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毕竟是什么意思?
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总有一些故事,或因统治者有意避之,或因史家的疏忽,未能记载于正史。他们便以野史秘闻的方式流传着,华夏野史网带你去看看那些流于民间的稗官野史!
苦行森健康网,最专业的健康顾问,让您深谙健康之道!
“述而不作”,源自《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既被以为是孔子整理“六经”的编纂原则,也被后代称颂是他一生治学特点的高度归纳综合。
“述而不作”,毕竟应作何解?广泛的表明是:“叙述(论述)而不创作,以信赖(恭敬)的态度喜好古代文化”。持此论者,肇始于班固《汉书·儒林传》:“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究观古今篇籍,……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杨伯峻将这句翻译成白话就是:“论述而不创作,以信赖的态度喜好古代文化。”这个表明大要上是不错的,但要训释完备、正确明白,还需细考“述”与“作”的详细涵义。
“述”,《说文》表明为:“循也。从辵术声”;段注:“循也。述循叠韵。述或叚借术为之。如诗报我不述,本作术是也。古文多叚借遹为之。如书祗遹乃文考。诗遹骏有声。遹追来孝。释言,毛传皆曰。遹,述也是也。孙炎曰。遹古述字。葢古文多以遹为述。故孙云尔。谓今人用述。昔人用遹也。凡言古今字者视此。从辵。朮声。”同类表明另有刘宝楠《论语公理》:“述是循旧”;引申为论述旧章经典,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述者,传于旧章也”;朱熹《论语集注》:“述,传旧罢了”。今世学界多倾向于引申义,如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论述”,邓球柏《论语通解》则直接接纳皇侃的疏解。别的,古籍另有别的释义,如《广韵》表明为“著述”;《正韵》则表明为:“述,修也,缵也,譔也。凡终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据学者有关考据,“述”字在先秦其他文籍中利用的环境大抵是:《礼记·中庸》出现四次,《诗经》一次,《左传》一次,《乐记》三次,《尚书》三次。从先秦其他文籍利用语境中的义项来判定,将“述而不作”之“述”的字义表明为“循”,应是根本可以定谳的。
接着来看“作”字何解。“作”的本义是“起”,即人站起家子来;从人,从乍,人忽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初字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外形,本义为人起家。引申为“鼓起”,如《易·乾卦》:“贤人作而万物覩”,《书·尧典》:“平秩东作”。又引申为“振作”,如《书·康诰》:“作新民”。《说文》段注:“作,起也。秦风无衣传曰。作,起也。释言,谷梁传曰。作,为也。鲁颂駉传曰。作,始也。周颂天作传曰。作,生也。其义别而略同。别者所因之文差别。同者其字义一也。有一句中同字而别之者。如小雅作而作诗笺云。上作,起也。下作,为也。”经传注一样平常表明为“创作”,原意为“新制礼乐”,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作者,新制作礼乐也”。
“述”与“作”在古代是专指礼乐而言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紧张的大事莫过于纪元前十二世纪末期,周公之‘制礼作乐’”。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为“天下无道”,孔子的“述而不作”就不难明白了。又《中庸》云:“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孔子无位,自无“作”的资格。《礼记·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既然“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那就阐明能“述而不作”已经很不错了,试想我们今人中有几个能做到“述者之谓明”呢?假如狂言不惭地以为本身“作而不述”,似乎本身就是天降之贤人,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后代儒家为了教谕众人及后学,又多将“述而不作”发挥为孔子自谦之辞。如邢昺《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七》:“此章记仲尼著述之谦也。‘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老彭,殷贤医生也。老彭于时但述修先王知道而不自制作,笃信而好古事。孔子言今我亦尔,故云‘比老彭’。犹不敢显言,故云‘窃’。”又如朱熹《论语集注》“作,则首创也。故作非贤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云云。盖不惟不敢看成者之盛,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之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朱子背面那段话显然是美饰,由于孔子成为贤人是厥后的事,而其时老彭是各人公认的古之贤人,孔子自比于老彭,实在就像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取法高,而不是出辞低。中国古代学者,各自追崇各家各派先贤是广泛征象,几无破例,也无可厚非。并且就经学史的意义而言,孔子成圣的历程还相称漫长曲折且庞大,只是与主题无关,此处就不赘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说《论语》:述而篇(一)
“论语”新解 “述而篇第七”第1、2、3、4章
好学不厌诲人不倦是老师优良的品德——《论语》学习148-149
述而不作必自谦——《论语》悟读【145】
【儒】论语·述而篇(1)孔子的偶像是谁呀?
《论语》中的成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