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评论】郭麦霞 | 城镇化背景下陇东乡土诗人的乡土情怀

摘要:以城化改革以来陇东乡歌作家及代表作品为研象,通过对陇东乡与农村和城市的依附系分析,考察其表土生活容、思想情感及艺术方式随诗不同所生的化,探讨陇东乡化演进历程所生的文学与的互动关系、作家值观念的转变历程、作意醒,揭示出陇东乡人群在变迁过程中精神迹及其会历展的认识

                                    ------作者

陇东位于土高原的腹地,是一个传统内陆农域,周文化的祥地,有着厚的耕文化传统本世80年代起,秀的在此渐渐绽角,形成一定的影们没一的形成明的流派特征,但他引起了省乃至全注。2014年初,“三刊五举办21国现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展”,当时州交通大学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唐翰存副组织陇东诗人作品展,并执笔陇东诗群的“歌主”。陇东诗群”的存在便第一次被命名提出。在此次活陇东诗群”被评为“21世十二家影群流派”之一。籍此盛事,“陇东诗群”以群体的面目呈域,繁的歌活且不大繁歌群体成员构复杂格各有著述丰的歌界前,如姚学礼默、彭金山、等,也有后居上的力派人高、第广、郭琦、李强、邵小平、北浪、李致博、野、万儒、敏、小杰、樊敏、路明、申万仓、王天宁、路岗、段若兮等,围绕陇东打工文社”活陇东诗坛的一批如高自建成、蒙三忠、王忠宁、张军贾录会明、小荷、玲娥、王宁伟、王新荣等。

着全程不加速,2007年全人口已到59379万人,城的不土的不断隐退,生这块土地上的着城化的经历着巨大的化。城化的程是一更替的程,由入城的人口移伴着城化的全程。作参与人群体这场变革中首先敏的感受到了城带来的物、文化及精神方面深刻的革,感受到此而的强烈的精神震裂感,他用自己的诗笔真实记录艰难转变历程。陇东乡人群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他的身份随着城化的程在不生着化,他陇东书写也呈出不同的角,体出精神涵的差这个诗人群体中,他有的生于村、因工作永开农,或机巧合,陇东的第二故;有的是生于村,工作在村周与乡土息息相人;第三种则是生于村,以民工身外出打工群体。过对们诗歌中流露出的于故的守望,或者是歌作品中或或淡的“土情怀”的分析究,可以探究陇东诗歌在城程中呈出的复杂与多彩。

一、永的精神家

有的在陇东农村度了童年、少年、代,有的因长时间生活在陇东而把陇东视为第二故,他们长期在陇东的城市中生活,距离感使他陇东故土意化描述模式,他们诗笔下的宛如一副副山水、田园画如姚学礼集《喊不住的河流》有多首陇东深情抒歌,西可的《山坡》、《社》、《思念》注了于故和思念。路明的《住》、《山间来的女孩子》中割舍不的是故的美。王宁、范文玲娥等打工客居他在城乡夹缝生,去的愁成们诗特的基由于倦了城市境的拥挤、局促,人造景强、粉因而怀念西北陇东黄的原始、空辽远这种原生村景的栖息地、理想安放的空经历了城市人情的冷漠、隔自私排外之后,格外怀陇东人情的真挚、友好,陇东亲的善良和淳朴。城强烈反差使他们虽然身都市,但魂系故。如著名的人高“我离开陇东20多年了,但陇东一直存在于我心的深我魂牵梦萦之不去。在歌里,我其一直有离开陇东愁几乎成了我歌的唯一主,我甚至企以自己的个时代命名。高凯颇具童趣的《村小:生字》以稚嫩可诵读生字的口吻回忆远去的村庄和熟悉的生景及童年于未的向往。“蛋蛋的蛋/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的蛋/狗蛋的蛋/马铁蛋的蛋/花 花 花骨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衫的花/王梅花的花/ 曹花的花……”在《奶名》里寄寓着的无限深情。娃回//村子 熟悉的/把我一声声喊醒/自己原来还有一幼小的奶名在老家……”一种浓的化不情,一串熟悉音是肉的系。家结蕴含着厚的文化愁,感人至深。此外繁出在他们笔下的陇东习见的自然景如:土、土坡、残塬畔、梁、岭、崾岘、羊小道、油菜花、枣树林、碌洞、粮锄头、旱涝坝、大狗、年的母、炊烟等。

另一有“土情怀”的城市化。离已久的人在乡异地生活,无论个人境遇如何,心中始以故乡为自己的精神家和最终归宿。在他潜意里,通土情怀来对代化程所带来裂感,在拉景里抽象出一种对特殊的美情感。第广的《土谷堆》“收留骨和一个残梦/重新制的家/方的炊烟交替出//顶开纸马/手盖住,幸福的/照遍大地的月光/穿透明一/最后的扬尘,和候一//想起心疼的一年/怀念中增添着亮色/包括孩子新的衣服//了,世上的日子/一座依然慈祥的坟头/都在雨里暖着春天” [4]人通过清明祭,一串的意流,熟悉的故情景在记忆闪现,“安了,世上的日子”对亲人的怀念多了一安宁和慰藉。人以代化的笔触写怀乡之情。自己的主情思寄寓于明祭奠这个生活细节中,流露出城市生活的感悟之情。村的渐远,加于故乡历史的怀旧,郭下的故的北堡黑渠口崾岘子岭等充满历史印色彩故观复活了于故奇幻感和神秘色彩的的记忆,給予了失去家、故以心安慰。在《我是描述不好故》里,人把自己急切的想要表的故乡风土人情以诗节铺排的形式逐一展,而的最后一句却“我是描述不好故/这让一直背着作个诗人的羞愧--” 是的描述不好故乡吗是近情更怯?似乎一切在不言中。这种抒情方式避免了直抒的,于全用意象抒情的迷离,隐显适度,感而明朗。陈宝全《村庄在上》组诗过对乡种种情事物事怀恋,如《窗台上的李家山》《我在孤候想起你们》故之思陪伴着他漂泊的城市生活。

有的然离了故,但物仍然深深的烙在他记忆中,们诗歌情的重要的体。生于70年代的高管生活在城市,但他的歌依然根植于他曾生活村,歌中频频的意象仍然是故的山水草木,他借助熟现对宇宙人生的体悟,或是瞬的情在《村傍》、《野菜》和《热爱》(组诗)中出底的仍是家的景正如他所:“于我来说歌是一座城堡,守的是春天晴朗,而我就是那城外的汲水人,在觊觎着城堡里面;歌是一座小,生桃花、彩云和情,流飞鸟风声,而我就是那乖戾的桃花主,略而依然暖。”暖而浪漫的表方式使他的歌承了一美好的向往。的《吹故》、《回》、《事》,玲娥的《回故《思念》《用异乡的月光煮酒》,沙漠湖《想念寄寓了们对于故深深的眷之情。不管,故依然是他们梦想中最美好的家

二、理性的回望

这类诗人是生活于大小城栖人群,他在城市有定的居所和工作,有定的经济来源,在下也有自己的家人,每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也有一段时间住在下。来说是城里人,他亦商亦、亦工亦于城里人来说,他住在城里的下人,他有的是家机的工作人,有的是小商小有的是企业职员或者。他是寄居在城市的候,他数将子女入工作的城市,接受城市化育,他是城程中正在受身份转变的一

于永人群体,他不是唯美的情描,他的思之情少了些急切而多了些理性疑,他作充现实的批判精神,情感基而理性,对乡土的描述也于理性和平和。

野《想起一只麻雀》少年玩伴比作麻雀,了生存他穿行在城市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我乡间的兄弟/想起/我在城市的/突然……”《故陇东》以无限的深情展开对陇东乡风土人情的描述。《心疼》是采用陇东方言语词对性格行白描式的刻出了一的西北子耿直、爽朗的特点。父亲对爱的表的方式是特的,“如果一牛很健,就狠狠的抽一鞭子,庄稼得很丰盛就下、孩子招人喜拧她……对爱朴拙的表方式诠释了西北男人性情。申万陇东组诗,高自 我的地坑院》,自主《望故的土洞》是审视自己生存的陇东园时深切的感悟,如中所“走出大山/看到了代的繁/混凝土牢中找不到大地的/走出大山/天不是那么蓝/水 不是那……”都市寻梦的破,故的衰败让诗人无所适

这类诗下的的村生活烟火味十足,笔调,刻画农村生活的疾苦困惑、村的愚昧落后、民的受的难与争发人深思。如城中学教师张怀的《高原听者》,歌以排比句式,似乎以局外人的身份倾生在陇东高原上的月流、物是人非、抗和无奈,他“院上熟悉的食、猪的酣睡,狗的汪叫,听村理直气壮派和卑的求告,听喜洋洋的唢呐,如泣如的弦歌,听婚和葬……”[4]在下熟悉的村生活景,被利奴役麻木的民,生生不息的生活人深思、耐人味。而《想山丹花》陇东山野最靓丽的山丹花一位普通的村姑娘命名,描写她春、善良和孝敬父母,写她任怨的扶持妹,最后争贫困而外出打工的故事,尾却笔锋转写道“妹妹工,山丹丹肯定惦记乡亲/有人说她嫁了大款,有人说她还身” 之后然而止。山丹丹是热爱人的,她惦记亲情,可是代物质观念的,淳朴的情也打上了问号乡亲们的猜忌令人心寒,而都市生活的多不确定因素,们对走出村的美、善良、淳朴的山丹丹的宿心忡忡。

于城这类乡人由于和土近距离的接,使他们对农村和城市有更深切的感受和认识,在他作中自的呈土地域文化反思,对乡村局部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他们尝试在更高精神次上人的生存家精神家,他是城程中思想的先行者,探索者,他的精神程是城镇进程中整的一部分,他尝试使世初多元的化的作格局更加丰富和多

三、扎中的困惑

陇东是一典型的内陆农,城对陇东的影是广泛而深入的。自90年代起陇东形成了大的劳务输伍,些外出工人中有不少好者,他在枯燥的打工生活之余一直在持着作。2015年初,高自借助网络建立了“陇东打工文”,得到了庆阳平凉热爱写作的打工者积极响应2016年2月12日,由庆阳乡人高刚发起,以普通打工者主体的陇东打工文庆阳西峰成立。这个诗歌群体成功举办多次歌大作品展示,以及端午、七夕、中秋、国庆、元旦等歌朗诵会编辑出版了陇东打工文《打工心吟》(陇东打工文秀作品选编第二)、《陇东打工文秀作品萃》(2016(上))《月光煮酒》等作品集。相比于源于2080年代的深打工文陇东打工文形成群体性作的时间,但他作在甘乃至国内仍然引起了普遍注。

生活所迫,抛弃了以生存土地的民工,在涌入城市后,有的在城市找到了立足之所,成城市边缘化一群,有的仍然如候一般奔徙于城,有的在城市寻梦,落魄的返回村。于城市来说,他是外者,他民身次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来说,已有的城市生活经历,使他看到了曾经赖以生存故落、衰经济凋敝,道德滑落,他在精神上无家可,无城市和村都无法安放他魂。带来的城市化、村城市化,给农民工带来念的、文化的、价追求上的困对农民工中秀的知分子这种精神煎熬表突出,他们将自己的困境用歌表记录了城程中广大民工艰难的精神程。

建成的《砖头里的篇》《一把》《住在大下》《在异乡的天空下路》,王新的《在城市行走》(组诗),秦江波的《在路上》《我所想》,张军的《城的苹果》出了外出打工人痛苦的精神程。离故乡亲人的民工来说,他的精神寄托就是人,在背井离的打工生活里能带给慰藉的就是人。兴发《照片》歌里,“上父母和妻的照片/就像着的止痛片/在想家的/偷偷地掏出看看/止止心痛。”止痛片的作用所周知,只能解一的疼痛却只是治不治本的。那么农民工心中正的离别伤痛有能理解和关怀呢?而他折兴发另一首歌《假期》单单精神痛苦的诉说,少了《照片》于思之情的羞怯。《假期》是对农民命质问,“所有人都有假期/而我下的大叔却/民,自古都有假期/再大的暴/仍要放牧牛羊/再毒的日/们还割小……贾录会《脚手架上的我突然想起了娘》《行走在城市夜色里的工》《春天了,风还在肆虐》出了外出打工的民工生活的辛、思之痛和迷茫的精神痛苦。他《与记忆歌以白描的笔触写打工人日常生活面,他精神的乏、遭受的歧和无望的未。“外出打工,/兄弟姐妹/家糊口,拉孩子/土豆不削皮,大馒头/公交上的白眼和/收看新,聊性/聊女人/家里短,孩子上/老爹的关节……坐落在月亮之上的春天/陪伴着迎风劳作的/三等公民,一声叹//尾。”化的述方式增添了景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打工程相伴相生,2007年新型城念的一步提出和城化建一步推注定了民工一社群体存在的必然性和期性,打工文本身不同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文流派或思潮,它与农民工一社群体血肉相,相伴相生。

带来打工生活的普遍化和打工文社的倡共同助推了陇东诗作的繁,成为陇东诗坛近年的主旋律。2016陇东打工文社取得了段性的成果,2016年4月由打工贾录会,省作、文艺评论协会会员李致博等作序的《陇东打工文秀作品萃》出版,2016年11月由贾录会陇东打工文社社高自等作序的的陇东打工文社的第二本刊物《陇东打工文社——打工心吟》出版。第一本刊物是一本纯诗集,共收52人的作117首。第二本是歌、小散文合集,共收作品137篇,其中128首。分布多60-90人均有涉及。作中一部分是由打工者自己作的反映打工生活的歌,另一部分是由其他作家作的反映打工生活材的。作为陇东乡一部分的打工歌介入现实的精神,人有着深厚的打工体,或者和底的打工生活息息相,他借助歌所反映的社会变程中精神面的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和意,是改革次以后社矛盾的集中反映,作思想最敏锐触觉歌体出了史的质问和思考。

陇东乡着城程的全程,因为经历了城化的革,才使城市形成了明的照,才使“土”成可以言的客体。通过对陇东乡歌的界定、程中不同人群体作品的考察,揭示陇东乡在不同人群体下呈出的形式上的化,不同精神品特征关联对陇东乡生的社背景,所表的社生活容的思考,给研究者分析中国乡化原因,转换与自我情怀的消长关系,总结乡人自我意醒及其立人格的建构过程及提供依据。、

(完)

郭麦霞,女,汉族,1975年5月生,甘肃庆阳宁县人,201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陇东学院文学院讲师。担任过《文艺批评学教程》《大学语文》《写作》《现代汉语》的教学工作。从事诗歌及陇东地方区域文化研究,在《南方论刊》《陇东学院学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甘肃省高等学校《城镇化背景下陇东乡土文学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 

与陇东相关的理论文章

[1]郭麦霞. 城镇化背景下陇东乡土诗人的乡土情怀[J].陇东学院学报,2017.(04):17-20

[2]郭麦霞. 城镇化背景下陇东乡土诗人群概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7(01):54-59

[3]郭麦霞. 超越中前行—论陇东打工诗歌群创作的新变化[J].南方论刊,2018(01)

[4]郭麦霞. 打工诗歌的情感向度--浅议陇东打工文学社诗优秀诗歌作品集《月光煮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8(01)

-----------------------------

感谢您关注申通快递庆阳公司南大街营业部寄件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条甘肃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明末清初】李因笃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杜甫在陇南路线考
180 唐诗解读——杜甫之《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其一)
[原创]丰城十贤
杜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