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团长越级提军长,令许世友都忌惮,桀骜不驯掏枪顶撞刘伯承
余天云是我党革命初期的一位传奇将领,曾被誉为和毛主席一样的“游击天才”。
红军反“围剿”时期,他是红四方面军响当当的名将,深受红四方面军司令张国焘器重,将其直接越级由团长提为军长,这时的他还不到三十岁。
余天云也是出了名的狠人,天不怕地不怕,在红四方面军共事时,连后来的开国上将许世友见了他都犯怵,他甚至还曾对着刘伯承掏枪放下狠话。

许世友
回顾他的一生只三个词足以概括:传奇、悲剧、短暂。
1936年,红四方面军的长征队伍历经千难万险,总算是要走出身后茫茫一片的草地,希望涌上了这支队伍的心头,他们大踏步向前走,走向光明和胜利。
当队伍到了大金川时,滚滚的江水在他们的脚底的铁索下咆哮。
突然,一个身影从战士们抬着的担架上,滚入了脚下汹涌的浪潮中,战士们惊呆了,却再来不及抓住那个一直往下坠的身影。
他们看得清楚,那就是他们曾经的军长——余天云


余天云到底为何而死?是自杀?还是有人蓄意谋害?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他一生的悲剧?馆长带领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传奇将军

1906年,余天云出生在湖北黄安。
值得一说的是,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专出将才,董必武、李先念等开国大将均出自这里。
而余天云也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骄子。
余天云家是地地道道地贫农,乱世苦了百姓,一家人靠着几亩薄田和母亲织布维持生计。

董必武
他的父亲想儿子能有一技之长不愁没饭吃,就把他送到了当地的裁缝家学手艺。
这时的余天云,从未想过,他后面的日子将靠着一把枪闯荡,而不是手上拿着的裁缝剪刀。
为了学手艺,余天云拜了师,可徒弟却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做学徒的日子不但苦,师傅更是会对他非打即骂,在一次被师父用剪刀划破了脸后,余天云再不能忍受,选择离开,自立门户。
余天云开始为党组织工作,是在1926年的秋天。他走街串巷地宣传,共产主义可以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心为民的政党。


他还负责侦察、监视敌人、暗中帮助党组织传递消息。
1927年,白色恐怖席卷了全国,患难中见真情,余天云始终对党组织不离不弃。
同年九月,他参与了黄麻起义,拿起手中的枪同敌人做抗争,他们打土豪、打劣绅,把得来的土地、粮食分给百姓,得到了人民的拍手称道。
1928年,余天云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但随着我军的发展, 国民党的“围剿”接踵而至,余天云也在一场场战役中不断成长,接连一路升到了营长。


1931年蒋介石政权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余天云打击敌人援军、攻破敌城,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因此足足负伤八处,被组织送往老家住院、疗养。
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余天云也没办法闲下来。
他拿着一个本子、一支笔,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复演自己参加过的战役,再把自己总结下来的战斗经验和反思,认认真真、一条一条地记在本上。
1932年,他被任命为12师32团团长。
在战场上,余天云始终和他手下的兵一同冲锋陷阵,他一把钢叉就冲在前方。

蒋介石
在红军转移川陕时,他更是领着队伍一路血战为红军大部队开路。
余天云的战功都实实在在用命拼来的,他的传奇靠的也是他这股不怕死的精神。
一次,敌人的兵力远胜于天云,他却丝毫不怯,下了死命令与敌人死拼到底。
最终在漫长三个昼夜后,他以少胜多,歼灭敌军一千多人,满载而归。
真正让余天云扬名的还是柳林河战役。
这场血战被陈赓大将誉为“毫不逊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役。

陈赓
这场战役中,红军兵力远低于敌军,战斗打响后,我军支撑得异常艰难。
当时,张国焘等高级将领坐镇总指挥所,谁知竟有一队敌人冲破我军防御,向着指挥所而来。
无助的是,此时指挥所实在无法抽出任何一处兵力前来支援。
张国焘等人都拿起武器,只能亲自迎战,可若这场危机无法应对、总指挥所被敌人打下,必将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
就在这时,余天云带着手下的战士如同神兵天降,挡在了指挥所前与敌人激战。

张国焘
经过漫长的战斗,危机最终解除。
原来,余天云在没有收到指挥所求援的情况下,仅凭着自己对战场的敏感直觉,察觉到了不对劲,判断指挥所有难,便当机立断领着队伍前来增援。
此时,余天云已经极受红四方面军司令张国焘的器重,1934年,张国焘直接将他越级提拔成了军长。
年仅27岁的军长,让他狠狠风光了一把。
此时意气风发的余天云并不知道,得来军长的职位,靠得是他的赫赫军功,却不全是。
张国焘此举,背后的“考虑”很多。

毛主席等人合影
首先,当时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里大搞所谓“肃反运动”,撸下了一连串的高级将领,自然就有职位空闲了下来。
其次红四方面军的扩军。
最后,他讨厌知识分子出身的手下,认为学问高的人想法也会多,不会对他“死心塌地”。
而余天云不一样,他农民出身,识不了太多字,不懂政治,又对自己忠诚,再加上是难得的将才,军长之位便非余天云莫属了。


璞玉有瑕

余天云同志是块有瑕疵的璞玉,这里的瑕疵更多的是指,因文化程度受限,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广度也受到相应的限制。
再加上,余天云长期在战场上厮杀,逐渐养成了暴脾气,他需要的是在书中和思想教育的优良环境中渲染渗透,再由党组织对他细致地雕琢,但都没有。
当时,我党内的高级领导干部大致可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以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为首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心中装着人民、一切行动皆是为了人民。

毛主席
但党内还有一批像张国焘的一类人,身上的军阀气息较多,热衷享受、不能以德服人,致使内部不够团结。
张国焘的心腹将领何畏是其中的典型,在毛尔盖会议时,他曾拿着枪威胁毛主席和周总理。
这样如强盗土匪的风气要不得,却因为张国焘等人的存在,在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中蔓延开来。
司令张国焘却是放任不管,他自己就是个脾气暴躁、多变的人。
更不用说,此时的他早已生出异心,为了一己私利不想与中央会师,就怕自己会师后“当不成总政委”,一心想拥兵自重。

张国焘
李特是张国焘手下另一个土匪风气的将领,对想要会师的将领,直接动手用鞭子抽,更是在和毛主席谈话时要掏出手枪。
在这样的环境下,余天云成了一样的“匪气”。
他个性霸道,认为管理下属就该用“武力”,对手下的兵常常不尊重,十足十的土匪做派。
一次,和他一样的军级干部与他的意见相左,他竟然直接给了对方一个耳光。
对于余天云的为人,有褒有贬,说法不一。


胡奇才等将军对他极具赞赏,许世友上将等避免在回忆录中对他进行评价,又有杜德义等在回忆录中认为他个性暴躁、性格差。
但不论是哪个人的评价,都没办法否认余天云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1935年,张国焘的坏心思更加活泛,他不听从中央指令前往陕北,带着红四方面军开始“南下”,企图拥兵自立。
张国焘开始颁布一系列新“政令”,红四方面军上下发生了极大波动,很多有识的将领开始反抗。

许世友
何畏是张国焘手下的心腹军长,也是其听话的手下,张国焘对何畏非常偏爱,一次红四方面军的大会上,他大肆赞扬了何畏的第九军。
而本就被一系列所谓“政令”整得一头恼火的余天云,见何畏被表扬,很不服气。
大会后,他喝了些酒,便在控制不住那张嘴,一边大倒苦水,一边放话要打何畏。
另一头,何畏害怕得躲起来,谁料张国焘却是心生猜忌。
张国焘认为余天云此举,是意在反对他的“政令”,是对他此时行为的不满。


于是,张国焘便找借口撤了余天云军长的职,另把他安排到没有实权的职位上。
不久之后,秉持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张国焘又把他送到“红大”学习。
这便是余天云悲剧的开始。

英雄落幕

张国焘的一系列做法,在余天云看来无异于,他被“流放”了。
而被安排到“红大”学习,望着身边的学员全是营级左右的小干部,余天云将这看作是对自己的“羞辱”。
因此,他对在“红大”的学习充满厌恶,对教导他的教员们抱有极大恶意。
教员讲解“防空”知识,他说:“我见过飞机,不过如此。”


教员讲军事理论,他说:“军事理论没用,打胜仗才是硬道理。”
他的过于自傲和不讲道理,让他成了“红大”有名的“刺头学生”。
时任“红大”校长刘伯承认为绝不能姑息余天云藐视课堂、不尊重老师以及狂妄自大的错误。
一次,余天云带一群警卫在课堂上闹事,刘伯承出面制止不行,还被余天云一通言语羞辱。
气愤至极的刘伯承,写了一篇关于余天云这一段时期思想存在问题的文章,发表在了红四方面军全军刊物《红炉》上。

小平同志和刘伯承
文章一经发表,余天云成为党内所有人关注的对象,骄傲的他又如何能忍受公开性地指出错误!
余天云在文章发表后,拿着枪要和刘伯承拼命,他闹得很大,一度惊动党中央。
张国焘赶到“红大”,在全校发表了批判余天云的演讲,对他进行严厉惩罚,余天云也从此失势。
何畏牢牢记着余天云放言要打他的“仇恨”,在余天云失势后,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羞辱,把他当作犯人,让他背着米袋行军等等。

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任弼时、张国焘
这些都是一颗又一颗牢牢扎在了余天云胸口的钉子,一下又一下地不断捶打着他的自尊心。
而妻子的死,则是压垮余天云的最后一根稻草。
余天云的妻子叫刘伯新,安徽六安人。
她从小是童养媳,受不了婆家的虐待跑出来,后来进了红四方面军。刘伯新个子高大,嗓门也大,夫妻俩是一样的暴躁性子。
刘伯新虽然没有文化,但十分能干,又对党忠诚,跟着红四方面军挺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成了妇女独立团的团长。
红四军过草地时,条件极为艰苦恶劣,粮食不够,许多战士都因此饿死在黎明前。


刘伯新望着自己队伍里饿得倒下的战士,没办法眼睁睁望着她们,就这么在草地里长眠。
她做了一件严重违法纪律的事——开枪杀了一头牧民的牦牛,把牛肉分给了底下的战士。
战士们吃了肉,挺了过来,走出了草地。
刘伯新却因触犯党的纪律,被张国焘一枪处决。
草地快要走完,胜利也就在前方,战士们都欢欣鼓舞,除了余天云一人。
前途没了、名声没了、自尊没了,连妻子也没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必要活下去。


队伍走到大金川,铁索桥下白浪滚滚,余天云只觉得剩下的人生,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绝望。
他纵身向着翻涌的白浪一跃,大吼一声怒骂。
这一声大骂,有无奈、有悔恨、有疲惫、有愤怒。
这一声,是他这一生的句号……

终是正名

此后关于余天云的牺牲,也一直众说纷纭。
张国焘一句话直接为他盖棺定论——“同志不该心里太脆弱,要经得起处罚、考验。”

大金川
有些同志认为刘伯承同志要为余天云事件负一定的责任。
毛主席认为怪不得刘伯承:“小娃娃,想不开,怪不了谁。”
胡奇才将军则认为,余天云事件的发生,完全是张国焘的迫害。
余天云的堂弟余天生说:“哥哥战功赫赫遭了人嫉妒,才被如此打压。”
有的说法认为余天云事件本身就是阴谋,也有一些说法将余天云批得一无是处。
实际上,答案很明晰。

毛主席
余天云事件的发生,四分祸出己身,四分怪当时张国焘对不良风气的放纵,另两分是老天对他的不偏爱。
解放后,党中央给予了余天云最公正的评价,追记他与妻子刘伯新为烈士,对其牺牲原因,则只道“溺水而亡”。
余天云一生,有功有过,他并不完美,却有血有肉地叫人怀念……

地缘历史档案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7岁担任红军军长, 受批判投水自尽, 毛主席说此事与刘伯承无关
他的暴躁脾气与军事天赋,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最年轻的红军军长,骁勇善战却作风跋扈,30岁因挨批评而投河自尽
他是饱受争议的游击天才,与61位将军同乡,在长征途中跳河身亡
将帅轶事:说不尽的红四方面军
两人和沿河边散步,大骂强盗,毛主席在后面问:你们骂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