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育特色活动——以镜为鉴法

一、核心理念

    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德育不能再走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之路,不能再按照“理想模式”去塑造学生,而应当针对社会、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家庭层次,探索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开放德育实施系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创新型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生活中,别人就是我们的镜子。看到有人在公众场合大声又旁若无人地讲话,会提醒自己不要那样以免遭人厌;看到有人说话不顾及对方感受,一副我行我素,提醒自己说话前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以镜为鉴,多反思,多总结,多学习,多留意,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做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我校“以镜为鉴法”德育活动,就是以社会、家庭、学校为基地的,“三镜为鉴”的德育教育模式。

二、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精神指导,“建有特色的学校,培育良好素质学生”为出发点,凝聚教师力量,整合教育资源,开展“以镜为鉴”主题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工作。

三、活动内容和实效

第一面镜子:以社会为鉴。

实际上,德育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精神世界。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德育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德育最重要的老师。

我校每年都会邀请社会人员来校为学生们讲节“公开课”,邀请的人员有工人、农民、在校大学生、社会无业的青年,老人、妇女,凡是有生活经验、生活感悟的我们都邀请。他们讲话也许逻辑性不强,也许想到哪讲到哪,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是孩子们想知道的,想探究的,想借鉴的。每次这种公开课后同学们很长时间都会沉浸在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氛围中。他们以社会为鉴,正衣冠明得失,学会在今后的人际交往活动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感悟人生真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面镜子:以家庭为鉴。

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通过关系上的密切性、心里上的认同性、行为上的示范性,对孩子健全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身上都折射出家长的影子。立德树人的根只有牢牢扎在家庭,通过健康的家庭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如根深树木般茁壮成长。

我校不定期的把德育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家长和有问题要问的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来,让德育教师为他们讲节“公开课”,使他们明白如何做好言传,怎样施行身教。如:作为家长,要时刻牢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孩子心目中认为的“榜样”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学样。家长看电视、逛商场、打牌、说脏话,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将时间都用于玩乐上,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家长一定要真正重视“身教”的道理,做好孩子的一面“镜子”严于律己,经常检点自身的言谈举止,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和改变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先自己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改变孩子不良的品行和习惯先要改变自己不良的品行和习惯。通过德育教师的授课,家长与学校联系的更紧密了,家长们也懂得了如何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学生有面正衣冠明得失的镜子。

第三面镜子:以学校为鉴。

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我校把德育教育、人格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教师教学时,要把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民主法治教育统一融入课堂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支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常言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当好学生的“镜子”,教学中始终做到学而不厌,知难而上,并能精益求精;生活中,做到洁身自好,关心他人,遵纪守时;行为习惯上,教师能持之以恒,不耻下问。我们只有在道德上做孩子的榜样,才能在道德上教育学生。

四、活动反思

我校“以镜为鉴法”德育活动,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学生诚实待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个人言行做到守时、守信,有责任心,勤奋顽强,勇于创新的健全人格。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不足。学校与家庭社会联谊活动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教师安排好的,缺乏自主性;个别家长和教师自身素质低,无法做到孩子的榜样。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调查分析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特点,找到不同的切人口,制定切实有效的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德育素养,做学生一生的“镜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
恰似清风送春来
一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大全
德育案例
德育总结
东洲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