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付血本藏书终成泰斗

黄裳与夫人

黄裳题跋

黄裳是第一个重视清代刻本并发掘其中学术和史料内涵的收藏家。他对古籍版本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工薪阶层”的他来说,买旧书是一笔昂贵的开销。他常不惜血本购书。其书斋来燕榭内藏古今中外各类图书4万余册。他的书话作品对中国藏书文化贡献颇大。

中学时期爱读书藏书 对古籍版本有独到见解

黄裳是著名作家,又是藏书界泰斗。

早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黄裳就开始大量接触新文学,读书与藏书。父亲每月寄来的生活费,大部分都被他买了书。鲁迅、冰心、周作人、朱自清等的文集,每种必买,曾为一次在书店里得到郁达夫的《饮食男女在福州》手稿而惊喜若狂。各种文学杂志也都收有全份。

七七事变不久,黄裳最早收集到的整整两箱书,全部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但他并不灰心,“收书之兴,亦未少衰”。逃回上海后,又继续买书,尤其是鲁迅的著作,还专门访求初版的毛边本。而他当时最珍贵的藏书,是搜齐了茅盾主编的全套《小说月报》。

后来,黄裳收藏的兴趣又转到古籍上,尤其是明清刻本。红学家周汝昌曾说:“他(黄裳)极爱中外书籍的好版本,如今成为海内头等藏书家不是偶然的,我也早有预感。”

有人评价说,黄裳是第一个重视清代刻本并发掘其中学术和史料内涵的收藏家。他对古籍版本有着独到的见解。

学者陈子善说:“以前残本基本都没有人收的,但他说残本中可以看出历史、可以去考证它为什么不完整。就是说他连残本都能找出价值来,眼光非常独到。”

“白酒酿成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这是黄裳的写照。学者徐森玉曾手书此联赠给黄裳。而黄裳自云:“性命可轻,至宝是宝。”宝者,书也。对于“工薪阶层”的他来说,买旧书是一笔昂贵的开销。大女儿容洁回忆说:“父亲为了买老书,卖掉了莱卡相机,也卖掉了手上的名表。”黄裳夫人说:“只要旧书店老头来敲门,一声'黄先生’,家里的钱就不见了,明早有没有钱买菜也是不要紧的。”因此,黄裳与妻子吵架最厉害的时候,就是因为买书。

购书藏书执着不惜血本 高价拍下词集只因情结

黄裳曾经有“哄传书林”的一次“豪举”:他为购买明崇祯刻本《吴骚合编》,付出一笔现款后,又加上两辆三轮车的线装书,其中不少是明刻本和清初刻本。只因郑振铎在1949年前曾想买这部书,最终却被盐商王绶珊买去。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黄裳收藏古籍,真的到了不惜血本的程度。

藏书家韦力曾经讲过一件事:有一年在一个拍卖会上,有一部小词集,大约20页,标价1000元,黄裳委托韦力代他买下来。韦力问黄裳:“出多少钱?”黄裳答:“不管多少钱,都要买下来。”韦力到现场后,把那本书细细一翻,不过就是一个同治刻本的词集而已,实在看不出好在哪里。谁知竞拍开始后,多人一下子把那本书由1000元抬到了3万多元。韦力有点慌。暗暗思忖,拍是一定要拍下来的,但万一拍下来黄裳又不要怎么办?最后还是一咬牙买了下来。当韦力将书拿给黄裳时,好奇地问:“这书为什么这么值钱?”岂料黄裳答道:“其实没什么好的,这就是一个情结。50年前我在上海的来青阁书店中看到这个词集,很喜欢,但兜里没钱,就跟店主说明天拿钱来买。结果第二天去的时候,人家告诉我,被施蛰存买走了。当年那个词集10元钱,施蛰存加了两元钱买走了。我对这个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现在东西散出来了,这回我终于报了仇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还记着50年前的“一书之恨”。

黄裳藏书无数,而最为得意的一本藏书,却是他自己写的《锦帆集外》。这本书是巴金文化生活出版社给他出版的,后来他自己印了一部线装本,非常得意,那是唯一的一部“孤本”,全世界就这么一本。他自己写的,自己印的,自己藏着,真是玩书玩到家了。

给书斋取名来燕榭 藏有图书四万余册

黄裳的书斋名为“来燕榭”。究其来历,他在《我的斋号》一文中曾说:“实取诸嘉兴实境,记得是一次荡舟之际,忽然瞥见,已记不得是哪里的水榭了。这名目也是我喜欢的,所以至今还在用着。”他的多部文集均以“来燕榭”入集名,如《来燕榭书跋》《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札》《来燕榭集外文钞》《劫余古艳——来燕榭书跋手迹辑存》《来燕榭少作五种》《来燕榭文存》《来燕榭书跋(增订本)》《来燕榭文存二编》《来燕榭诗存》等。来燕榭为黄裳所钟情,终成黄裳别称。

“来燕榭”成为黄裳书斋名亦另有一说。黄裳的女儿容洁回忆道:“父亲的书斋名'来燕榭’,是因此间久居我的母亲,小名'小燕’。”容洁说,她的母亲是高挑身材的江南美人,15岁时便与黄裳认识,黄裳等待多年才得迎娶。黄裳的旧籍题跋中,常可看到“小燕”的身影,他们一起欣赏古籍,或访求珍本,甚至还有请小燕为他珍藏的版本题跋的内容。由此可知“来燕榭”之“燕”,是黄裳对夫人的爱称。

来燕榭既是书斋,也是卧室,内藏古今中外各类图书4万余册,其中不乏珍本、善本甚至孤本,千金难买。“文革”中被查抄的藏书装满几辆卡车,“文革”结束后,黄裳得知他那些被抄走的藏书并未失散,于是奔走呼告,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书“是今后工作的重要依据。没有了它,就只能束手叹气,什么事都干不成。”最后,总算有三分之一重回书房。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陈麦青教授说:“记得第一次见面时,黄裳一声不吭从房间里拿出乾隆本、康熙本、明初本等不同年代的古籍对他进行'学术考试’。寡言的黄裳谈到古籍版本,就打开了话匣子。”

黄裳从不吝啬给友人展示他的珍贵藏本,也放心让他们随意翻阅。“我的书只给懂的人看,懂的人即便不用手套也不会把书弄坏。”

黄裳的书话作品对中国藏书文化贡献颇大。书话的主要作品有《钱牧斋》《姑苏访书记》《苏州的书市》《常熟听书记》《访书》《访书琐忆》《故人书简——叶圣陶书二通》等,都是他历年来访书和购书的经历和感想。其中以《榆下说书》博得读书界一致认可,“不胫走万本”。他的书话札记,笔涉书人书事,凡读书、买书、访书、求书、遇书、淘书、藏书,以及版本、刻工、装帧、题跋、纸张、墨色等有关书的论及,都娓娓道来,意趣盎然,颇具追根溯源之功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逝者 | 辛德勇:与我一起买古书的老杨
博古斋预展:看图识宝 | 预售韦力《蠹鱼春秋:古籍拍卖杂谈》
孙贵颂//文化散文大家黄裳
国家图书馆藏周叔弢所捐宋元明清古籍善本说略
无数珍奇供世眼,只以古籍慰平生 ——访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
黄丕烈与士礼居、百宋一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