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聚德”的由来
“全聚德”的由来

  “全聚德”的来历

  始创于同治年间的“全聚德”其实最早的时候并不叫“全聚德”,而是叫“德聚全”。怎么叫“全聚德”的呢?这还要往前面倒儿。

  清朝道光的时候,河北冀县杨家寨的农民杨全仁因为家乡闹灾害,二老又双双过世,只好跑到北京来谋生。刚到北京的时候,他在鸭房子里给人家放养鸭子。之后,他与人合股在前门通三益海味店的旁边开了一个很小的鸡鸭摊,出售生鸡生鸭。鸡、鸭都是自己宰,每天清晨摆摊出售。不久,杨全仁积攒起了一些钱,就在井儿胡同买了一处有三间屋的小院。杨全仁请人用红纸写了“鸭局子”三个大字,贴在院门上。从此,这里就成了他贩、养鸡鸭的大本营。他的鸡鸭摊也由正阳桥迁到肉市胡同的广和楼北口。生意一好,杨全仁便与合伙人分了手,自己单挑。由于卖鸭比卖鸡更容易赚钱,杨全仁的小摊后来就全卖鸭子了。

  到同治三年,前门大街上一家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干不下去了,要转手,杨全仁便接过来,把开生冷鸭摊改成开烤鸭店了。但一开始的时候,杨全仁的生意并不好。当时北京城里人们都兴吃焖炉烤鸭,挂炉烤出来的鸭子没人认。怎么办呢?杨全仁请了一位先生来给自己的铺子看风水。

  这位风水先生围着“德聚全”转了两圈,然后站定对杨全仁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新字号才能走上坦途。”杨全仁一听正合心意,一来他的名字中间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意为聚拢德行,以标榜自己做买卖讲德行。于是,他请来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挥笔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这样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全聚德”。

  “全聚德”的“德”少一横

  人们都说吃饭看招牌,那是说的去以前没进去过的饭馆。不论谁,走到一家从未吃过的饭馆门前,总要先抬头看看门上挂的招牌,琢磨一下这家店值不值得自己进去花钱。可到全聚德去吃饭的人很少抬头看它的招牌。那是因为全聚德的名气太大了,人们觉得到全聚德来吃饭是件很光彩的事,巴不得一口就把那香喷喷的鸭子吃到嘴里,谁还有功夫去看它的招牌。这种大店是不会骗人的。可你们知道吗,偏偏就是全聚德的招牌上出了事。

  您仔细看一下全聚德的招牌就会发现,全聚德三个字中,最后的那个“德”字少了一横。为什么德字会少一横呢?有人说是全聚德的创始人杨掌柜在那位叫钱子龙的秀才来写全聚德这三字时,先请他喝了酒。钱秀才书法好,但给人写字要价也高。他好喝两口酒但又不会喝,一喝就高。杨掌柜看钱秀才喝好了,马上拿出纸墨笔砚请钱秀才题字。钱秀才写字的时候精神已经有些恍惚了,一不留心,就把“德”字少写了一横。他一写完,杨掌柜马上就让人把字给收了起来也没细看。钱秀才喝完酒也忘了写字这事儿,起身就走了。这时杨掌柜再拿出字来一看,才发现德字少了一横。没办法,只好将就着用吧。

  这件事传来传去,后来有人觉得这么说显得杨掌柜不够厚道,于是就有人传出话来,说全聚德的“德”字所以少了一横,是因为杨掌柜创业时,一共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是14个人。为了让大家同心协力,就把牌匾上原本要用15笔写成的“德”字有意少写了一笔,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正是因为少了这一把刀,全聚德的买卖越做越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听说过全聚德,但你可知全聚德牌匾“德”字为何少一笔?
讲述你所不了解的全聚德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1980年2月9日,北京烤鸭店恢复“全聚德”老字号
​【书法“德”字为什么少一横】
“全聚德”的“德”为什么少了一横?
你家的“福”字写对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