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沟酒
从诞生的那天起,便以独特的方式浸润着社会,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酒也以其刚柔相济的性格,与历代的文人墨客结下不解之缘,高沟酒也不例外。千年以来,高沟美酒曾招来过众多的文人雅士,诗情勃发,饮酒作诗,饮酒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精采华章。
 

   《高沟镇志》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于高沟一带,曾到高沟酒坊沾酒压惊,并留下了“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的古风,立朝后,又派人取酒高沟宴请文武,并列之为贡品,于是高沟酒驰名中原。可见在汉初,高沟就已有了上规模的酿酒业。

   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所饮的酒叫“青梅”。典籍记载“天泉糟坊,汉制青梅酒”。由此,我们可以说曹操与刘备当时喝的酒就是高沟酒。据高沟镇志记载,天泉糟坊老板汪德把他酯制的青梅酒运至江西出售,倍受达官贵人青睐。景德镇一瓷窑老板购数坛装进精美瓷器,献于曹操,曹操得酒后,倍加赞赏,因此瓷器老板财运亨通。瓷窑老板为了感谢汪德,特制一对大花瓶赠送于他。其中一只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而毁,另一只至今仍保存在汪德的后人家中。

     唐代诗人韦应物游花果山途经高沟时,闻高沟酒香,即开怀畅饮,并写下了“三日开瓮香满城,首露微浊醍醐清”的佳句。南末诗人陆游特别喜爱高沟美酒,曾在天泉槽坊墙壁上题“天赐名手,地赐名泉,高沟名酒,名不虚传”的字句。“天既有星,糟滴珍珠红艳;泉还名郡,坊开琥珀香浓”。这是清代知名女诗人刘古香造经高沟时为天泉糟坊写的楹联。她对高沟酒有极高的评价,还挥毫写就“香赞浓郁满七袖,味占东南第一家”、“此地何人留玉佩,对门有客换金貂”、“桃红柳绿春开瓮,细雨斜风客到门”等诗句。清雍正进士王士慎在高沟古镇写下“六塘河中水,高沟十千酒,古来佳丽区,遥当五湖口”。  

    宋元之交,淮河一线是宋金两国互相齿据的边界。金兀术途经高沟,闻酒香下马,只身入天泉糟坊痛饮。忽战事告急,即策马领兵急驰,行40余里,酒力发作,不得不就地扎营,兵士们火速建城抵御,这座土城后人称为“金城”,如今古迹犹存。有趣的是金兀许术的胞妹也喜饮酒,经常与兄长同帐对饮。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在巡视洪泽湖大堤时,地方官取高沟酒供奉,饮酒时忽然想起金兀术兄妹这段故事,即作词一首“滚滚淮河东逝水,涛声尽诵英雄。凭借酒力能成败,兄妹同席饮,祸福各不同。六塘河上渔樵子,赏惯秋月春风,一壶天泉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到了明代,随着商业的长足发展,曾有七省商人云集高沟建立会馆,其中多与酒业经营有关。当时高沟镇有酿酒糟坊数十家,芳香浓郁的高沟酒沿淮河源源流向南京、扬州、开封、杭州、九江等地。长春糟坊写于嘉庆年间的“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的对联,反映了高沟酒兴旺发达、名噪一时的产销盛况。 

     解放战争期间,苏北人民常用人们喜爱的高沟酒慰劳将士。陈毅同志闻讯后,深感战争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休戚相关,吟诗一首“美酒香飘云天外,南征北战壮我行。我军痛饮高沟酒,定叫中华属人民。”解放后,陈毅元帅多次与周总理谈到:“你家乡的高沟酒很不错嘛!”   酒酿进了诗,诗融进了酒。高沟美酒以其浓郁的醇之香滋润着文人墨客的神笔,而又在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得以灌注丰腴的文化精髓。高沟酒,深深植根于千年酒镇的肥田沃土之中,其品质和灵气卓然出众,并被赋予一种神奇、优美的文化内涵,蕴藏了几多思古幽情。高沟的灵魂便是酒。高沟以酒闻名,酒依高沟飘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化与酒之渊源【随笔】
求关于酒的对联
涟水:米公洗墨留清白
自制青梅酒,黄金比例,做法简单,酒香浓郁无添加,放一年也不坏
【散文】醉 ‖ 代茂珍
【芒种】送花神,青梅好煮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