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评价对手项羽的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评价对手项羽的

刘邦成功称帝之后不久,便宴请大臣,对其论功行赏。在酒兴正酣之时,他曾这样评论过项羽:“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却弃而不用,所以才会被我打败了啊。”

范增的画像

范增有大才,有远见,是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但是后来范增被项羽所疑,愤而离去,在半路上就病死了。失去了范增的项羽犹如是自断了一臂,自然无法与刘邦相抗衡。

当年,楚汉之争拉开序幕后不久,刘邦就于彭城大败,元气大伤,之后又在荥阳与楚军僵持不下。当时,楚军切断了汉军的粮草来源,刘邦被困多日,无奈之下就像项羽求和。在项羽即将答应之时,范增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告诉项羽,此时是击败刘邦的好时机,若错过了此次机会,一定会后悔莫及。项羽听了范增的话便没有答应刘邦的求和,而是开始急攻荥阳。

刘邦知道,他想要打败项羽成就大业,最大的障碍就是项羽身边的范增。于是刘邦的谋士陈平利用项羽多疑的性格,使出了一招反间计。

楚军的使者奉命来到汉军军营之时,刘邦命人上传精心准备的菜肴。可是刘邦在细细地看过使者之后,却故意露出惊讶的样子,说了一句:“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原来是我搞错了。”然后又命人将精致的菜肴换成了一般的粗食。

这位使者回到楚军后,就将这一切告诉给了项羽。项羽听闻,就怀疑范增私下与刘邦有来往,渐渐地就不再信任范增,对他提出的意见也就不再采纳。刘邦的反间计果然奏效了。

范增见此,也已无话可说,主动向项羽请辞,最后,病死在了回乡的路上。

没有范增为项羽出谋划策,项羽也就被刘邦所打败了。

弱小的汉王刘邦打败了强大的项羽

项羽是楚汉时期的西楚霸王,而刘邦是汉王。这两个人之间注定要一分胜负,这样才能决定最后统一天下的君主到底是谁。刘邦其实很多方面都比不上项羽,比如说治军,打仗等等,但是刘邦也有过人之处,反正最后的结局就是刘邦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开辟了汉朝。

刘邦剧照

刘邦打败项羽的一场战役是在五年十二月。那个时候项羽已经退守垓下了。刘邦还有韩信等人,带着40万的大军,去找项羽一决高下。当时项羽手上的兵力大概在10万左右。其实项羽的兵力非常的勇猛。曾经他也有过用三万精兵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的经历。但是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因为刘邦是事先计划好了才来的,所以项羽的部队遭到了重创,败了下来,退入壁垒坚守。

这个时候项羽手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了,而且在粮草方面也非常缺乏。韩信就让人在晚上的时候,唱起了楚歌。项羽的士兵们,夜夜听到楚歌,无比的思念家乡,军心彻底瓦解了,这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四面楚歌。项羽见军心已经瓦解了,知道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于是带着800士兵突围出去逃走了。

刘邦见状,赶紧带了5000骑兵去追项羽。项羽在突围的时候不慎迷了路,找不到方向了。被刘邦带领的骑兵追到了乌江旁,在乌江自杀身亡,结束了他的一生。至此,刘邦打败项羽才作为了不争的事实,刘邦得以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君主。

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以及谋士韩信之间的故事

项羽和刘邦是知己也是死敌,在他们俩的争霸战争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影响着他们各自的结局,此人便是韩信。项羽、刘邦和韩信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韩信画像

韩信本是项羽的部下。当初韩信参与到反抗秦朝暴政的斗争中,他首先选择的是项羽的部队。可惜的是,韩信在项羽那里犹如明珠蒙尘,并不受到项羽的重用。韩信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施展,十分抑郁。后来,韩信转投到刘邦的麾下,才得以展现他那非凡的军事才华,战无不胜,从无败绩,让项羽多次败北。在垓下之战中,也是韩信给了项羽最后的一击,让项羽损失惨重,最后,又带兵将项羽重重围住,唱楚歌涣散楚军军心,最后成功地逼死了项羽。

当项羽与韩信交锋,并多次领略到韩信的能力之后,项羽对韩信一定是十分忌惮又十分遗憾的吧。毕竟,韩信本来是他的部下,如果当初他能牢牢地抓住韩信,也许项羽追逐霸业的路就不会那么幸苦。当项羽败局已定,大势终去的时候,看着这个昔日的部下,项羽一定是心灰意冷,生出那么些许天意如此的感慨吧。如果韩信仍是楚将,那么如今的胜负也许就可以改变。可是,这世上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所以项羽淡然地接受了他的结局,走向了死亡。

而韩信之于刘邦,则是左膀右臂。当初韩信投入到刘邦的麾下,刘邦并没有因为韩信曾是楚将就怀疑他,而是给予了韩信全部的信任。韩信在刘邦成就大业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刘邦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羽错失韩信,后悔莫及。而刘邦幸得韩信,如虎添翼。

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什么时候起义

项羽和刘邦都是乱世里的枭雄,他们也早已在那个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的年代里化作了永恒。

冯绍峰扮演的项羽剧照

秦朝末年,皇帝昏聩,政治黑暗,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秦始皇正率队出巡,项梁和项羽正巧遇见。项羽看到后脱口而出:“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项梁听到后,虽然斥责了项羽,但是却也因此而对项羽刮目相看。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孙,自幼便以勇武闻名,他在吴中的弟子当中,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后来,陈胜等人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会稽太守殷通看到所有的江西人都造反了,就意欲任用项梁为将,顺应而起。项梁假意答应,又设法让殷通将项羽传召进来,在项梁的暗示下,项羽一刀将殷通杀死了。之后,项羽奉项梁之命,提着殷通的首级,带着殷通的官印,斩杀了殷通的部下近百人。召集义士,跟他们共商反秦大事。之后,以项梁为首,开始正式反秦。项羽的起义之路也由此开始。

而刘邦起义少不了萧何等人的辅佐。当时,刘邦因为犯事,逃亡在外。萧何等人劝沛县县令召集流亡之人来加强自己的实力。于是,县令将刘邦找了回来。但是县令担心引狼入室,就又反悔了,他紧闭城门,下令捕捉萧何等人。

于是刘邦将一封封信绑在箭上,射进城内,号召百姓们除掉县令,共谋大事。老百姓们早就对县令不满,就杀了县令,开城门迎刘邦,并推举他为反秦的首领。刘邦就是这样在沛县聚众三千余人,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开始了他的起义之路。

有关刘邦的著名历史小故事

现如今,我们总是会用“高阳酒徒”来形容那些嗜酒如命又狂放不羁之人。其实,这个成语还与刘邦有关。

俪食其画像

当年刘邦奉命西征,沿途寻访能人异士。途径高阳之时,应允了一名士兵回家探亲的请求。这士兵的同乡郦食其听说之后,就请求他为自己引见,于是俪食其就得到了面见刘邦的机会。

这一天,俪食其前来求见刘邦。刘邦问通报之人俪食其的样子,那人根据俪食其的穿着打扮就判断他是个读书人。刘邦身在乡野,对读书人向来没有什么好感,曾经有过在读书人的帽子中撒尿的举动。于是刘邦就皱着眉头对通报之人说:“我正忙于大事,哪有什么时间去见什么读书人,不见。”于是,那人就将刘邦的话告诉了俪食其。俪食其一听,登时气红了脸,一下子拔剑而出,怒声说:“你重新再去通报一遍,哪里来的读书人,你就告诉他,是一个高阳酒徒前来求见。”

刘邦听人转述了俪食其的话,知道他必定不是常人,于是就让他进来了。两人把酒言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态。

后来,俪食其向刘邦献计克敌,深得刘邦信任。之后俪食其又让自己的弟弟郦商率部队归顺了刘邦,使刘邦的队伍一下子增加了四千多人,队伍得到了壮大。

这就是关于“高阳酒徒”的典故,俪食其以酒徒自比得以求见刘邦,为其出谋划策,得到了刘邦的信任。

汉高祖刘邦的铜像在哪

刘邦是历史上一位知名的人物,很多人都熟悉他,后世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但是如此名声大震其褒贬已然显得不再重要。

刘邦塑像

据说刘邦的后人刘成方源在一次名字是“爱在泉城”的活动中捐助了刘邦铜像,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聚集有爱心的各界人士捐赠有价值有意义和故事的物品,一时之间受到各界的积极响应,刘成方源就是其中一位,他捐赠的刘邦铜像高六十五厘米,身穿汉服,手持宝剑,面容严肃刚毅。刘成方源做为刘邦的后人,从小就特别喜水浒文化,并且善于画画,于是成立了水浒书画院,聚集了很多爱好文化喜爱画画的知音人一起,并且为慈善事业为做出了贡献。

不过,07年的时候,最引起热议的是河南刘邦铜像的事情,据说政府用3000万来修筑这个铜像,高39.9米,与地面相对高度达到166.7米,场面可想而知,这铜像有“亚洲第一铜像”之称。这次的事件引起了很长时间的热议,相关报道也不断报道出来,很多人发起疑议,花费如此巨资,只为了建立一个古代人物的雕像意义在哪里,很多贫困的地方需要钱,很多无家可归的孩子,很多孩子上不起学,很多人看不起病,住不上干净整洁的房子,世界上有如此之多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么一笔钱用建铜像上却让众人心惊。

现在工程已经被迫停止,此次事情引起河南政府关注和国家的关注,但是至今没有新消息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邦身边最恐怖的一个阴谋家
汉代第一阴谋家陈平:玩弄韩信于股掌之间
从流氓到皇帝——趣谈刘邦十大流氓行径
汉高祖刘邦简介 名人传记 刘邦
刘邦的流氓气
六出奇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