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霞客游大理之四十:大理有两支队伍不约而同到周城古佛洞探秘
userphoto

2022.10.21 天津

关注

因疫情管控,今年4月11日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刘瑞升、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杨士斌和笔者跟随霞客383年前的足迹游览了大理蝴蝶泉,却未能去探访附近的古佛洞。

9月25日“跟着霞客游大理”古佛洞之行一共八人:刘瑞升、杨士斌、陈滟、李云珠、杨家驹、董克昌、赵瑞芳、王蓓前往古佛洞,

笔者因身体欠佳,惜未能随行。

看到他们登山及抵达古佛塔的视频照片,特别是陈滟女士为杨士斌老师拍的以大理坝子和洱海为背景的视频,开了眼界。

仔细琢磨,他们明明是去古佛洞怎么没有进洞的视频照片和文字记录呢?原来,那天他们上午9:00从下关出发,到古佛洞上面的佛塔已经下午四点,由于道路艰险,未能如愿入古佛洞。后来,见到陆续发表的照片、视频和报道,很精彩。只因未入古佛洞而遗憾。

笔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大理跃步户外创始人张春燕女士发表的古佛洞探秘照片一组,得知当天前往探寻古佛洞的还另有一队人马,她们是大理市博物馆副馆长吴艳母子和张春燕女士。途中她们与前述八人一行相遇并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第一人为张春燕

搜寻到与刘会长同行队友董克昌(我的微友)发表的详细图文。于是综合整理出来形成这篇图文与大家分享。

(以下根据董克昌图文整理)

“……周城与蝴蝶泉景区交界处棕树河南侧山脚下最顶端,是徒步神摩山汽车最终所能到达的地方。此时,山顶被厚厚的云雾覆盖,我心中难免忐忑。

队伍刚走往棕树河下一段台阶,就觉得不对劲,整条路被杂草和灌木长满了。田埂间小道上植物越加茂密。大伙一时陷入窘境。遥望高处的路况,才知道通往神摩山的路原来在上方。左冲右突,所幸偏离不远,都说神摩山一来就给大家个下马威。离开核桃林,我们重上神摩山正道。接近山脚的路明显有被马队踩踏的痕迹,我们见工程队的马帮正在此施工。走上正道之后,大家重拾游兴,边走边拍。

11:30,天空突然变好,似有烈日当头,开始不停喘气出汗,顿觉山路崎岖难行。古佛塔就在前面甚是兴奋,大伙走走停停,约摸15点左右到达崖摩碑刻处。仔细看,崖壁碑刻上油漆似乎新鲜,但字迹潦草,一时不得辨为何意。后驴友saturday(吴艳昵称)说崖壁上的题字为下方古佛洞内题字的摹刻。

多少年来,我在周城老家开门即见斑鸠山,回眸亦见斑鸠山,想着有那么一天,到达高处近距离欣赏那斑鸠山,一定是美极了。此时此刻,斑鸠山就在眼前!第一次离斑鸠山这么近,但斑鸠山毕竟是斑鸠山,走到这里仍觉得不可攀爬。看那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永远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走近古佛塔,青石筑建,塔不高也不大,却刚直精巧。塔基座之上为九台,联想到我们村人家照壁上有自称“九隆后裔”。

杨士斌老师介绍,此方形古佛塔建于清道光年间,高约7米,曾于上世纪70/80年代被毁,最后在周城籍文化人赵勤先生的倡议下于2003年重建。

(上图“昔日古佛塔摄于1945年 杨士斌 收藏)

上图为2007年杨士斌摄。

作为周城白族人,我从小却对此塔无知。回想起来,那是21世纪后的某一天,突然就那么远远望去,竟发现神摩峰顶面对周城村一侧,有一塔,甚觉惊奇。询问过许多老人,却都茫然不知。我这人比较好奇,有那么两次与他人,欣然前往。

第一次,周城小学保安张老邀约我爬古佛塔。是从神摩峰南面的山往上,然后到“三道沟”处往山箐里走,最后可以从后方折返到达古佛塔。那天刚从“三道沟”爬进山箐就开始淅淅沥沥下雨,路滑恐不能行。强行不久,张老说老路已被植物覆盖。遂迷,不复得路。直到近日我才知道,当年徐霞客早就也探寻过此塔。

直到近日我也才知道,今天“跟着霞客游大理”活动组织者刘瑞升先生是徐霞客文化资深研究者。我们正询问旧塔的痕迹,杨士斌老师指着新塔旁边约几米处,即为用古塔拆下来石头垒起来的古塔状,只是比原塔低矮。古朴的石头上已经长出来了许多苔藓。

杨士斌老师说他来过古佛塔五次,曾经爬下古佛洞一次。他说,就是从塔前方爬下去的,我们探头一看,竟是弯折回去的悬崖。我在爬山途中就知道探访古佛塔,已经牢牢锁定胜局,但古佛洞不乐观。我一再寻问古佛洞之路径,杨老师坚持说就从此下,我看了几次腿都瑟瑟发抖,哪敢下去?

对于杨老师说以前下去过,还有今天遇到的三位驴友成功攀爬古佛洞,我开始感到不可思议!爬进古佛洞的saturday(吴艳老师)在群里说,“我们就是从悬崖边上的陡坡拉着树枝,攀着岩石下坠到洞口的。”并补充道:基本上是倒着爬下去的。洞内非常狭窄,入洞和攀爬很危险,安全起见,还是不要轻易挑战。如果要去得有专业的保护绳索。

刘瑞升会长一行抵达古佛塔,大伙不断拍摄照片视频。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以上两个视频为杨士斌老师拍摄)

吃一碗凉米线上图选自董克昌图文

拍够了照片下山返回,此时“霞客先生”刘瑞升在入塔口左侧发现一条比较陡斜向下的小路,与杨老师所述路径似能重合,认为应该从此通道下去。我仔细观察后,发现比较合理可行,但此时天色渐暗,加上前面下雨,此时试图冒险,已经不可能。离开古佛塔时,“霞客先生”刘瑞升和杨老师提议:明年农历三月十三,大家重走古佛塔。

我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天,回答说霞客当年就是此日探寻古佛塔。下山的路,似乎轻快。神摩山特殊的地质构造,风化砂石路较多,容易滑摔。尚有天色,几位老师下山最后风采依旧,“霞客先生”刘瑞升大步流星,李女士小碎步不停仍挂笑容。影墨山人(杨家驹)与开车时一样劲爽,最先到达神摩山出口处。其余三位女驴友很牛,似走平常路的样子。

再次致敬几位前辈,其中有两位是七十多岁,另还有六十多岁,老当益壮,值得学习令人佩服!

上图选自董克昌图文

杨家驹既是喜好古诗词的摄影师,他写道:古佛洞位于苍山云弄峰腰神摩山即蝴蝶泉后山,海拨2700米,坡度约45度,坡陡路滑,荆棘丛生、羊肠道险、悬崖绝壁,里程迂回八千米费时四小时。到达古佛洞上古佛塔,但无法下到绝壁之下的古佛洞,遗憾万分。

杨家驹(下图右一)

赋诗一首:

古稀有二攀云弄,志仿当年霞客翁。

借杖觅穿荆棘路,踏苔跨越灌林丛。

绝崖脚下佛仙洞,神韵山腰宝塔雄。

碾转迂回开眼量,青莎凤翼曲洲融。

(以上为笔者据董克昌图文整理)

大理跃步户外创始人张春燕是大理市博物馆副馆长吴艳的好朋友,2021年11月26日笔者在大理州图书馆举办的由吴艳主讲的《徐霞客大理山水游历》上认识她。

这一次(9月25)她应吴艳老师邀请一同前往古佛洞,巧遇了刘瑞升会长一行。吴艳告诉我:“我带着儿子和户外领队张春燕一起去的,我们9点多开始登山,12点左右到达,午餐后入洞,大概一个小时,2点以后下山,和刘瑞升会长一行3点左右在山上相遇,我们4点顺利下到山脚返程。结合洞内实际情况我认为徐霞客的描述非常精准,古佛洞为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洞分为上中下三层,下洞开口不大,但垂直而下,形似竖井或者漏斗,深不可测。

(上图古佛洞内石壁上所刻对联:“何处寻仙境上前即是;此间貢佛地瞻望依然。”)

跨过下洞可达中洞,但跨度之大需要有踏板,幸而洞边两侧不宽,我们张开双手卡住两侧石壁,左右脚横跨两边,贴边而行,慢慢腾挪,两三步后跨入中洞。

吴艳在古佛洞里攀登

中洞不深,显得低矮宽敞。中洞斜上方还有上洞,形如倒吊的葫芦,洞口狭窄,内有乾坤。前人利用石钟乳的形状雕凿了佛像,但都模糊难辨,无法确认是否有四十余躯佛像,仅有两处较为明显可以辨认。

今天回来还真有点“后怕”,好在有经验丰富的驴友张春燕陪同。

张春燕告诉笔者:“我一共到过古佛洞两次,都是邀约朋友前往;看徐霞客游记记载,非常想去一探究竟,了解是否和书上描述的一致;下到洞口的路线有一定危险度,洞内上下层的攀爬对力量和灵活度有一定要求;.路迹不是很明显。从安全角度,不建议一般游客前往。下洞口路段需要打保护桩,用绳子拉好再到洞内。鞋子一定要防滑,衣服需穿宽松的,带好照明用具。”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上面视频为吴艳拍摄张春燕在古佛洞第三层)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张春燕说:“对照徐霞客游记的描述,徐公说的路线都是正确的。”徐霞客写的(译文):“下层深陷如同枯井,俯身窥视幽深漆黑得看不见洞底,……现在梯子废弃了,又没有灯火,不能下去了。”对此,张春燕告诉我,上面说的这枯井现在看不见了,是平的。听人说用手敲击响声估计下面是空的。也许是填了。”

徐霞客写到(译文):“……“如同玉龙倒立的身影、是滴水形成的痕迹。石臼侧边有一个白瓷碗,是从前的人放在这里饮水用的。”对此,张春燕说:显然,现在没有水了。

(本文配图中的古佛洞照片、视频为张春燕、吴艳老师拍摄)

【链接】

(一)古佛洞(录自大理市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公告)

古佛洞位于苍山云弄峰北侧神摩山腰,洞口东南向,高约七米"进洞十米后,分上,中、下三层。下洞垂直向下。中洞从一狭窄石缝穿入,进四米处南壁上书一楹联,“何处寻仙境 上前即是 ,此间真佛地瞻望依然。”洞内后壁上塑一佛像高约50厘米,現已模糊不清,上洞为一悬空小洞口,入洞极其艰险,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明代雕塑大师借助于此加工雕凿成各种大小不同的佛像,有一小台土雕着一尊观音像也已残破不堪。距古佛洞十多米处的西北角原有一圆形石塔,称古佛洞塔,一九八三年倒毁。一九八五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将古佛洞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距洞口外四周十米。

大理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八月

(二)《徐霞客游记》现代汉语译文:

古佛洞:在周城村西,苍山云弄峰神摩涧内约3公里。东向,高5米,宽3米,深10米。就钟乳石雕有大小不等的四十余躯佛像。“……路上有打柴的人,问我要去哪里,我回答要去找山景。一个人说:“这条路从峡谷南边一直上走,是打柴的路,没有别的奇异之处。南边的峡谷中有个古佛洞十分奇异,只是悬崖绝壁,恐怕无法走,没人领路也不能找到。”又有一个老人喜悦地说道:“既然您从万里之外而来,不畏艰险所阻,我在前边引路又有何难?”我于是脱下长衣,连同折下的蝴蝶树枝,扛着走。共往西上登了三里路、再折向南,又平缓地上行了三里,再向西悬空上登。又走了二里,竟然登到南面峡谷的上方,这是第三条峡谷了。从这里沿着峡谷上方往西走,上下都是危崖绝壁,白皑皑的积雪布满石崖之间,旭日映照着白雪,光艳夺目。向下俯瞰南面的山峰,又与石厘对峙成峡合,峡谷内深陷的壑谷深邃幽暗,峡谷外东边面临大路,有村居房屋位于平敞开阔的峡口,十分兴盛。由于这里的石崖南边下去都是陡削的岩石,所以必得经由北面的山坡上来,然后由南转向西进入峡谷。又往西上登二里,崖石更加高耸面的山崖穹隆而起并排环绕,前边下面的山崖互相对峙,而到了此地后上面的山峰全都回绕合拢了。又上登一里,绕着山崖慢慢往北走,一块岩石横架在脚下,而头上的石崖斜着飞刺到空中,下方的石崖倒影看不见底。导游老者说,上崖的山窝间,有洞名叫大水;下崖山窝间,有洞名古佛,而向四方观望都没有路。导游老者说:“这块横架的岩石过去从上面的山崖上坠落下来,横压在下洞的上方,路被石头堵住了。”于是从横架着的岩石西边,攀着树枝一直下坠,石下果然有个向南的洞口,可在上边不能看见。洞口像裂开的缝,高而不宽,洞中分为三层。下层深陷如同枯井,俯身窥视幽深漆黑得看不见洞底,从前曾放有梯子以便下去,点燃灯火进去十分深邃,现在梯子废弃了,又没有灯火,不能下去了。中层呈花瓣状分开,像窗棂一样排列,洞内深三丈,石质圆润光洁,山洞狭窄却明亮,如同分开的帷幔踩在台榭上,坐在洞内,顺着峡谷放眼眺望,正好远远对着洱海中的波光;洞口的上方,有块悬垂在中央的岩石,俨然似倒悬的龙头、珠玉串成的颈饰挂在正中。上层在中洞右侧石崖的后面,旋绕着向上通到空中,看起来很是深远,可是中洞两侧的石崖中间如刀削一般,里面无法上去。它的前洞口相夹之处,两面的石崖向中间凑拢过来,左边的石崖前方陡削,有石纹如同猴子,稍微凿去它的顶端,头部大如鸡蛋,可以踩着猴头飞跃到右边的石崖上,才能进入上洞。但右边的石崖倾斜,与左边的石崖虽然中间只悬隔着二尺多,但手上没有其他攀援之处,而且猴头上的下脚处,也仅能容下半个脚趾,跳跃攀登都很难,从前也横放有木板越以便过去,可现在不见了。我辗转了很久,不能过去就下来了。导游老者说,“几年前有个僧人栖息在这里的石崖间,供奉了很多佛像,所以用'古佛'来命名。自从僧人离开、佛像移走后,那些垒砌的台阶、架起的梯子也废弃不存在了,如今竟然想不到闭塞起来了。”我认为不闭塞就不奇特了。于是又登上横架着的岩石,从洞ロ摸着石崖一直上登,石崖上也有迸裂的缝隙形成洞口,洞口也是向南,高而不宽,与下洞相同,但是没有下洞层层叠叠的奇异景象。峡谷左边有石片下垂,敲击石片有钟鼓样的声音。向北进洞三丈,峡谷到尽头后踩着石壁上登,有个凹陷处在后洞壁的半腰,外边耸立着石片,中间凿刻进去如同石臼,用手抚摸,里面圆圆的而底部平滑,是天然形成贮存泉水的器物。它的上方有条白色的痕迹从洞顶下垂到石臼中,“如同玉龙倒立的身影、是滴水形成的痕迹。石臼侧边有一个白瓷碗,是从前的人放在这里饮水用的。观察玩赏了很久后,才再下到横架的岩石上。导游老者于是到后面的峡谷中去取柴火,我仍旧沿看山崖向东下山。”

(三)“跟着霞客游大理”古佛洞之行。

我们一行八人,从进周城村开始算起,往返8:50小时,徒步时间逾8个小时,最高海拔为佛塔处2720米,累计攀升海拔693米。全程需要登山杖、登山鞋,部分窄路已被杂草掩盖,需要钻林子,约三分之一时间需要户外手套。全程路途没有补给,需要自带午餐及每人至少两瓶饮用水。具体路线:

1.先到周城村的周城桥,自驾车可开到进山口处(地图上标周城桥处)停车。

2.进山口有时被锁链拦住,可徒步进入。过了周城桥往山上走几十米,可看到左手边一棵至少百年的大青树,从树的右边方向进入山林,开始徒步。

3.徒步路线已记录至“两步路”轨迹。我们本次进程的路口在进山口锁链下方一点点,回程出口是正对大青树。此大青树路口也可作为进入口,从这里进出是路程最短路线。(陈滟文)

【补记】董克昌友看过本文发来:读徐霞客译文:“古佛洞:在周城村西,苍山云弄峰神摩涧内约3公里。”

此线路仍需说明为古时道路,从神摩山与南侧山峰之间形成的山涧内走入,然后一路盘旋上山倒折至古佛洞。这条古道现已被植物覆盖不能攀爬。现在前往古佛洞唯一道路仍是我们9月25去的那条线路。我还知道的另一条古道,有我们村里老者带我,从对面南侧山上的“三道沟”入箐,绕过最里面的山箐,倒折至古佛洞。但早已不复其路。如果不记述,后人恐怕都不知道这些老路。所以前往古佛洞之道路,徐霞客记录与今对比,需要说明。不然按徐霞客记述之道路,今人不知所云。

“向下俯瞰南面的山峰,又与石厘对峙成峡合,峡谷内深陷的壑谷深邃幽暗,峡谷外东边面临大路,有村居房屋位于平敞开阔的峡口,十分兴盛。”

峡口有村居房屋,还十分兴旺。这峡口不至于是周城村,我们村改革开放后期才大力扩建至棕树河,山上更不会有兴旺之村。对此我不太理解。徐霞客看到的兴旺之村,应是我们周城村,自古比一般村兴旺。不会是旁边的蝴蝶泉、仁和村、桃园村。

看了译文,徐霞客记录之登山过程,完全印证往山洞里走的古道。先往西攀爬,然后往南面山方面走,中间有反复不断盘旋上升。但最后之路仍是要折返回北面之神摩山,前往古佛洞。这条路之记述,似能与我们村张老给我带的路有重合。再次解开我心中古佛洞老路之疑团。

本文发表后,笔者的老朋友、大理周城籍文化人赵勤发来:古佛洞,位于蝴蝶泉背后神摩山南侧悬崖绝壁下端,地势险要。1639年3月,徐霞客不远万里徒步探访,在他游记里写下1200多个玑珠文字。明末清初,周城村民又在古佛洞上边岩石上修造一座高约十米,有十台的圆柱型古塔。1984年,古塔自然倒塌……2002年初春,我倡议修复古塔,曾亲自爬到遗址边作了勘察,并私下请人作预算,只需五万元就可修复。我的设想提出来,却遭到许多人凝问:“在悬崖上造塔,仅需五万,真是笑话……”最后,我找到副州长杨宴君,请求支持。古塔虽不是文保单位之一,但是,古塔下面有著名古佛洞,是大理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的热心感动了杨副州长。一个星期之后,她亲自约我一起到周城考察。经过调研认为此塔修复,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于是,在她分管资金中专款拔出五万元,支持重修恢复古塔。让我感动的是在回家路上,杨副州长一再提醒說,古塔修好后,不要立碑,不要刻写我们名字。按照老照片的形状和尺寸恢复重建就行了。在时任周城村段晓云书记等人有力配合下,我们依据此塔碑文记载和老照片,于2002年10月动工,2003初春竣工,共用了5万多元。2003年3月,古塔重建成功,家乡父老万分欣慰,上千人欢聚在古塔下载歌载舞……

此外,徐霞客游记记载看到的兴旺之村,应是离周城村不远的一个古村。相传,这个古村,非常兴旺,因为它旁边是神摩涧,从神摩涧流出一股四季奔流的山泉。由此,从山脚到山箐最深处,修建了不少水磨房。古时候,周城、仁和、桃源、仁里、上关,还有附近江尾、邓川、右所一带居民,常年累月用马帮驮谷子、麦子、包谷等来磨面。形成了一个兴旺的小村庄与集市。后来,这个村到了清代中叶迁入周城。至今,集市场和小村庄,人们还称呼为:古街和古村。三十年前,我专到遗址边作田野考察,还发现一些古墙遗址和零碎瓦片……

2022年10月15日胡云龙于洱海之滨苍露园

2022年10月17日修定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海间】蝴蝶泉之外,大理周城还有个神奇的洞,徐霞客也注意到了
徐霞客游上林
冬暖夏凉——蟠龙仙洞
洱海畔的8个古村落,大理静美风色要看这些小众偏好地
金梯村龙打鼓洞
大理喜洲栽秧会,你去体验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