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诠真198:《道德经》第四十章翻译汇总和小结
userphoto

2023.07.17 天津

关注

《翻译汇总》

对道学完全相信的人听说道学以后,努力遵照执行;对道学相信程度不够的人听说道学以后,将信将疑,做起来时断时续;对道学完全不相信的人听说道学以后,极尽嘲讽之能事。不被嘲讽那就不是道学。

无限大的方形看不到角,无限大的器具完成得无限晚,无限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无限大的形象看不到形象,道的属性隐而不显,难以说明、命名。

只有道才做到了善始善终。

【小结】

本章前半部分是对人们对道学相信程度状态的描述,后半部分是老子的立言。

前文说过,立言都是首创、首倡,所以有的字典把“建”释义为首创、首倡。在《道德经》中老子有很多首创和首倡,但是明确指出的只有本章“建言”的内容。

老子的“建言”是虽然是对所有人说的,但主要是对对道学相信程度不够的“中士”说的,同时也是对道学为何被“下士”嘲讽的原因解释。

向别人灌输、宣讲道学用现在的话说也可以说是洗脑。有的教门对众人说,信我者可得永生;有的教门说,信我可入极乐世界,这都是洗脑。至于是不是永生、去没去极乐世界反正都是去了天堂或者涅槃以后的事情。

可老子的洗脑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就能够见识到。但是“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些,不成功想证明也证明不了。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上士闻道”的“道”是完整的道学,其中包括修道的方法和结果。修道的方法和结果散见于整部《老子》,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啰嗦了。上士之所以“勤而行之”是因为他们深信不疑;中士之所以“若存若亡”是因为他们将信将疑。下士之所以大笑,老子的“建言”已经说明了原因。

老子在《道德经》中两次提到“信不足,焉有不信”(17、24章),可见其“建言”主要是针对中士讲的。中间派历来是统一战线重点争取的对象。

下士之所以“大笑之”主要是不相信修道的方法和结果。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信与不信的存在。我认为,无论你是信也罢、不信也罢,不要轻易否定你不了解的事物。寒鸭入水,冷暖自知,讲给别人听别人也没有切身体会。

还是伟人说的那句话好,“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不亲自体验、不了解情况就不要随便下结论。反过来说,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要通过实践再下结论。

老子集古人之大成,而后发扬光大创立了道学。他本人立志于道(德),只相信道(德),创新、完善了道学,自己本身的道(德)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他无论面对何人,只宣讲、弘扬道(德)。这也是“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49章)的原因。因为他自己的“德信”。“信之”的“信”是使其相信,也就是向其宣讲道学。

学无止境,说明人的能力提高也无止境。“四大”,尤其是其中的大器晚成也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因此,“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的“成”并不是完结,而是继续,是要坚持到最后。当然了,这是针对提高能力来讲的。如果是针对具体的事情,事情完成了,就要“功遂身退”(9章)。否则的话,就变成了“物壮则老”(30章、55章),做过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上中下三级官员闻道的表现有何不同?
老子如何划分上士、中士、下士?为什么下士嘲笑理想国?
老子讲,“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什么“不笑不足以为道”?
开说《老子》6
人有三品 后天修持是关键
向道之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