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民法院报原告被告各执一词 心理测试判定真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报讯 原告说被告没有还过一分钱,被告说已经还过但原告不肯写收条,究竟谁在说谎?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这起民间借贷案,借助专业机构对双方当事人做心理测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丁某诉称,去年5月6日,被告周某向原告借款7万元,并约定在今年3月1日前返还4万元,12月底前返还3万元。但过了第一期还款期限,经原告多次催讨,被告一直没有还款,故要求被告返还借款7万元。

  被告周某辩称,借款属实,但今年2月25日已向原告返还4万元,原告当时以种种理由不肯出具收条。3月2日,双方还为此发生纠纷,向公安110指挥中心报警。另外的3万元还款时间还未到,故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双方同意,法院将案件移送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心理测试室,对双方争议的“今年2月25日被告有否返还原告4万元”的事实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分析认为,原告有关借贷纠纷陈述的可信度较低,被告的可信度较高。

  同时,因被告周某的申请,法院调取了2月25日中国农业银行杭州萧山戴村支行的监控录像,查明:当天15时15分,被告周某向银行取款4.2万元;同日15时23分,原告丁某向该行存款4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心理测试虽非法律明文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但法院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委托相关机构做出的测试意见,并无违法之处。心理测试的结果虽不能单独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但可作为辅助参考。心理测试分析意见书结合存取款录像、民警的调查笔录,应认为已形成较为严密的证据锁链,因此法院判定被告周某于2月25日向原告丁某还款4万元的事实成立,驳回丁某的诉讼请求。

  (杜欢庆 徐治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玮洁 |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判定规则
人民法院报:无债权凭证情况下借贷合意的认定
借条真伪的证明责任应由出借人承担
不当得利举证责任案例
离婚中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居民购买农村房屋合同无效,但可以得到补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