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乐之乐圣贝多芬

读乐之乐圣贝多芬

2018-10-13 13:21阅读:121
音乐是这样一种文化,人类那些最热辣、最精微、最优雅又最难以描述的感情都与音乐有关,换句话说,文字难以表达的,音乐却能悠然道出,将浓缩的情感和信仰用节奏表达出来。因为经过了作曲这样一个过程,反复不已的推敲与提炼,在这种过程中可以实现心中很多的追求,所以音乐是用另外一种更为透彻的语言,说出心中的一切。
《读乐》之一——乐圣贝多芬。
我的一位朋友非常挚爱贝多芬,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听“命运的敲门声”会听到泪目。他在拍摄纪录片的紧张途程中,写出了《乐圣贝多芬》这本书,讲述了贝多芬如何从一个天才的演奏家历经“悲怆”而成为作曲家进而进入到“英雄”的境界;从时代背景入手,讲述了他的音乐为什么是古典主义通向浪漫主义的一座桥梁;他用两章的篇幅来讲“猛狮”的恋爱,以及因爱而生的那些作品;最后的欢乐颂是贝多芬境界的大升华。这位朋友在提到贝多芬的音乐时喜欢用“创造”而不是“创作”。作曲就是创作,而他为什么偏爱“创造”这个词呢?
朋友说过,贝多芬是一位艺术大师,而不是一个音乐匠,在他的音乐中有他的自我透入与融化。“悲怆”是贝多芬生命的一个重要阶段,历经“悲怆”,他在自己的音乐中注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独立的个性愈益强劲的萌生与发展起来,他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寻求与世界的和解,最终达到了欢乐颂的境界,这些都强烈深远的影响着后世。贝多芬创造了英雄,也创造了他自己——一位跨世纪的音乐巨人。
这位作者在各种文章中都会反复不已的提到贝多芬是古典与浪漫的桥梁,这不仅是音乐时代的转变,更主要的是他“灵魂深处的思想发展(柏辽兹)”。从古典到浪漫,他经过了法国大革命,接受了共和思想,冲破旧的秩序,确立人性的至尊,没有法国大革命,贝多芬也许就创造不出一个贝多芬;而浪漫的本质是打破桎梏,打破思想的桎梏,形式的桎梏,是让人的尊严走进音乐,尽情绽放个人的情怀,提倡个人情绪的发展奔放。作者写道:“如果说,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已从古典踏向了浪漫,那么,《命运交响曲》那战胜悲剧的纯粹的浪漫主义的戏剧性标题,不仅开启了千百万观众的想象力,而且表明贝多芬在交响曲领域已告别古典时期。”走进浪漫就是从痛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心灵的凯旋。所以贝多芬这座桥梁,不仅仅在音乐史中写下一笔,他的音乐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纪实,让我们看到个人、音乐与历史的血肉关系。
贝多芬英雄主义的内核到底是什么?它具有什么 样的力量,以至于他的音乐成为人们精神的基石。傅雷先生在重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时反复论述了这个力:“贝多芬的力所推动的是什么?锻炼这股力的烘炉又是什么?——受苦,奋斗,为善。没有一个艺术家对道德的积修,像他那样兢兢业业;也没有一个音乐家的生涯,像贝多芬这样的酷似一个圣徒的行述。天付给他狂野的力,他早替它定下了方向。它是应当奉献于同情、怜悯、自由的;它是应当教人隐忍、舍弃、欢乐的。对苦难,命运,应当用力去反抗和征服;对人类,应当用力去鼓励,去热烈地爱。——所以《弥撒曲》里的泛神气息,带卑微的人类呼吁,为受难者歌唱……《第九交响曲》里的欢乐颂歌,又从痛苦与斗争中解放了人,扩大了人。解放与扩大的结果,人与神明迫近,与神明合一。那时候,力就是神,力就是力,无所谓善恶,无所谓冲突,力的两极性(一端是和平、幸福、进步、文明、美;一端是残杀、战争、混乱、野蛮、丑恶)消失了。人已超临了世界,跳出了万劫,生命已经告终,同时已经不朽!这才是欢乐,才是贝多芬式的欢乐!”
这样一大段激昂的话语,所描述的不就是涅槃的境界麽?细读傅雷先生的文章,可见《心经》的影子甚至是字句,先生用《心经》的境界来诠释贝多芬的欢乐,这样深邃的认知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贝多芬的欢乐就是一种超越,是生命的超越。贝多芬那今生的奉献、怜悯、反抗、征服,世后的超临、跳脱、人神的合一,与中国的佛教思想多么相似而又吻合,实际上不同的哲学、人生观都有着殊途同归的特性。这种对于贝多芬英雄主义精髓的挖掘,对于力的剖析,也深化了我们对于唯美的理解,唯美也是一种力,因为它是能深入人心的。所以傅雷先生所说,“……站在‘无意识界’的最高峰上,他说出自己胸怀,结果是唱出了大众的情绪”。贝多芬的音乐带着时代的烙印,却又升华于时代之上,能带给我们清晰而又深刻的感受,被他的音乐带进一种精神世界,这也许就是贝多芬不朽的原因。
写贝多芬的书很多,而且不乏权威之作,罗曼·罗兰是其中之一。其实瓦格纳对于贝多芬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他不像罗曼·罗兰在书中充满那么多激情四溢的形容词,瓦格纳说得很理性,都是干货。《乐圣贝多芬》中引用瓦格纳对贝多芬的评价不多却句句都力透纸背,比罗曼·罗兰更深入,也更直指内心。贝多芬的欢乐是对神的由衷赞颂,而瓦格纳的歌剧借助宗教来对人性进行鞭辟入里的拷问,所以他更能理解贝多芬,理解他音乐中的神性。这本《乐圣贝多芬》是读起来最为畅晓的一本,此书的作者拍了一辈子纪录片,这本书就像他所编导的纪录片,结构清晰,层层推进,不知道是音乐成就了他的纪录片编导,还是终身从事的事业反馈了这本书的成书。读过《乐圣贝多芬》后不仅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命历程,也会了解音乐以及其他的道理。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把贝多芬的英雄性定义为他对命运的抗争就未免狭窄了,贝多芬的英雄主义具有时代性,时代造就了他的英雄性,他也创造了英雄贝多芬。“文如其人”,这位作者是在用这本书梳理自己,讲述音乐是如何成就人生的。他把贝多芬呈现给世人的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大师】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与力
「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一个生命中浸透了贝多芬精神的人丨读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个人远远地走在我们的文明之前” | 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贝多芬传读后感25篇
9首交响乐,重读贝多芬(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