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译甲骨文字之八十八:紟

 

  甲骨文 紟

甲骨文紟,从系从今。发音从今。看起来似乎今是这个字的声符,其实今用在这个字的造字中首先是一个意符,其次才是声符。严格地说,甲骨文的今字,下面还应该有一横。

我在《破译八十》中,已经考证了A字形是甲骨文一个常用部首,本义是民居的屋顶,用茅草为之。但是,这个本义显然与古文字学的经典不相符合:

《說文》“紟,衣系也。从系今聲。籀文从金。”段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A在这里解释为衣服的两条衣襟,中间的一横表示系紧两条衣襟的带子。奇怪的是,两条衣襟的上部为什么是连在一起的?奇怪的是既然中间一横已然表示了带子,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系?在造字上如此重复不符合甲骨文造字的简约规律。

紟字在卜辞中仅一见,而且没有完整的语句,所以无法结合卜辞探讨它的本义。

我认为:在甲骨文紟字里A仍然代表的是民居的草房房顶。右边的系代表搓制的草绳。这种用草绳固定草房屋顶的方法在《詩經·七月》里有记载:昼尔于茅,宵尔索綯。直译为:白天上山收割茅草,夜晚将其搓制成为草绳。这里的索綯就是搓制草绳的意思。为什么要“昼尔于茅,宵尔索綯”呢?《詩經·七月》里继续说:“亟其乘屋,其始播百榖”。

夏商周有一个重要的农事,就是每年春种以前,要举家迁往田地边的草屋居住。经过一个冬天,草屋的屋顶已经衰蔽,需要维修。所以《詩經·七月》才有“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榖”的记载。茅草是用来铺设草房的屋顶,而草绳是用来在草房的屋顶上编织一张绳网。编织绳网是为了固定草房的屋顶,以防止被大风卷走。杜甫有诗句“八月天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就是这个意思。

用绳网固定草房的屋顶的习惯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现在,年龄稍大一些熟悉我国农村情况的人都知道:直到文革之前,中国的农民还一直沿用这个方法来固定草房的屋顶。

而草房的屋顶就是甲骨文紟字里的A而草绳就是甲骨文紟字里的系。甲骨文紟字的本义是用草绳固定草房的房顶。和《说文》紟的定义相一致,本质上都是用绳索固定某物的意思。

在从商周到东汉,很多文字的本义在使用中进化、分化而渐渐与它们的原始本义脱离。后人沿用了当时的本义解释。这种变化在语言学中叫做词义的转移,是中国汉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紟的本义:用草绳固定草房的房顶,动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索字
汉字趣闻之二十八:徒、跋、降
汉字探源之“五”
“五”本是两物交叉?
甲骨文你也能看懂,带你认识三个字
“余”和“六”字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