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豆花开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后套人,从小吃土豆长大,自以为对土豆熟悉万分,对土豆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但是当我在乌拉特中旗的石哈河镇看到几百亩或者几千亩连片种植的土豆的时候,不禁心头一震,感慨万千。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种植规模如此之大的土豆田。立秋刚过,千万朵土豆花竞相绽放,将干旱的荒山点缀得分外美丽。

  土豆花在后套大地上司空见惯,根本不会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绵延数里的土豆花无法不叫人驻足观看。土豆苗生机勃勃地向四周伸枝展叶,郁郁葱葱,将土地覆盖得满满当当,条条藤蔓要不向上,要不匍匐在地。有的藤蔓上长出了一嘟噜一嘟噜的花骨朵,有的已经骄傲地绽放。土豆花有白的,有粉白的,也有紫色的。白色的,显得那么纯洁;粉白的,显得那么清静;紫色的,又是那么端庄。五个顶端尖尖的花瓣包围着花心里金黄色的花蕊,散发着淡淡的花香,看起来有点像水仙花。它们没有油菜花优雅的身姿,没有葵花夺目的艳丽,没有水仙花那么名贵,也没有受到人们的精心呵护,但是它们并没有抱怨,依然我行我素地开着,甚至很容易叫人忽略它们的存在。然而,成群结队绽放的时候,低调的美又是那么悠然自得,那么协调和雅致,就像一位伟大的画家在苍茫的绿地上点缀了一个个美丽的精灵。

  其实,我并不喜欢土豆这个称呼,因为在后套地区,人们根本不把土豆叫做土豆。有时候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土豆,他们甚至不知道是何物,虽然他们的一日三餐可能顿顿离不开土豆。后套人喜欢把这种亦粮亦菜的植物叫做山药(ye),或者山药圪蛋。尤其是加上“圪蛋”二字,显得更为亲切和可爱,就像叫自家娃娃那样亲昵和自然。据说,这种称呼还是当年人们走西口带来的。

  后套人有句老话“山药开花结圪蛋”。原来土豆开花之时,也是新的果实正在孕育之时。这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土豆花不仅象征着土豆的丰收丰产,也展示着后套庄户人像土豆一样朴实无华。

  过不了多久,这一嘟噜一嘟噜的土豆花就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绿色的小圆果果,翠绿里泛着光亮,煞是喜人。记得小时候,我曾尝过这种小果子,又酸又苦又涩,根本无法入口。如果有人对土豆不甚了解,他们肯定就会说:这是什么破东西呀,既不中看又不好吃。殊不知,到了深秋,在离藤蔓半尺的地方,一锹挖下去,将已经枯死的藤蔓从土中拔出,土豆就一个连一个地被提了出来,有大的,有小的,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丰收的欢乐,带着对庄户人辛勤汗水的感恩。原来,土豆将自己最精华的果实悄悄地埋在地下,没有张扬,没有炫耀,等着给有缘人一个惊喜。我突然想起了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油嘴滑舌、胸无点墨却又喜欢夸夸其谈、到处显摆卖弄的人是否该向土豆学习学习呢?

  石哈河优质的沙质土壤,充足的阳光,以及庄户人的勤劳,孕育出又大又沙又面又甜的土豆。人们把土豆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或蒸,或煮,或烤,或烧,或炒,或烩,或炖,或焖,或炸,或凉拌,或干煸,或打成淀粉后做粉条,要不擦成细丝和面粉拌匀后蒸成山药丸子等等。就这样,土豆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滋润着后套人的一日三餐。土豆,土里土气,毫不起眼,就如朴实憨厚、大气实在的后套人一样,永远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记得刚去昆明读书的时候,第一次去学校的食堂打饭,发现云南人对土豆也是情有独钟,一个小小的食堂里竟然有土豆泥、凉拌土豆丝、油炸土豆、土豆炖鸡、素炒土豆丝等等。我说我要个土豆泥,结果打饭的阿姨愣是举着勺子,把所有的菜扫视了一遍,然后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我只好用手给她指了指,阿姨一边给我舀菜,一边说:“这是洋芋噶。”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云南土豆不叫土豆,而是叫洋芋。在云南,大街小巷最常见的小吃可能就是炸洋芋了。洋芋切成细条,用热油炸得金黄,然后拌上薄荷、鱼腥草等,再加上葱、蒜、酱油、辣椒、醋、番茄酱等调料,最后撒点“花生碎”拌匀,用竹签子插着吃,绝对好吃。在昆明学习工作了几年,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道美食。回到老家后,我曾尝试着做炸土豆,但是这里的土豆不像云南的那么脆,炸出来不成形,只好作罢。一个云南的朋友告诉我,在云南的某地也会大量种植洋芋,当漫山遍野的洋芋花竞相绽放的时候,还会举行盛大的洋芋花节。看来好吃实惠的东西人人都喜欢,没有地域之分。

  土豆,花好看,果实好吃,品质可贵。希望有机会的话,整日奔波忙碌的你能卸下重担,来中旗欣赏一下土豆花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昭通特产----昭通土豆
小水沟内的一种野果,叫黄药子,却不能食,果肉如油,真有毒?
云南人用土豆做的老奶洋芋,名字越怪越好吃!鲜香绵软口感好!
山药藤上结的“果实”,儿时当饭吃,还能做冰糖葫芦,如今2元1斤
别样的土豆情
马铃薯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