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战刘伯承不想打,他坚持要打,结果以800人伤亡为代价歼敌12万

近日,我国抗战历史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一场战役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由刘伯承亲自指挥,以杨勇为主要指挥官,最终我军以800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敌人1.2万人。

这场战役发生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刘伯承作为解放战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对于这一仗的决定充满了犹豫和担忧。他知道,如果这场战役失败,将会给我党解放全中国的进程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刘伯承曾经给前线指挥员杨勇发电报,告诉他,这一仗不打了。

杨勇接到电报后,非常惊讶,毕竟他已经将兵力部署得十分周密。他迅速回电询问刘伯承的决定背后的原因。刘伯承在电报中向杨勇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和顾虑。但是,杨勇毫不动摇地回复刘伯承,告诉他这一仗是必须打的,因为无论如何,国民党都会向我党发起进攻。而且,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怎么可能不打赢呢?

杨勇的坚定态度最终打动了刘伯承,他决定相信杨勇,继续坚持打这一仗。于是,刘伯承亲自到一线指挥战斗,提高了全军士气。

战斗开始的时候,我军遇到了一些意外,敌人提前到达,导致我军失去了先发制人的优势。但是,在杨勇的指挥下,我军迅速做出了调整,并且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杨勇利用地理优势,让先锋部队在敌军必经之地埋伏,等待时机一举歼灭敌人。同时,刘伯承亲临一线,激励士气,全军士气高涨。

战斗过程中,我军紧紧守住阵地,等待敌人上来一波,然后以一鼓作气将敌人击溃。经过一夜的激战,敌人的援军始终未到,而我军在制高点的优势下,保持着补给的稳定。最终,国民党军队被包围在高山低洼地区,无路可退,纷纷缴械投降,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场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杨勇的坚定决心和战术布置,更离不开全体将士们的英勇奋战和顽强拼搏。刘伯承在后来评价这次战役时,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杨勇为战士们树立了榜样。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每一次战役都牺牲了许多无辜的生命。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这些将士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场,用生命守护了家园。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和拼搏,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幸福和安宁。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您对这场战役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多多支持,关注本站,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多优质的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伯承不敢打的仗,此人却坚持要打,仅用800人代价埋葬12000日军!
刘伯承都不敢打的“大别山首战”,他坚持要打,打出1:15的战损比
刘伯承都不敢打得仗,他却坚持要打,结果:800人的代价灭敌10000
1948年,刘邓大军遭遇罕见失败,临阵脱逃的军官战后被军法处置
连刘伯承都不敢打的仗,他非坚持打,结果以800人代价歼敌一万
盘点刘伯承麾下五位虎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