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章详情

本文已经获得转载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原公号“听贤小馆”;

前段时间在凤凰新闻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前些天胡歌在某酒店大堂被网友拍到很悠闲的看书。据说胡歌是娱乐圈中少有的爱书之人,还有人把胡歌曾在微博、访谈中推荐过的书做了一个整理,不失为服务广大“胡椒粉”的善举了。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有个叫“胡歌”的人,演过一部“仙剑”,想来应该是二次元少年们的世界。后来很不幸出了一场车祸。看完《琅琊榜》,反差太大了。对于这个人,有种惊艳的感觉。

如果说作品是成就了演员,没错。但是一个角色的成功,必然投射出演员的内心深度。我想象不出如果《康熙王朝》不是陈道明去演,会是怎样的一种画风。正像胡歌与梅长苏,互相成就,不分彼此。看的恍惚时,你会觉得他们就是一个人。

网上有个凤凰卫视对胡歌的访谈,他说《琅琊榜》里记忆最深的一句台词是:“既然让我活了下来,我就不能白白的活着”。说的何尝不是自己。

他竟可以将梅长苏演绎到那种程度,如此沉静,如此坚定。隔着几米远的屏幕,你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气息。一次次穿透你的心。

“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可是现在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搅弄风云了”,我记得当时听到这一句时,是男儿也要心碎的差点落泪。

“我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骨髓里都渗着毒”。这样的痛彻心骨,心境又几人能懂?

那个曾经金陵城里最耀眼、最明亮的少年,十二年后,死而复生。

再不复轻狂,却更有力量。

胡歌说,十年前经历的那场车祸,是他的幸运。那时他24岁,年少成名,内心膨胀。车祸撞碎了他的躯体,也撞碎他的生活。如果没有那场车祸让自己不得不停下来,他不知道未来的人生会发展成什么样,很可能就只是演艺圈的一个泡沫。这是一个非凡的顿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那次生死关头的回忆。在手术室里抢救了六个小时。刚出车祸时,他最担心的是静脉有没有破,脖子一直在流血,能不能保住命?得到肯定后,开始担心眼睛能否保住,因为半边脸血肉模糊,没有知觉。最后,才是面容。他觉得人永远是贪婪的,当你保住命的时候还想要脸。他开始担心以后能不能做个演员,甚至要去韩国整容。当有一天照镜子时,他突然领悟,为什么一定要回到过去,现在的也是自己。

许多事现在说来轻松,当时面对的痛苦每一次、每一天也不会放过你。

再次复出后,他有时觉得是另一个自己,脸上两边仿佛是两个人,却都是自己。

有一次,他妈妈突然生病,在医院里重病抢救,第二天他却要去演一部无厘头的喜剧。还有一次,奶奶在医院住院,他跟爸爸焦头烂额,医院走廊上放着他在《快乐大本营》里跳来跳去的镜头。他认为这是一个职业演员的尴尬和责任。到这里,一个男人、一个演员,算是成熟了。

他说自己以前演戏经常用力过猛,现在懂得放下了,存在即表现。这是一种通透。很多人可能到老都悟不透这一点。

有的人红是靠运气。他的红是靠什么?我觉得一定是思想。阅历,是思想最重要的原色。

《金星秀》有一期胡歌的采访,他说整个2016年都没有接一部戏。金星问,你演过那么多角色,接下来你还想成为谁?胡歌说,我想成为自己。

是的。所有你经历的,都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皮囊难以修复,我愿意用思想,去填满它”

我也是难过。每次动笔前,都提醒自己少写点。每次都搂不住。好吧,回到正题。我们来谈谈他推荐过的书吧!

一个演员能勤奋就很好,如果又爱看书,他的艺术表现一定会更有生命力,更长久。阅历和视野,但如果有阅读的浸润,就会印证和打通,变得更加舒展而有香气。阅历决定你所能驾驭的宽度,思想则决定了你所能体现的深度。

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演员,你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要无缝切换,不是吗?

书不少,我们略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谈谈。只是一家之言,不必当真。其实,无论谈谁,说的都是自己。

书,还是要自己看的。

1、《哥伦比亚的倒影》

木心先生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他的文字,是那么样的一种富有人类感情与文化表情的中国汉字,优雅、从容、洗练、蕴藉,极为讲究。这本书被陈丹青认为是最好的散文之一,有着现今难得一见的民国文脉。如果你没有这份闲心,像连续剧一样的《文学回忆录》也是很好的。既是文,也是史,又是诗。

2、《小王子》

这是一部百读不厌的成人童话,我觉得它像是文学版的《麦兜》,永远让你不由忧伤,却终能坚信美好。据说销量仅次于《圣经》。不记得最初是什么时候读的了,爱、人生、世界的荒诞,这些最重大的命题如此被展现的举重若轻,常使我会怀疑,是否最凝练的诗歌才是最深沉的哲学。

3、《活着活着就老了》

这是冯唐杂文的集成,里面有那些有意思的书、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儿和有意思的地方。美好的文字总是不多见的,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象。还看过他的《三十六大》以及广受诟病的翻译《飞鸟集》。个人认为很好。

4、《1Q84》

没看过。只看过《挪威的森林》,于那时而言,当时年轻,正得其时。现在似乎兴趣不大了。据说明显带有村上春树式的后现代主义文风。胡歌对这本书的领悟是“最近终于把《1Q84》看完了,对‘命运’很有感悟。 所谓‘命运’,‘命’是天注定,‘运’是可以靠后天努力去创造的。 我说‘不如幻灭’,是说人既不能太拘泥,也不要为了一个执念,而放弃当下和接下来的生活”。说的很好!

5、余华系列作品

没想到胡歌的书单里余华的作品竟有四本之多。可见他的喜爱。如果中国有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定是余华。他的作品总让你有一种触摸到血肉的疼痛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这些不应该割裂的去看。生活的伤痛,世事的逼仄,人性的反复,撕开给你看,好像比你自己看自己还清晰。

6、《明朝那些事儿》

人尽皆如,不用推荐。不过建议大家可以试着多换几种读法。我以前把它视为最佳的“马桶读物”,不是不敬,是爱极了,每次都蹲到腿麻。后来当作和《红楼梦》一样的去读,不管是睡觉前,还是心情好时,心情不好时,都可以读,随便翻到任何一页,都可以让你看下去而不会觉得烦。这就是功力,也是阅读的另一种乐趣。

7、《西藏生死书》

就像每个经典电影名单中都会有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很多人的书单中都会有一本《西藏生死书》。虽然老套,却无法回避。这是一本可以被大众所能理解的书,将藏传佛教甚深教法与普世人文关怀不可思议的融合。胡歌说他在车祸后看了很多生命方面的书,这一本他一定印象深刻。不必一次读完,领会了一些再读下面的。有人说,这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8、《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用宗教的观点来看,我们都是精神病人,是心理上得了病的人。基督教、佛教、道教,皆如此。怎么证明你不是个精神病人,是个难题。梵高,纳什,阮籍?天才和疯子,是最具深度的艺术话题之一。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写作而成的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

9、《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有人曾用伟大来形容这本书。类似的作品还有《达摩流浪者》,作者是杰克.凯鲁亚克。没错,他有一句口号你可能听过:“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些书深刻的影响了美国的一代人,最典型的比如说,乔布斯。高扬个性解放、自由、理想与爱,崇尚行走中的思考。如果你是一个背包客、旅行者,作为谈资也是必不可少的。最新的还有一本《一个人的朝圣》。

10、《瓦尔登湖》

一个人一生读的书不用多,能读懂最好的基本就行。《瓦尔登湖》在美国的地位,大概是可以跟我们的《老子》、《论语》相提并论的。从精神内涵上,我认为它也毫不逊色。可以推荐的书有很多,但我觉得通俗而不流俗,让每个人都能读得懂,且能常读常新,才是最好的书籍。在瓦尔登湖边上的两年,梭罗看到这个宇宙人生中最朴素的真理,大道至简。这本书可以给你像梅长苏一样如坐云端的沉静气质。

PS:简直是作死的强迫症,找图、换图就能折腾我快两个小时。就到这儿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懂了陈道明、胡歌,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胡歌:《猎场》回归,如果皮囊难以修复,我愿意用思想去填满它
胡歌再谈十年前车祸:这件事教会我的是放下
胡歌的书单,你服不服?
胡歌自曝12年前车祸真相,网友:你比以前更帅了!
胡歌一生无法忘怀的女人 为救他车祸去世 11年来胡歌用行动来报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