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太极拳(三)​动中求静
动中求静,静犹动。太极拳的桩功。
桩功是盘架前的基本功,师父讲站桩如同打井,有了水才能流动。根据你要求学习的目的不同,桩功也有许多练法,有养生桩,有技击桩。我是练养生桩,谈谈所学和体会。

无极桩,是太极拳起势前的预备动作,身体的具体要求有许多老师都讲过,不再多说。只讲体会。全身放松,一松都松,心身放松,松到脚底,脚如落叶平落在地上,这是动中求静,也是使身心止于一处。

脚下如踩一只蚂蚁,不能用力,用力就踩死了,也不能上浮,浮就无根。像放风筝,风筝飘起来了,有拽力,又不能死拽,得不即不离。周身关节圆活不能有死弯,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下额微收,百会如有放风筝的线拽着,悬而不僵。会阴与两涌泉连线中心及百会三点合一。尾闾中正,如坐高櫈,下行线垂于两足中间,自然松垂。凡此皆是体会,也是用意观想。当你渐渐都做到了,身心合一时,师父讲是把自己站没了,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可意识很清醒。这便是放下了后天的形,此时身体先天气机自然发动,是静犹动。这也是太极,一气也。心身合一,即阴阳合一,一阴一阳之谓道。不必远求,慢慢体会。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全身透空,神气圆满。
此无极桩是养气养身心很好的方法。不过最好还是老师心传口授,因为他会看你的身心的状态,进门比较容易,没有缘份,自己慢慢体验也不难。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一O一章节选

作者简介:
宋深厚,吴氏太极第六代传人,师承龙口太极明师王云龙老师。多年来作者喜爱传统文化及太极拳,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在当地和师兄弟杨志强在学校里培育青少年学习练习太极拳,普及太极文化。广受学生们的欢迎。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练习体会,写出漫话太极系列短文。与有缘人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拳师谈无极桩功修炼体会
站桩1200天,身心蜕变的历程(连载六)
初学站桩
太极拳和站桩
太极拳桩功不是只有无极桩和太极混元桩的,还有很多其他桩功
[转载]太极秘要/练拳要练桩_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