就是我的毛毛! ”

为了保险起见,黄月英拿出了朱道来被送到朱家时穿的那件袄子。 贺子珍瞄了一眼,马上肯定地说:这件小棉袄,正是20年前自己在灯下亲手用千针万线缝制的, 绝对没错!

听说找到了毛毛,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与嫂子李立英也赶了过来。在看过朱道来后,都说这孩子就是毛毛,绝对错不了!为了表示感谢,贺敏学还把黄月英、王家珍请到自己家里做客,盛情款待了两人。

半个月后的一天,中组部发来一份通知:请朱道来、黄月英、王家珍来北京一趟。贺子珍还特意嘱咐朱道来:见到爸爸后,记得代妈妈向爸爸问好!

朱道来等人被接到了北京后,正在北京读书的李敏,以及周恩来、朱德、邓颖超、康克清等领导都来看望过他,大家都为贺子珍感到高兴:这下可好了,终于可以母子团圆了!

黄月英在北京住了些天后,提出要回家了,家里还有不少农活等着自己呢!这位善良的农家妇女,打心眼里为朱道来感到高兴,更为自己抚养过毛泽东的儿子而感到自豪。组织上问她有什么要求,黄月英说什么要求也没有。

“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半路上杀出来个“程咬金”,改变了朱道来的命运。原来第一个接走朱道来的朱月倩,此时也来到了北京。她一口咬定朱道来是她的孩子,还在中组部大哭大闹,说谁要是抢她的孩子,她就死给谁看。

这件事很快报告到了毛泽东的手里。毛泽东果断的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就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从那以后,朱道来既没有返回南京,也没有回到贺子珍身边,而是留在北京由中组部副部长帅孟奇负责照顾。帅孟奇将朱道来送进了北京师大南二附中读书。

后来,朱道来被分配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厂工作,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过完了一生。1971年12月,39岁的朱道来因肝癌病故。

组织上决定朱道来由帅孟奇照顾之后,贺子珍就再也没有见过朱道来。所以朱道来去世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贺子珍才得知这一消息。

她一直把朱道来当做是自己的毛毛,所以朱道来的去世,对贺子珍的打击很大。或许在这个时候,她有想起当年把毛毛留在苏区时毛泽东说过的那句话:“我们干革命是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吧!

朱道来到底是不是毛毛?

由于当年没有DNA鉴定技术,加上朱道来去世多年,所以对他是不是毛毛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但是毛主席的外孙女孔东梅在《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一书中透露过一个细节:“外公看了(朱道来)的照片和材料后说:不像毛毛。”

虽然孔东梅没有明说,但结合毛泽东对朱道来的态度,很大可能是他发现了朱道来与毛毛之间的一些差别,所以才没有和朱道来相认,最终指示:“不管他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就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1988年3月,朱月倩在一次采访中说,朱道来得知贺子珍认为他是毛毛后,觉得当朱月倩的儿子不如当主席的儿子,所以对自己当年去北京“搅局”十分不满,母子俩的关系一直比较僵,也一直拒绝使用自己给他取的原名“霍小青”。

2011年2月,江西省党史办的刘晓农因为工作上的需要,由瑞金县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总支书记赖军陪同,来到朱坊村后,才得知朱盛苔已于1973年病故,黄月英妈妈也在1980年去世。

刘晓农又采访了朱盛苔的邻居朱荣发。朱荣发说自己比朱道来小3岁,从小就天天在一起玩。1953年,来了个女干部把朱道来接走后,他才晓得朱道来不是朱盛苔的亲生儿子。

至于朱道来像不像毛主席的问题,朱荣发说是有点像,但不是很像。朱道来的个头挺高,比他们这些人都要高不少。

朱荣发还说:“朱道来被接走后,村上的人都说盛苔叔竟然收养了红军大干部的孩子,如果道来真是毛主席的儿子,那可不得了!”

刘晓农还查访过朱月倩的信息,得知她的丈夫霍步清曾任中央巡视员、红军学校宣传部长等职,1933年牺牲。但有关朱道来的资料却很难查到,所以他到底是不是毛毛,确实存在很多疑问。

由于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加上当年档案材料不很全面,很多原始资料遗失甚至根本就没有资料,不少信息只能通过当事人的口口相传,所以有些遗留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这也许就是历史的一种遗憾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凭借一件棉衣,贺子珍认出失散多年的孩子,为何毛主席不让相认?
朱道来:贺子珍确认他是毛泽东失散的儿子,毛泽东却说:交给组织
53年,贺子珍凭借信物认出失散21年的儿子,毛主席为何放弃相认?
毛主席的小儿子毛岸红,在民间意外失踪!后来到底找到了没有?
贺子珍坚信朱道来是毛岸红,身份成谜,毛泽东:把他交给组织
朱道来长相神似青年毛主席,与毛毛身世吻合,主席为何拒绝相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