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波感染高峰要来了?为了孩子,家长们提前准备

第一波感染高峰刚过,网络上就已经充满了关于“二次感染”的讨论。

“感染次数越多,对免疫力破坏越大”,“重复感染引发重症的概率会更高”!

类似的说法到处都是,确实,病毒的威胁依旧存在,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

而对于家长们来说,最担心的无疑是孩子了,害怕重复感染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尤其眼下年关将近,到时候带娃走亲戚人来人往,感染病毒的概率无形中会大很多,如何保护好孩子,防止孩子发生二次感染,我们每位家长都应该多上心。

复阳和二次感染是不同概念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的是,复阳和二次感染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复阳,指的是新冠阳性患者2-3周内抗原检测转阴后,又转阳的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复阳,是因为短期内人体中病毒和抗体水平变化不稳定,进而导致了检测结果转阴又转阳,此时患者不具备传染性,但有些个别情况可能会出现咳嗽、虚弱等不适症状。

而二次感染,则是真的再次感染病毒,并且具备传染性。

一般来说,二次感染大多为康复后又感染了不同的病株,或者是距离首次感染时间半年以上,再次感染了同一毒株,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患者再次出现症状。

比如最近在美国闹得人心惶惶的XBB1.5毒株,2022年12月份美国有40.5%的新冠病毒感染都是由XBB1.5毒株引起。

与此同时,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全美已出现超160万新冠再感染病例,其中纽约州、缅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分别报告超20万再感染病例,有越来越多的人2次、3次、4次感染,乃至于有人感染了5次。

二次感染的概率有多大?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所说:“二次感染的情况因人而异,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毒感染剂量、新冠变异株的致病力、个人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具体情况多有不同,关于二次感染的概率问题,无法简单地下定结论。

但根据美国俄亥俄州护理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相较于老年人,年轻群体的社会活动会更频繁,更容易暴露在有病毒的环境之中,所以二次感染的概率会更大。

以美国华盛顿州发布的报告为例,18岁-34岁是二次感染的主要人群,占比为37.8%,而65岁以上人群仅占7.4%。

至于孩子二次感染的问题,有网友曾分享亲身经历。

今年3月份的时候,孩子第一次感染,仅发烧2天之后,症状就有所好转。

网友本以为孩子体内有了抗体,短时间内不会再“中招”,结果5月份的时候,孩子因为哮喘住院了。

一开始是呼吸困难,但用药治疗之后很快就复发,后来不得不住院观察,进行长期地治疗,每天都要雾化,来防止复发。

网友很疑惑,按理说家里没有哮喘史,孩子也没有过敏,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哮喘症状呢?

医生表示:“这两个月遇到了大量类似的儿童病例,都是各种各样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

也就是说,很可能是二次感染之后,对孩子免疫系统造成了损坏,进而导致了出现严重的哮喘症状。

因此,尽管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二次感染概率有高有低,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防护,能不感染就不感染,避免重复感染真的发生在自己或孩子身上。

如何避免二次感染?

腾讯医典发布的资料中提到,比较容易二次感染的主要有3类人群,即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老年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

其实,我们总结不难发现,主要是免疫力低的人会更容易二次感染。

所以要想避免二次感染,重中之重在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对自己负责。

尤其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我们可以在营养补充上多花一些心思,引导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平时敦促孩子多参加运动,保持好的作息时间,来增强自身抵抗力。

除此之外,在外部防护上我们也不能松懈。

比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消毒等等,平时外出佩戴好口罩,定期测量体温,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等,都是有必要的,不能因为已经“阳过了”,防护意识就松懈下来。

老苗结语:

目前二次感染后果尚不明确,症状也是有轻有重。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对各种信息广泛参考,多加辨别,并且尽量做好防护措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才是抵御病毒真正的“制胜法宝”。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二次感染的情况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孩子「阳康」后要注意什么?如何避免二次感染?10 个家长关心的问题全解答
孩子上幼儿园后总是生病?别慌,那是他们在“打怪升级”
张伯礼院士:康复后,这些人群要小心二次感染
新冠二次感染全面解读:什么是二次感染概率大吗?症状更轻了吗?
张伯礼提醒:“阳康”后,这些人群要小心“重阳”!
染新冠1·2月为危险期 不这样会留后遗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