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9年毛主席访问苏联,下了三道命令:在中国境内不能下车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也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后来被英国的另一个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引用,更是引发了一番讨论。尽管很多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这句话未免太过冷漠。但是,用它来形容新中国和“老大哥”苏联之间的关系却又再合适不过了。


1949年12月6日,一辆驶向苏联莫斯科的专列从北京出发,里面坐着的正是刚成立的新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事实上,这一次也是毛泽东第一次代表中国走出国门。此次的出行,大连港旅顺港等太久了,中国也等太久了。

其实,早在1947年春天,毛泽东就向斯大林提出要前往苏联,但是却遭到了苏方的搪塞和拒绝。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处于内战的漩涡。苏联作为国际共运的领袖,心却是偏向国民党的。

暂且不说早先苏联对于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的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援助。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苏联为了维护其在东北的既得利益,坚持要让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即使在南京迎来了解放,共产党已经势如破竹的时候,苏联依旧没有彻底死心。在这个国民党政府接近崩溃之际,苏联大使馆甚至还跟随着他们来到了广州。

有人不禁产生疑问,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帮着“小弟”也就算了,为何还要对“新中国”的成立多般阻扰呢?这个时候就得提到一个叫做雅尔塔的会议了。

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的首脑举行了一个叫做雅尔塔的会议。这个会议结束以后,产生了一个叫做雅尔塔的体系。该体系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那么,这个体系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原来,在这次会议中,美方为了拉拢苏联对日宣战签订了秘密的协议,其中就有涉及到中国主权的协议。除去外蒙古的部分,协议还涉及到了中国的旅顺港和大连港。但是,即使在拟定这份严重危害到中国领土主权的协议时,中国的代表却压根不在场,中方的利益被他们任意作为买卖的谈资!

为什么这两个港口让苏方如此在意呢?在这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渊源。

早在日俄战争之前,苏联就曾占有过这两个港口。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工业大国,想要发展对外贸易,拥有一个对外的海上出口是十分重要的。奈何本国的海参崴港口经常结冰,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既然本国的不行,苏方就开始把目光转向邻国了。

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战败以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日本马关签下了另一个有辱国家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个条约一出,让各个列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特别是苏俄。不外有它,条约中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地点—辽东半岛。

根据该条约规定,中国得把一些岛屿割让给日本,而其中就有辽东半岛。一听这消息,帝国主义就不乐意了,为了自己的远东利益,就有了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


对中国港口垂涎已久的苏俄立马趁火打劫,苏方来到中国,表面上是来做调和,实则是来霸占中国的旅顺、大连等港口。1898年3月27日,清政府迫于无奈与苏俄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彻底把旅顺,大连牵扯进中苏的政治漩涡中。

1940年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旅顺港和大连的使用权被日本夺了去,苏联也对此耿耿于怀。而这次美方拿出这份红利给苏联,这怎能不让斯大林动心呢?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国民党和苏俄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事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宣布投降,而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然而就在同年的8月14日,即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中华民国政府为了得到苏联支持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的承诺,竟与苏方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仔细分析,苏联在重庆谈判中硬插一脚的操作和当初与清政府签《旅大租地条约》的手段如出一辙。表面上是想做个和事佬,调解中共和国民的关系的同时还捞到个好名声。但是拥有铁血手腕,无利不图的斯大林怎么平白做好事?或许这一切的背后都在等着这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在这个条约中,提到了三个关键点:长春铁路,旅顺港以及大连。苏联通过这个条约,成功拿到了旅顺港30年的使用权,同时条约还规定将大连设为自由港,以便苏联可以在这个港口自由地进行海上贸易活动。


光有港口不行,还得有合适的交通路线,而苏联其实早有准备了。1896年起,为了控制远东,俄国人就嚣张地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了一条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的中长铁路。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直达旅顺。这样一来,苏联彻底地掌握了旅顺和大连这两个交通要塞。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以后,苏联还是不太相信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会是赢的那一方。显然,为了自己的在华利益,苏方也不希望中共赢。

1948年,国民政府俨然摇摇欲坠,中国政权已经明朗的时候,毛泽东第二次提出想去苏联。但是,苏联的态度依旧十分暧昧。

根据资料显示,一开始斯大林答应了毛泽东的来访,并且让他先准备一番。听到这个消息,毛泽东也是很高兴的,衣服,鞋帽也准备了一大堆。但是临行前,斯大林却突然变卦,让毛泽东先别来了。而这个国家领导人拿出的蹩脚的理由居然是大伙急着要出去收麦子了,莫斯科没人招呼他。

听到这样的推辞,毛泽东自然是生气的。生气归生气,正事还是要办的。本着“打扫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侵害到国家主权的条约一日不废除,中国脖子上就始终有道枷锁禁锢着。


显而易见,斯大林早已预料到毛泽东想来苏联详谈条约的意图。就算是自己的小弟,只要触及到本国的利益,苏方也绝不会让步。于是,才有了1949年三大战役后,中共以压倒性的胜利击退国民党 ,想着乘胜追击渡江南下之际,苏联直接致电毛泽东让他们不要再渡江。

斯大林所提到的划江而治不免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了。明明胜利近在眼前,为何还要让中共中止呢?斯大林的用意不言而喻。

1949年6月21日,为了寻求苏联援助和国际支持,同时也为了消弭中苏两党之间的一些隔阂,刘少奇受中央委托秘密访苏。而在这之前,1949年 1月底,苏联其实已经派过特使米高扬来到河北的西柏坡访问。

但是米高杨的那次来访只是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内的形势,而诸多问题中苏还尚未达成共识。正如周恩来自传中写道的,米高扬这个人只是带着两个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见。由此,才有了后来刘少奇的秘密访苏。

总的来说,这次秘密访苏还算顺利。在刘少奇和斯大林详细的交谈中,苏联在确定了新中国对苏联的一边倒态度以后,中方才成功获得了“老大哥”给予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甚至在8月归国时,刘少奇还带回来了苏联援华的军事专家220人,访苏的预定任务也已全部完成。


但是,对于苏联和国民党签订的那个不平等条约,斯大林却避而不提,宣称要等毛泽东来了才能正式探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战胜万般困难后终于成立了。11月的时候,毛泽东再次致电斯大林,想要出访苏联。这次苏联直接不再回复,用沉默再次拒绝了毛泽东。

对于新中国,连领土主权的完整都得不到,这怎么行?想到这,毛泽东再也不想等待了。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毛泽东也是一个极为坚持的人。于是,这才有了1949 12月6日毛泽东借着给斯大林祝寿的由头秘密访苏。

对于此次的出现,汪东兴同志也在《汪东兴日记》里做了详细的记载。正值冬季,西伯利亚愈发寒冷。大伙都叫主席做件呢子大衣。但是考虑到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生活依旧贫寒,于是勤俭朴实的主席只让做了一件呢子斗篷来抵御这皑皑大雪。从这里也足以看见一个伟人的光辉。

临行之前,毛主席就下了三道命令:第一、此次出访为秘密行动,对外绝对不能宣传,也不能带记者;第二、沿途各地可允许当地党政军领导两人来车上看望,其他人一律不许来;第三、在中国境内沿途不许下车,也不准向地方要东西。


在这三条命令的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此次行动的隐秘以及主席的谨慎小心。除了不让沿途的百姓知晓,劳民伤财之外,为何主席对这次出访如此保密呢?这或许就得提到国民党统治时一种猖狂势力了国民特务。

1949年4月23日,南京终于迎来了解放。而国民党在撤出南京的同时,大批的国民党特务却开始潜伏在全国各地,伺机而动。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南京潜伏下来特务就约有3000个。可想而知,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如此的不稳定。

1949年7月,恶名昭著特务段云鹏的徒弟崔铎秘“赛金豹“更是猖狂,他潜入北京准备在七一会议上刺杀毛主席,后被曹纯之等人抓捕。种种刺杀事件让主席等人不得不谨慎起来,所以才有这三道命令的由来。

经过了数十天的旅程,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等人终于抵达了苏联莫斯科。在很多文章里都描述到苏联对毛泽东的到来十分热情,还专门为他举办了欢迎仪式。特别是斯大林对毛泽东说的那句“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格外出圈。但是,对毛泽东来访目的早已心知肚明的苏方是否真心欢迎其的到来呢?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欢迎仪式也是十分简单短暂,虽然苏方给出的理由是天气太过寒冷,怕主席等人会受冻感冒。但是后来,毛主席居住的宾馆里在当时零下30度的莫斯科却一度停暖,不免让人怀疑苏方的诚心。


刚来到苏联,毛泽东就单刀直入,在当天下午就向斯大林提起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认为国民政府已经倒台了,那么签订的这个条约应该重拟。而新中国应该收回旅、大港以及中长铁路。

而一听这话,原本微笑着道斯大林立马就不乐意了。他认为目前不宜改变原有的中苏条约的合法性,甚至搬出了雅尔塔协定,不断堵住毛泽东的话。后面毛泽东直接说,那就直接让周恩来来谈吧,斯大林语气愈发不友善了。看见斯大林如此强词夺理,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闹得不太愉快。

这次过后,毛泽东直接被晾在一旁,好几天都没能和斯大林再见上一面。对此,毛泽东心中也满是急躁,一方面对于苏联对中共的不信任感到寒心,另一方面又苦于无法与斯大林好好交谈一番。

第一次未果,很快毛泽东就迎来了第二个机会,那就是12月21日斯大林70岁的寿辰。借着祝寿的档口,毛泽东赴宴时再度见到斯大林。尽管此前两人闹了矛盾,但是苏方作为大哥对于这个小弟还是十分关爱的。在合照时,斯大林还让这个外国领导人与自己站在了前排合影。

但是,对于中苏条约,斯大林态度依旧如此强硬。显然,在面对苏联自身利益的时候,斯大林必然不肯轻易做出让步。


第二次正式的会谈是在寿宴三天后,即12月24日。这次,毛泽东再度碰了一鼻子灰。斯大林对条约直接避而不提了,全然忘记当初是他对刘少奇说的等毛泽东来了再讨论。

但是,面对这种出尔反尔的举动,苏方媒体却报道称斯大林多次不与毛泽东接触是为了不让他身体太过劳累,好好养病。

尽管刘少奇等人也劝阻毛泽东,如果实在谈不拢,祝完寿就直接回国吧。但是这次,毛泽东开始“耍起了无赖“。不是说他生病了吗?那他就顺水推舟,一直窝在宾馆里面不愿再出去参加苏方安排的其他活动。

无论是去参观地铁,农场还是列宁格勒,毛泽东都一一拒绝。甚至是后来驻华大使罗与日本共产党会谈时涉及一些需要毛泽东出面解决的事情,毛泽东都不愿出来。

在这个宾馆里,毛泽东也表现出了革命者吃苦的特征。睡觉时只肯睡地板,上厕所不用马桶只肯蹲着,平时无聊就看些电影打发时间。

毛泽东就是用这些举动对斯大林不肯再谈条约发出抗议。这一招果然成功地让斯大林下不了台,他也异常尴尬。甚至英国通讯社都仿佛闻到了蛛丝马迹般,发出了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的报道。

而仿佛如有神助般,真正让斯大林开始动摇的原因就是美方的蠢蠢欲动。当初在雅尔塔会议上将旅顺大连等作为红利许诺给苏联的美国,看见苏联和新中国越走越近,忍不住出手,开始拉拢中国。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表达了不会对中国台湾以及其他领土有任何干预越界的举动。这话一出,分明就是承认中共在内战后的地位以及想要拉拢新中国的意思。

美国作为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作出这番举动,就是想挑拨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从而从中获利。1950年的1月12日,美国再次发声,谴责苏联霸占中国旅顺港,大连,中长铁路就是强盗行为。美方好像全然忘记了当初就是它和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中达成了中国港口的共识。

不得不说,美国这一番操作对于中国来说是件好事,苏联开始慌了。加上毛泽东故意放出自己在接触美方的消息,一时之间,苏联也开始担心中美关系的升温会影响到自己的国际地位。

于是,在1950年的1月22日,中国开始和苏联开始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问题开始了第三次的商谈。1月20日,周恩来便飞往了莫斯科前来谈判。显然,即使是说好的准备认真地谈判,苏联还是不肯轻易松口。

在苏方给出的所谓“新条约”中,内容基本上和1945年和国民政府签订的相差无几,换汤不换药。

毛泽东一看,顿时大火起来。这可不行啊,这次出访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回中国的主权,而苏方给出的“新条约”分明是在戏弄人啊。于是,1950年1月26日,中国代表团又向苏联提交了有关中国大连、旅顺和中长铁路协定的方案。条约中规定了苏联不得晚于1952年撤出旅顺港,而大连港的行使权必须立即收回,还有中方将无偿收回中长铁路。


在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手段下,加上迫于局势的无奈,苏联最终还是妥协了。在1月28日,斯大林终于同意了中国的方案,并在2月14日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至于后面,苏联是如何怂恿朝鲜开战,中国在如此艰难的局势下依旧坚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胜利以及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订以后赫鲁晓夫才让苏联撤兵,旅顺港在1955年才归还给中国,这都是后话了。

从这次的中苏外交以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我们可以能看得的东西真的太多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与互相制衡,新中国成立和茁壮成长的不易,以及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伟人们的伟大与光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弱国无外交!也唯有像中共一般用枪杆子说话,才能闯出这片新天地!

来源: 一点故事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的外交谈判
弱国无外交?看毛主席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始末
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第一次交锋,形势激烈,结果喜人
苏军在大连的那些事
从雅尔塔秘密协定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