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新疆美食
userphoto

2022.06.06 天津

关注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中国以美食闻名天下,中国有八大菜系,像川菜,粤菜,鲁菜,湘菜,苏菜,浙菜,闽菜,徽菜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菜肴。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很大,物产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饮食文化的差异。

我的家乡在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众多的少数民族,悠久的古丝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西域美食。

新疆方圆160万平方公里,与八个国家相邻,这使得它又融合了中亚等国的一些饮食文化。新疆地理概况是由三山夹两盆,天山山脉横在中间,把新疆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疆多草原绿洲,经济以畜牧业农业为主,少数民族以游牧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较多,这里多产牛羊肉。南疆靠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燥风沙大,经济以果树农耕为主。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南北疆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差异。

  1. 北疆的哈萨克族饮食篇

居住在北疆的哈萨克族,因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奶茶成为了他们一天当中不可缺少的饮品。他们将新鲜的牛奶煮开,掰几块砖茶放入牛奶中熬一会,加点盐,这时一壶带着茶香的奶茶就熬好了。家人们一人一碗地喝着,不够再续,直到喝饱。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这是因为他们要去很远的地方放牧,遇到途中没有可饮用的水和食物时,早上的奶茶就足够一天的营养了。奶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倘若虎哪天没喝奶茶,他们就如同得了一场大病,没精打采,浑身不舒服。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有了方便携带的奶茶粉,出门在外,开水一冲泡就有了一碗香喷喷的奶茶。

清炖羊肉也叫手抓肉,它是牧民招待贵宾和亲朋好友的硬菜。先把未结婚的羊放血,扒皮之后直接剁成大块放入锅中煮,不需冲洗是保证美味的关键。等到肉熟之后,把大块的肉捞到一个盘子里,再撒上一把皮牙子(洋葱),旁边放一碟盐,一盘鲜嫩多汁的清炖羊肉就做好了。

这样简单的做法,你一定想不到会有这么鲜美的味道。其实,有时候越简单越能体现出食物本真的味道,同时,它也满足了你的味蕾。吃完肉,再来一碗鲜美的肉汤,那就是神仙也换不来的惬意呀!

有草原的地方,大多气候寒凉,就不太适宜种蔬菜,所以哈萨克族很少吃蔬菜,他们的蔬菜主要以洋葱,土豆,萝卜和大白菜为主。

主食以肉蛋奶面为主,虽然他们天天大快朵颐,但是却很少有人得三高,这完全得益于他们的饮食习惯。奶茶洋葱,本身就是解腻防胆固醇的食物,土豆,萝卜,大白菜等根茎类的蔬菜都是无污染的大自然馈赠物。垃圾食品不会进入他们的法眼,你说他们的身体能不健康吗?

哈萨克族的熏马肉熏马肠也是闻名遐迩的。在过去没有冰箱的时代,聪慧的哈萨克族因地制宜创造出了易储存又美味的食物。熏马肠,哈萨克语叫卡孜,有带骨的和纯肉的二种。

将马板肠翻过洗净,分成比一根马肋骨稍长的段,将撒上适量盐带肉的马肋骨插进肠衣里,再封口,用草原上特有的地尾松枝熏干即成。

熏肉肠是将所宰牲畜的肉,切碎后加盐,装进羊的盲肠或大肠中,封口熏干即成。哈萨克语叫“去聚克” 。

熏马肠、熏马肉是新疆地方特产。它们产自美丽的伊犁大草原,是哈萨克族风味食品。采用素有天马之称的伊犁马肉为原料,伊犁马饮天山雪水,食高寒草甸的野生百草。它的肉含有十八种氨基酸,高钙富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维生素E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也是馈赠亲友、居家配膳、旅游携带的美味佳肴。

熏马肠、熏马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新疆人的传统食品,熏味浓郁,并有强筋壮骨的功效。

熏马肉熏马肠大都是在入冬前熏制,不放冰箱挂在牧民土制的地窝子,可以存放一年都不坏。对于那些极挑食的人来说,熏马肉熏马肠一定让你找不到挑食的理由。

在众多北疆少数民族美食中,特别推荐另外两个民族的美食,一个是回族,一个是锡伯族。

回族的美食在新疆占很大一部分,他们有从古至今做餐饮的传统,所以新疆餐饮店很多由回族人开的。

2. 回族的美食篇

回族美食丰富多样,例如丸子汤,油糕,油塔子,粉汤,凉皮,黄面,最著名的就属九碗三行子了。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有个美食小吃一条街,各种回族小吃都可以找到,“九碗三行子”是回族正宗的宴席菜。

“九碗三行子,吃了跑趟子”,说的就是宴席上客人一波一波吃的流水席。通常用九只碗来盛菜,并把九碗菜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来看,都是三行,整齐对称,简单好看。

“九”在汉语中表示极致与吉祥,“九碗”便代表着千滋百味的集合。而菜品中的这个“行”字,要念出四声(hàng),才能体现出它的语感和韵味!

“九碗三行子”是以绿菜铺底,牛羊肉蒸炖为主,讲究荤素搭配,注重营养均衡。

“九碗三行子”讲究对称摆放,“角肉”对“角肉”,门子对门子,丸子对丸子,因此,菜便会有重样。宾客们不用转盘子,也可以尝到所有的菜品。

每道菜品的垫菜也稍稍有些不同,有的用干花菜,有的用干豇豆,有的用酸白菜,不同的垫菜再覆盖上不同的菜品,口感也会变得千滋百味,回味无穷。提前备好,到用餐时,只需在锅中蒸一蒸,再浇上不同口味的汤汁就可以了。

另一特色小吃要数羊杂汤了。热气腾腾的羊杂汤里,料很丰富,有羊肠,羊肚,面肺子,羊头肉,一小撮香菜,几粒葱花,还有飘着热辣的红油,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大盘鸡也是回族人最先研制出的,现在已成新疆网红美食。

大盘鸡最早出自新疆的沙湾县,制作方法也很容易,关键是主料要正宗。一只土鸡洗干净,去除血水控干,大概油热至七时,下豆瓣酱炒出红油,把鸡块倒入锅中翻炒,炒至水汽干透,再下入沙湾的红线椒,八角,香叶,花椒,草果等香料,加入料酒,一点老抽,一些味极鲜,倒入一瓶新疆乌苏啤酒,加盖慢炖,快熟时放蒜片、青红椒、盐,再焖一会就可以出锅了。

鸡肉要趁热吃,麻辣在唇舌尖回旋,同时还有酒香浸润在鸡肉中,吃的大汗淋淋,等肉吃的差不多时,让老板再下一盘皮带面拌在肉汁中,味道攒劲极了。

3. 锡伯族的美食篇

锡伯族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

新疆的锡伯族是在公元1764年农历4月18日四千多官兵带着家眷,从遥远的东北西迁到伊犁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伊犁察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族的饮食与其民族传统、居住环境等息息相关,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既保留了本民族的习惯,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精华,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面食。发面饼在锡伯语中为“发拉哈额分”,又称“锡伯大饼”,锡伯族人几乎每天都要吃。

这种饼用面粉、碱面和水制成,在锅中烙出来,一般直径在三四十厘米,厚度约一厘米,带有烙制花纹的叫做正面,另一面则是反面。

这种饼的吃法很讲究,食用时必须正面朝上、反面朝下,掰成四块,再把饼卷上自制的辣椒酱,腌韭菜,非常下饭。

4. 南疆的美食篇

来到新疆,烤肉是一定要吃的,烤肉也分好几种,按调味料的不同有:原味,孜然辣椒,还有用洋葱碎腌制裹了鸡蛋烤制的。

按串肉的工具分:铁签,红柳枝,工具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最值得推荐的是红柳烤肉,那烤出来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漠的味道。

红柳原本就生长在沙漠中,在沙漠腹地居住的南疆维吾尔族,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他们不会炒,又缺水炖,就顺手把沙漠中的红柳折下来,头削尖,串上肉,用木炭烤,没想到烤出来的烤肉竟然出奇的香,除了肉香还带有红柳特有的清香。从那以后,这道美食就流传开来,现在还变换出烤羊排等红柳系列。

除了烤肉,南疆的维吾尔族还发明出更多的花样吃法,馕坑肉,架子肉,烤全羊,这些食谱都离不可开一个重要的工具----馕坑。

馕坑是少数民族离不开的一种做饭的灶台,它是人们在平地上用砖和土坯,砌成肚大口小的一种灶具,内里放入碳火,在炉壁上贴上面饼就是他们的主食“馕”。那里的人们离不开馕更离不开馕坑。馕坑除了烤馕还能烤很多食材。

烤全羊是新疆人招待贵宾的最高等级,全疆各地都有烤全羊,但最好吃最正宗的要属尉犁县的烤全羊。

尉犁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温暖,干燥少雨,土壤碱性大,能生长在这样的土壤上的植被都是耐盐碱耐干旱的,像红柳,梭梭,胡杨,骆驼刺,芦苇,碱碱蓬等植物。这里的羊就吃这些草,羊吃了这种碱性草,长不胖,肉还不膻。

烤全羊需要提前定制,羊要挑九公斤左右的小羊,把羊圈起来给它喝用各种调料熬的咸水,它越喝越渴,越渴越喝,二三天后再宰杀,这样的羊一点也不腥膻,还自带一点点咸味。然后用各种调料加鸡蛋和姜黄涂抹里外,用一铁棍从头部穿到尾部放到大大的馕坑里,把口盖上,大概需要2-3个小时的烤制,中间转动几次以便食材受热均匀。时间一到,烤羊师傅把羊从馕坑中取出,二个人抬着放到客人餐桌前的一工作台上,一只表皮金黄外焦里嫩的烤全羊呈现在客人面前。

师傅还会给羊耳朵上挂二棵青菜,羊头上绑上红绸缎,然后邀请客人中尊贵的长者,当地人称他为“巴依老爷”,让他用刀在羊身上开第一刀,大家齐喊“新疆亚克西”,这就是开羊仪式。接着美丽的新疆古丽和帅气的小伙伴着热情洋溢的音乐,跳起欢快的麦西来普,在座的来宾也加入到欢快的人群中。

舞蹈结束,我们的烤全羊也被师傅拆卸成小块端到桌上,大家用手抓着肉,沾上孜然和辣椒面就可以开动了。肉的表皮酥脆,带着香料味;肉鲜嫩多汁,瘦而不柴,很有嚼劲。据说,每年很多外地人都会定制尉犁县的烤全羊。

馕坑肉和架子肉就是烤全羊缩小版。羊肉用洋葱盐水腌制,挂到一铁架子上,放入馕坑焖烤。客人点单都是按公斤称的,一二人吃不了烤全羊,那就来二三公斤架子肉也算是解决了口腹之欲。新疆人吃肉,一盘生洋葱是标配,

这样吃得才过瘾,既解腻还降脂。

再来说一个家常饭——抓饭。抓饭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抓着吃。当然,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改用筷子。在中亚一些国家,像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人们依然还在用手抓着吃。

他们的抓饭和新疆的抓饭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主料都用大米,只是配料不同,制作方法不同而已。

新疆抓饭还分黑抓饭和白抓饭,你知道吗?乌孜别克族做的黑抓饭很特别,他们先把大米,鹰嘴豆淘洗浸泡,再把胡萝卜和黄萝卜切成小条备用,羊肉,羊排切小块,油不用太多,因为羊肉上还有油脂。

小火把洋葱碎、姜、蒜炸成金黄色(这是黑抓饭颜色的由来),它不是用老抽调制出来的。将炸干的料捞出,下羊肉块大火翻炒,将水气炒干,再放入胡萝卜,炒到六七成熟,加水或高汤,倒入泡过的米和鹰嘴豆。乌孜别克人是用特制的大铜锅,把炸好的洋葱碎和一头没剥皮的大蒜插入米饭里,再放几颗小米辣,小火焖煮一小时左右,香喷喷的黑抓饭就出锅了。而白抓饭是不需要炸洋葱的,直接炒羊肉胡萝卜,快熟时把葡萄干、杏干和巴丹木放进去一起焖,做出的抓饭就多了一丝香甜味。

烤包子也也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美食之一。他们一碗奶茶,两个烤包子就是他们的早餐。之前看到有位美食博主来新疆探店,有一家火爆的烤包子店,需要排队1小时才能买到,而且每人限购5个!光是看着老板烤包子,你的口水就会不由自主溢出。

它的做法其实比较简单。新鲜的羊后腿肉和羊油各一半,洋葱(新疆人叫皮芽子)必须是白色,切小丁,羊肉也切小丁。包子用的是死面,擀薄,包馅,放入馕坑烤制,烤出来的包子咬上一口,皮脆,馅嫩,油直流。这就是新疆美食的特点-----“油多”。

拉条子在新疆也是寻常百姓的家常饭。它与兰州拉面不同在于,兰州拉面用蓬灰水和面,而拉条子只放点盐和面,醒面揉搓之后,把面搓成长条盘在盘子里。

拌面要把菜先炒好,后拉面。配菜主要有过油肉,辣皮子肉,土豆丝等等。锅中水开后,把面一根一根的缠在双手间在面案上摔打,面越摔越细,然后下锅,等面熟后过一下水,盛到大盘里,炒好的菜往面里一拌就可以吃了。在新疆,家家会做拉条子,男人们常说:“一天不吃顿拌面就不叫吃饭。”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饮食文化跟烹饪技巧都是博大精深的。缸子肉,是个只有在南疆才有机吃到的一道美食。

有很多游客在到了南疆,看到这种美食都会觉得非常的“脏”,但是对于喜欢美食的人来说,连吃三缸都不够。

新疆当地人都是比较喜欢吃羊肉的,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出门在外,吃上这样一口热腾腾的羊肉,就会觉得浑身上下非常暖和。假如一个人在外面,想吃价廉物美的羊肉怎么办呢?

缸子肉就很好地弥补了这种需求。一份缸子肉只要15块钱,有汤有肉,不够的话可以多点几份,配上一个馕,蘸着肉汤,不仅解馋而且能吃饱。看到这带有浓浓年代感的美食,相信大家一定会流口水。

有人说肚包肉是一种黑料理,那是他不懂其中的奥妙。其制作方法:将新鲜羊糕肉连骨剁成小块,包进一张完整的羊肚子里(羊胃),加少许盐,就地取湖水滋润。之后,直接用红柳枝封住羊肚口并在封口处插一根空心芦苇杆用于排气,以防羊肚受热后充气爆开。将烧好的木炭均匀的铺入黄沙中,将制好的肚包肉完全埋入烤热的黄沙里,只露芦苇杆排气。利用正午黄沙的保温度,烤制两到三个小时即可,把羊肚上的黄沙拍打干净就可以享用。肉香,肚脆,跟广东的肚包鸡有异曲同工之处。

羊肚包肉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疆巴州的罗布山寨。罗布人长期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里,大部分食物以火烤为主,他们可以不用任何炉具和炊具,单靠大自然的赐予就可完成美食的制作。罗布泊还有塔里木河的烤鱼,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就地取材,依靠大自然的馈赠也能创造出无限的美食。

当地人说“想吃正宗的维吾尔族美食,那就到南疆来吧,喀什,和田的夜市一眼望不到头 ,什么烤鸽子,烤鹌鹑,烤鸭蛋,烤鹅蛋,烤鸡蛋,烤南瓜,烤羊肉串,烤全羊,糊辣羊蹄,面肺子,凉皮子等等,吃的你肚儿圆,也只是尝了几家而已。

5. 新疆的水果顶呱呱

新疆美食不仅只有肉,还有一年四季吃不完的水果。探寻美食当然包括当地的水果,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新疆水果的分布: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小白杏,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石榴,和田的大枣,伊犁的杏干等。

我们先看一下吐鲁番的葡萄。它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在西汉时期这里已有葡萄酒了,世界上最甜的葡萄也在吐鲁番。它的气候决定了它的甜度,这里早晚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让甜份储藏在果实中。六月中旬早熟的无核白葡萄就上市了,到七月,八月,九月大量上市,吃不完的鲜葡萄在晾房中经过四十天的晾晒成了葡萄干。十月以后又接上晚熟的喀什白,木纳格葡萄,一直可以吃到十一、十二月。

哈蜜瓜并不是来自哈密地区,这只是它的名称,最甜的哈密瓜其实还是吐鲁番的善鄯县。

库车的小白杏五月底到六月初大量上市,杏子表皮发白,并不是没成熟,就这品种,皮薄肉甜。

库尔勒的香梨那是在古书上都记载过的,个头不大,果肉细腻,核小,据说摔在地上只留下果核和一滩水,它还分公梨母梨呢,你能猜出来吗?

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是闻名全国的,其他地方的苹果都没有阿克苏的苹果甜。每年十月过后,苹果成熟并不急于摘下来,要等到十一月下第一场霜冻才摘,有了霜冻才会形成冰糖心呢。

阿图什的无花果又大又糯甜,别的地方的无花果是没法和它比的。

喀什的石榴又大又甜,籽小,每年八月十五左右大量上市,和伊朗的无籽石榴品种相同,它们本身地理环境、气候都是相似,所以农作物品质也会相同。

和田大枣这几年也是畅销全国各地,那里的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又是沙土地,适合种植枣树。鲜枣有小苹果大,干枣有鸡蛋大,肉厚,核小是和田枣的特点。

游走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除了欣赏到美景,还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小吃和水果,我想,这就是人生美好的享受吧。旅行不仅仅只有诗和远方,还要有烟火的味道,因为每一道美食都倾注了烹饪者的浓浓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在外的游客而言,那也是家的味道。

#我要上 头条#​@莫尼卡Gx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新疆必吃的8种美食❗本地人疯狂推荐😍
旅行的意义:一半美景 一半美食
新疆有哪些难忘的美食?本地人推荐8种,好吃不贵,没吃过算白来
新疆除了棉花,还有9大美食能吃上瘾,切糕使人流泪,烤全羊让人心醉
实拍新疆一日三餐:这才是最真实的新疆!
一头栽入香软肥嫩的奶香肉山,新疆菜永远是我身体的诚实欲望[80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