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站在羊粪泥里讲课,没空评职称,44岁晋升大学教授,45岁去世

代江生,1963年7月生于24团,是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养羊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动物科学专业教工书记。

1987年,24岁的他毕业于原石河子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同年8月在种羊场参加工作,历任种羊场畜牧科技术员、副科长,32岁时年调回学校任教,35岁时晋升为副教授,44岁时晋升为教授。

2008年,45岁的代老师不幸因病去世,被教育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


站在羊粪泥里讲课的大学教授

161团,是一个贫困的边境牧业团场,也是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的“科技扶贫”单位。1996年以来,代江生两次作为特派专家到161团驻点开展“科技扶贫”。

位于中国西北角的161团,其条件之艰苦,常人难以想像。牧民周静霞的家坐落在一个遥远偏僻的山坡上,没有通电。

“去年夏天,代老师第一次到我家来,穿着皮鞋就下了羊圈,羊粪泥都漫到了脚脖子,他就站在里面,手把手地给我讲了半个多小时。”“代老师真神,羊在羊圈里乱跑,他一眼就能看出哪个羊有什么毛病,他想抓哪个羊,手一捞就逮住了。”

周静霞笑着说,一直以来她都跟着别人喊他代老师,哪知竟是个大学教授:“他比我们养羊的还不怕脏。来了好多次,从没吃过饭,只喝过一次茶。”

2007年11月,代江生和另外6名牧业工作人员,在161团冬牧场为8000多只母羊做人工授精。参与其中的42岁兽医史新建说,当时他们7个人同住一间土房,在这个距离团部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的冬牧场里,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活。

史新建说,冬牧场没有电,气温往往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代江生和工作人员一起,早晨5时至6时就要起床,头戴矿灯,为公羊采精、化验、消毒。因为人手不够,工作一直要持续到22时左右;冬季大雪封山,他们的下饭菜便只有土豆和白菜,一吃就是30天。

记者在代江生工作过的冬牧场看到,这里地处中哈边境,周围50公里无人居住,无电、无手机信号。代江生等人居住的土房子,和羊圈套在一起。羊圈里,羊粪有10多公分厚。

161团认识代江生的牧民们,不断讲述着代老师的故事:妻子手术,代老师回家只呆了3天就回了牧场;经过代老师改良过的羊群,每只羊的价格从往年200多元涨到600多元……

12年,有多少代江生的感人故事,在巴尔鲁克山畔回荡?

在攻读博士和下基层服务之间,代江生选择了基层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于磊说,乍一看,代江生好像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不过就是一位务实、勤勉的老师,但正是这样一种平凡,让人越看越美。

于磊说,石河子大学是西部高校,根据有关扶持政策,代江生此前多次有脱产攻读博士的机会,这种机会对他这个年龄的老师而言,是名利双收的好事。然而,当院里需要教师下基层去做“吃力不讨好”的科技扶贫工作时,代江生两次选择了去基层。

据石河子大学统计,2007年4月代江生牵头实施“科技扶贫”项目“肉羊经济杂交生产体系建立”以来,他在基层驻点共计102天。而此前的1996年至1998年,同样是在161团的一个羊场,代江生驻点将近3年。

经过代江生及其所带技术人员的努力,2007年161团人工授精改良羊3.4万只,为团场增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代江生的吃苦耐劳,同样获得了学术上的丰厚回报。此前,代江生多次主持、参加过教育部和国家级研究课题。其中的《绵羊育种新技术-中国美利奴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新品系的培育》,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著名的养羊专家,代江生还是种羊场布局规划、设计、指导的主要负责人。

我国羊学界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说,在养羊学这个领域,代江生这样的实干人才太稀缺了。自己年轻时也和代江生一样,曾长期在羊圈里摸爬滚打。当得知代江生的病情恐难好转时,这位74岁的老院士伤心地说:“现在的年轻人,肯下死力气的太少,再难有代江生这样的人了。”

为职工养好羊,什么也舍得

石河子大学负责科技推广扶贫工作的王铁军最难忘的是代江生对自己的定位:有人适合搞高精尖科技,有人适合做理论研究。我的长项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养羊,我明白自己的位置。

年已45岁的代江生如今还是个本科学历,与他同届甚至比他晚几届的同事都读完了博士,代江生并非没有机会去攻读博士。学院也曾两次安排他去考博。但每次考试前,都因为下团场科技扶贫,不得不劝他放弃。对此,代江生总是一句话:“好,没问题!”

2006年,代江生参加教授职称的评定,因为他常年在团场做科技扶贫,没有完成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没有评上职称。遇到这种情况,一般的老师第二年不会再接受任务去做科技扶贫工作了,但代江生什么也没有说,对学院安排的科技扶贫工作一如既往。

2007年冬季,代江生又来到161团冬窝子牧场,一连工作了二十多天。妻子突发急病,医生要求必须家人陪护才能开刀。她给代江生打了无数个电话,都找不到他。恰巧此时,代江生到团部办事,这才赶回了家。但3天后,161团的人又看到了他的身影。161团到石河子往返二千多公里呀,何况又是冰天雪地的冬季。代江生却说:“没事。这边的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关系到咱们今年品种改良的一件大事,也是牧场职工的一件大事。”

代江生将自己的全部知识与才华都奉献给了团场职工群众,所以当听到代江生住院的消息后,许多职工群众情不自禁地流着泪说:“代老师全是为了我们累的。”

曾经担任石河子大学书记的周生贵认为代江生尽管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他虽然很平常,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平凡的事迹更能打动人心。

“百姓教授”的不凡遗产

平凡的老师代江生走了,然而,他留下的不仅是学术成就,以及帮助牧民们取得的收益。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人们对于教师、校园乃至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深深思考。好学者、好老师,该有怎样的治学态度与人师风范?

代江生的专业是养羊,妻子说他:“谈起羊来就两眼放光。客人到家里,他就拉人家说羊,也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代江生有个小数码相机,下基层时,走到哪里都挂在脖子上。然而,在他留下的数万张照片中,竟然难以找到他和家人们的合影。

在学生眼里,代江生并非“人缘”很好。由于批改试卷过严,一些同学未能通过考试,于是就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代江生也曾为此深深苦恼:这些孩子怎么了?自己怎么了?如今,代老师走了,这些孩子痛悔不已。不肯通融让他们勉强过关的代老师,到哪里能找回?

代江生病重期间,、石河子大学领导多次探望,希望帮助这位可敬的老师解决一些私人生活困难。妻子的工作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代老师您说,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你办的?”然而,从病重住院到临终,代江生对这些事始终未发一言……

但是,朴实无华的代江生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人们说他“比老百姓更像老百姓”,是一位“百姓教授”。记者在采访中问起代江生的模样,一位头发花白、穿着土黄色夹克衫和布鞋的老牧工说:“他就和我这个样子差不多,大家都说他像我兄弟。”

住院昏迷期间,代江生一直念叨着“161”,护士们开始很迷惑,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的科技扶贫点。当来到病房看望他的牧民们说起:“按照你的办法养的羊,今年一只都卖到600多元了。”原本面色蜡黄、沉默无语的代江生,脸上突然闪现出一缕孩子般的笑容……



参考资料:

1、把生命融入科技富民——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代江生12年服务牧场纪事--2008-07-12-光明日报1版头条--记者:王瑟--2014-11-06--石河子大学

2、百科词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民养羊不用清羊粪,养羊不生病多卖钱,他是怎么做到的
女老板养羊太厉害,摸透养羊技术赚了9千多万,羊粪都卖了100多万
【NO.172每日新鲜事】村民用牛羊粪泡水喝 称可治癌症
他曾经养羊遭遇失败,大胆做了一个改变!
牛人养羊的最高境界:永远不用清羊粪,养的羊不生病,多卖钱
养羊两年,体会都其中的辛酸苦辣。老公直言把羊卖了,去卖二手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