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三毛撒哈拉真实生活:写作的手用来送水,日用品全靠捡

三毛的出生,是一个哇哇啼哭的女婴,与世间万千婴孩无何不同。长辈们怀抱着这个啼哭的稚儿,谁又能够想象到,未来的某一日,这个还未被任何人在灵魂上烙下痕迹的孩子,会变成如此光彩夺目的女子,用她特殊的笔触轰动文坛,然后用属于三毛的方式,决绝且悲伤的离开人世间。

三毛作为知名的女作家,她有着自己特殊的标签——流浪,犹如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她的一生,并非没有停留,只是那份停留,是她为数不多的美好,随后,便是继续的流浪。可能于三毛而言,她的心再未有停留,唯有流浪能够让她继续麻痹和欺骗自我,逃避挚爱已逝的肝肠寸断。

三毛的爱情,就是荷西。在她的书中,她总是用美妙的辞藻来描述夫妻的生活,让许许多多的读者对于二人的生活点滴怀揣着无数的憧憬,满心以为这是何等的浪漫和幸福。但是,除去这些被三毛文字倾倒的读者们,更多的人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就会非常理智的发现,三毛与荷西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此美好。

荷西为了三毛,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大海梦,只因为三毛说撒哈拉是她的前世故乡。当二人真的来到了撒哈拉,他们的生活,其实过得并不轻松,但对比寻常人,三毛这般标新立异的女子,对于物质上的缺失,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反倒十分享受慢慢将生活变美好的过程。她始终认为,她与荷西的生活是如此的甜蜜舒适,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的圆满如意。

三毛出生在1943年3月26日,她的童年并不缺乏物质的滋润,家境的优渥让她对于物质的渴望并不深厚,她所缺失的,一直都是精神上的爱情。而荷西,给了她所要的爱,那份爱全心全意且毫无保留。

荷西为三毛寻找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房子,虽然那栋坐落在撒哈拉的房子破破烂烂,并且对着一个巨大的垃圾场。沙漠中风沙一卷,便是无数的沙粒通过屋顶的天窗飘入屋内。这样的居住环境,并不舒适,可三毛甘之如饴,甚至暗自欣喜。因为,这便是荷西对她的爱,将她的想法一一变成现实,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就是如此的恰到好处、细致入微。

对于三毛生活的艰苦,并非臆想,而是可以得到很多的举证。1979年,三毛的父母远渡重洋和女儿女婿生活了一个月的时间,回程后,三毛的父亲就曾经夸赞她,他说女儿将艰苦的生活过得如此丰富多彩,实属不易

为何三毛的父亲会发出如此的感慨呢?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如此的不容易。荷西没有给三毛提供太多物质的保障,房子、车子、存款之类的都是没有的,三毛整日还要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她本该写字的双手却需要提起重如千斤的水箱,挨家挨户的送水。

他们共同的家中,几乎所有的家具、饰品都是三毛一点点捡回来然后让荷西改造的。而且,为了生计,荷西还不能时时陪伴在三毛身侧,很多事情,只能三毛自行处理。

可是,纵然如此的艰苦,三毛却如此的开怀。三毛的父亲用了“无风起浪”四字来形容他们的爱情,大意就是他们的爱情和他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普通人的样子,很寻常可见。

但是,之所以在一些人眼中看来如此的轰轰烈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荷西的呵护和付出,让这段爱情滋养了三毛,三毛运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了如此生动感人的爱情,将这份爱情无限的放大,让读者们感动的同时心生向往。

三毛父亲的评价,本质上就是大部分“俗人”对于三毛与荷西爱情的最终评价。这份爱情很平常,只是恰好女主演才情并茂,才让这段爱情广为人知并且显得格外生动感人罢了。

三毛和荷西的爱,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一系列结婚手续之后的名正言顺,然后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搬到撒哈拉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举措,只是一个男人为了深爱的女人的付出。他们之间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可能还带点儿恶俗,因为荷西的父母始终无法认同比自己儿子年长六岁的三毛,纵然荷西死后,他们也无法把三毛当做一家人看待。

可就是在这么多的不如意和不支持声中,三毛把日子过成了诗酒画,将一切都经营的如此美好,这一切的本质原因,还是爱。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这是三毛对他们爱情的描述,一切都恰如其分,处处皆是美好。

恶劣的环境并无法消磨他们彼此的爱,因为三毛在意的从来都不是这些,她要的仅仅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荷西给了三毛她要的一切,三毛回馈的是性格的变化。她在撒哈拉的那段岁月里,不再是那个尖锐自闭的女子,而是变得柔软善良。同样的,她的文字也变得美丽却柔软。

可是,命运总爱和人开玩笑。1979年9月30日,荷西丧命于大海,独留三毛在人间继续感受悲欢离合的苦楚。三毛又变成了那个孤独的流浪者,她的心再也无家。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

纵然明确的知晓了荷西的离去,但她还是选择这样的自欺欺人,只为了不让这段爱情划上一个句号。没有终结,那便是永远。三毛爱荷西,也便是一直。中途再多的分神,也只是想寻找另一个慰藉,可是蓦然回首,三毛却明白荷西便是此生的唯一。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自杀,她定然是受够了生命的苦,才选择如此的诀别方式。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说出这句话的三毛,终究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她再也无法存活于这个没有荷西、没有爱的世界。她在精神的窒息中,与世长辞。

三毛这一生的嬉笑怒骂,都已经是暗淡的记忆,最后可以被铭记的,是她留下的文字。她曾经那么真真切切的快乐过,纵然是艰苦的生活、简陋的环境,也不能改变她的欢愉。但后来,她也是真真切切的痛苦挣扎着,犹如溺水的人。可惜,世上再也没有一个荷西可以来拯救她,所以她选择去寻找荷西了。

文/平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曾经那样喜欢三毛
三毛最深情的10句话:第9句很多人都误会了……
今天,我的天空下了一场流星雨,那是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独属于三毛的撒哈拉
沧海拾遗·《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撒哈拉威人的爱与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