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游指南 | 从西到东,坐火车横穿内蒙大草原。
userphoto

2023.08.04 天津

关注
火车穿越蒙古草原

大概9年前,我第一次去内蒙,用了三天从东北到达克什克腾旗,茫茫的大草原、笔直的公路、牛羊成群的牧区、淳朴的游牧人都令人动容。在如此辽阔的大地上驰骋,仿佛自己也变成一匹野马,自由奔跑。去游牧人的蒙古包座客,羊群在不远处吃草,金黄色的阳光洒下,那一刻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从北京坐火车去莫斯科,纵向直贯内蒙,从二连浩特出境穿越外蒙古,以另外的方式丈量这广袤的大草原。回来后,全程坐火车横穿内蒙的计划在我心里蠢蠢欲动,于是在去年十一决定出发。

我的路线图

原计划从西边的阿拉善盟一路坐火车到东边的加格达奇,但我忽视了内蒙如此之大,火车耗时之长,实际上只到达了满洲里。可以说,这并不是一次完美的旅程,很遗憾几条特别棒的路线没能实现。但我还是想分享出来,包括我没能坐成的火车。

本篇会提到沙漠戈壁线、牧区线、湿地线、口岸线、林场线、蒸汽机车线等内蒙比较独特的铁路线。

火车在草原中穿行

欢迎来到中国版BURNING MAN

不要小看阿拉善的沙子

北京-银川-阿拉善

在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每年都会举办“火人节”(burning man),成千上万的狂欢者从世界各地聚在一起进行为期8天的超现实生活。

而在内蒙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沙漠,每年十一也有一个为期7天的“阿拉善英雄会”,只不过以越野为主题。每到这个时候,全中国有30多万人涌进沙漠里安营扎寨,尽情释放肾上腺素。这里有你能想象到的一切,除了各种能让人血脉喷张的越野比赛和表演,还有音乐节、复古市集、世界美食、集装箱咖啡馆、沙漠酒吧、秘密迪厅等等。

这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沙漠里的梦想之城,白天逛市集飙车,晚上音乐节蹦迪,7天之后全部消失。

@独臂老宋 拍摄

我的火车横穿内蒙之旅就从这里开始。整个场地很大,由几个不同主题的营地组成,人们住在帐篷、蒙古包或房车里,也有人直接睡在开来的车里。我所在的营地叫“异星营地”,以沙漠音乐节为主,并提供帐篷住宿。但并不像火人节条件艰苦,这里有完备的生活用水、电和卫生间。

沙漠音乐节

每天睡到自然醒,到处逛逛,去新认识的小伙伴所在的房车营地串门,咖啡馆坐坐,玩玩沙子,晚上就在音乐节和电音舞台晃。集装箱搭建的咖啡馆晚上秒变电音趴,还有山东小伙德国媳妇的酒吧,就着戈壁的大风喝着冷啤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集装箱咖啡馆
沙漠里临时搭建的露天酒吧
蒙古包营地
一种蒙古族游戏

音乐节结束后回帐篷前突然想去市集营地溜达下,循着音乐声掀开幕布,尽然发现一个摊位改造成了移动迪斯科舞厅,还有迪斯科球和啤酒,大部分人都是营地的摊主,一群oldschool派的复古精,所有人跟着YMCA的舞曲一起摇摆,一起合唱love u more than I can say,在沙漠里的秘密基地里醉生梦死。

复古市集
复古市集
沙漠里也有精酿啤酒屋
沙漠里的秘密基地-摊位改造的迪厅

当官方的活动结束后,别着急睡,四处走走,有音乐的地方就有party,这时候就需要大胆撩起帘子,拎着酒瓶涌进人群中。一瓶酒下肚,没有人是陌生的。

由于后面还有行程,我只在这里待了两天。临走搭到当地警察的车,看到那些在沙漠里撒野然后陷了的各种车,警察叔叔放狠话“别小看了阿拉善的沙子!”

离开的时候很不舍,但也无需告别,就让这一切都留在沙漠里。

去往上阿拉善英雄会营地的公路

你好

我要去宇宙地

阿拉善-巴彦淖尔-正镶白旗-锡林浩特

离阿拉善沙漠最近的火车站应该是巴彦淖尔了,从这里可以北上走临策铁路抵达额济纳旗。临策铁路被誉为中国沙漠铁路第一线,穿越河套平原和阿拉善茫茫戈壁滩,终点策克口岸,到中蒙边境。

也可以南下走包兰铁路抵达兰州,巴彦淖尔临河段跨越绵延数十公里的黄河湿地,坐火车可以一睹黄河流域的壮观和塞外水城。铁路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伟大的中国铁路工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抗,硬是在浩瀚的沙漠中筑起了两条绿色长廊,让这里成为“坐着火车穿越沙漠绿洲”的独特景观。

这两条线都需要将近一天的时间,而我选择了继续向东坐火车横穿内蒙。为了能看到深入大草原腹地的景色,我几乎白天都在火车上,晚上则到站找旅馆住下。

一位年轻的人大代表
卧铺火车的日常

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穿越锡林郭勒草原,我已经从西边的阿拉善来到了中部。在正镶白旗中转,火车站特别小,只有一个售票窗口和一个检票口。整个车站里几乎都是去往东北的,而我背着登山包,所有人都在用余光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在排队取票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莫名其妙塞给我我五毛钱,让我找零用,实在太可爱。

为了打发等车的时间,我主动跟车站的检票员攀谈起来,想让他们推荐一些有趣的火车线或者车站什么的。我提到冬天特地去三道岭看蒸汽机车的经历,他们说克什克腾也有蒸汽火车节,为了确认时间,他们特意给在克什克腾机务段上班的朋友打电话。知道我的来意后,又给我推荐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宇宙地”。虽然去不了,我也可以买一张火车票作纪念。

其实中国很多有意思的小站,比如“太阳升”“东方红”“柏林”“宋站”“六个鸡”“天堂站”“小姑家”“三把火”……还有“樊家圐圙”站?!有些小站只有绿皮火车才到,更没有网络售票。

如果感兴趣的推荐看看巴伐利亚酒神的《绿皮车站》,他用了三年的时间走访了中国各地有趣有历史意义的小火车站,估计99%你都没有听说过。

留在锡林郭勒

或者去往呼伦贝尔

锡林浩特-乌兰浩特

在内蒙,有很多城市叫“浩特”,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二连浩特、巴彦浩特。这是蒙古语,原意是水草旁的 “聚居地,定居点”,指非固定经常搬迁的城市。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游牧民族聚集区,以及从游牧到城市的变迁。比如“锡林浩特”是“高原平野上的城市”,“乌兰浩特”是“红色之城”。

不得不感慨,内蒙真是太大了,地图上看着不远的两个地方,坐火车都要大半天甚至一天。在锡林浩特坐火车到乌兰浩特,会穿越锡林郭勒草原,这里也是内蒙铁路线精华之一。集通铁路横贯锡林郭勒,沿线地区几乎全为草原地区。

绿皮火车

集通铁路是中国最长的合资铁路,运行着一趟至今仍在服役的神车6041次,一趟只有8节车厢的绿皮火车,全程24小时25分钟,停靠68个站点,最低票价2元。它没有空调,冬天靠烧锅炉取暖,这跟我从北京到莫斯科乘坐的K3国际列车一样。它横贯内蒙古中东部,沿线居住着数万农牧民。其中,从桑根达来站到经棚站的4个多小时,穿越的都是游牧区。

原本这条线上还可以乘坐中国仅有的蒸汽机车,到2017年只有在蒸汽机车节上或者夏天才能看到,不知哪一天就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另外值得一坐的是著名的草原列,从呼和浩特到海拉尔,全程40小时途径五个省,可以一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也可以在冬天感受一下结冰的列车穿越雪原的独特体验。

锡林郭勒草原
还是草原

在锡林郭勒火车站遇到同是从北京来游玩的小田和她的男友,这个季节在这里碰见旅行者还真是少见,很nice在候车的几个小时里收留我,相谈甚欢。他们的目的是去锡林郭勒草原寻找纯正的蒙古包,而不是那种规划好的游客区,而我也正有此打算,不过计划的是另外一个地方,只好就此别过。

他们留在锡林郭勒,而我继续去往呼伦贝尔。

田迪诺拍摄
田迪诺拍摄
田迪诺拍摄

今年秋天来得早

不,是你来晚了

乌兰浩特-阿尔山

很多人喜欢夏天绿油油的内蒙古,而我却偏爱深秋金黄色的大草原。

离开锡林郭勒,进入呼伦贝尔,火车继续向东,我的目的地是中蒙边境小城阿尔山——中国最小的市。中国最美火车站阿尔山站就无需我多介绍了,这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实在太有名,她的名字也足足在我心里装了好几年,终于得以实现。

虽然我早就知道,去往阿尔山的最佳线路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阿线,资深铁路迷收藏里绝对有一张“白城-阿尔山”的火车票。但考虑到实际路程的周折,有限时间里我只好选择了从乌兰浩特坐火车直奔阿尔山。

边境小城阿尔山小得不能再小,几乎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阿尔山站,和它身后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当然这并不是来这里的好季节,但路上满山落叶松和白桦,还是很有吸引力。我说「今年秋天来得真早」,司机说「是你来晚了」。

阿尔山站的对面有几家五层高的旅馆,那是拍小站全景的最佳机位,不知道这些旅馆里曾经住过多少慕名而来的人。我也在其中一家顶层开了一间房,70块钱的一个单间,很干净,从窗户就能看见火车站。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天赶早来拍火车站,却还是来晚了,车站紧闭,窗口也没有人。原来阿尔山站只有在有火车进站的时候才会打开。我在外面绕着来回踱步,碰到隔壁仓库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怂恿下,我大胆从栏杆翻了进去。没一会,车站的警察来了,看到我他们也很惊讶,我笑嘻嘻说拍几张照片就走。

离阿尔山站不远的多伦站,也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建筑,网上关于它的信息很少。如果乘坐蓝多铁路线,火车从正蓝旗站,绕过吉尔哈达山,向东南穿越巴特布拉格垭口,经沙不楞后就会进入多伦站,一路上可以看到牧场、湿地和湖泊,也是一条值得体验的铁路线。

火车驶出阿尔山站

火车开往满洲里

阿尔山北-海拉尔-满洲里

从阿尔山北,继续坐火车去海拉尔,慢车4179,1车001座。阿尔山站也有车去海拉尔,一来时间比较晚,二来我想坐慢车。这趟绿皮火车一共就只有三节车厢,车速真的要用爬来形容。不过,窗外的景色出乎意料的好,铁轨旁全是金黄色的树,让我想起那年坐火车穿越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丛林的景象。

这条线的站名都很有诗意,杜拉尔、罕达盖、道劳杜、巴日图、温根托海、伊敏索木……其中温根托海站我最喜欢,因为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小站就像蒙古包一样孤零零的扎在草原里。夕阳洒在草原,火车穿行于金黄色的浪中,光透过窗户,火车里的每一个人都亮了起来。计划外的铁路线,却给了我十分美妙的体验。

阿尔山北-海拉尔的绿皮火车

听着《满洲里的山岗》,想象着火车开往满洲里,开往满洲利亚大地,开往边境,到后贝加尔斯克,到莫斯科,到欧洲。歌曲的俄语名是НасопкахМаньчжурии,是俄罗斯作曲家Ilya Alekseevich Shatrov在1905年为纪念日俄战争而谱写的一首华尔兹。知道这首歌,是通过电影《蒙古精神》,里面有一个俄国人把这首歌的谱子纹在后背,应该是想要永远铭记故乡和故人。在接近片尾的时候,他痛哭流涕的唱出这首早已刻在心里的歌谣,场面十分感人。

草原上的夕阳

抵达满洲里,天气阴冷,我去探访了几座老的俄式建筑,和满洲里火车站的铁桥。因为下雨,去呼伦贝尔草原蒙古包的计划只好搁浅,也许旅行总是充满遗憾吧,但也不少惊喜。

拍到火车穿过国门,和谐号客车进站,想着如果从北京坐K19次列车,就会从这里出境穿越西伯利亚,奔着莫斯科而去。站在满洲里国门观景台,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的俄罗斯小城后贝加尔斯克,我的旁边站着一个黑衣女人,是国际“倒爷”中的一员,曾在俄罗斯做木材生意,经常从这里坐火车去俄罗斯。

俄罗斯火车驶出俄方国门
满洲里国门

喜欢边境城市,是因为这里什么都有,不同国家文化的混合,混乱却又有着自己的秩序。走在满洲里的大街,可以看到蒙古人,也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在这里也可以买到便宜的俄罗斯皮草,以及关于俄罗斯的一切。偶然闯进一家饭馆,相比很多人推荐的卢布里更喜欢这里,几乎全是俄罗斯人来吃,90年代的苏联装饰风格,音乐和环境都很恰到好处。满口浓浓东北话的服务员,一扭头就可以操着流利的俄语跟俄罗斯客人谈笑风生。

满洲里火车站
下班后的火车司机
火车驶进满洲里站
苏联风格的餐厅 10元一杯的俄罗斯奶茶

晚上就要离开了,而我住的旅馆也是最后一天营业。7、8月是内蒙的旺季,草是绿的,游客也很多,而9月才是去内蒙的最佳时间,过了十一,整个内蒙进入旅游淡季。其实旅馆里只有我一位客人了,老板却一直等我到晚上。拉下旅馆的卷帘门,我的假期结束了,旅馆老板的假期开始了。

跟白天安静的边境城市不同,夜幕下金碧辉煌的满洲里,配上中蒙俄三语着实让人有点恍惚,而这里的招牌又有点80年代老上海滩的味道。满洲里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一句话这么形容它——外国人来了像回家,中国人来了像出国。

我想,这就是边境城市的魔幻之处吧!

婚礼堂的夜幕
夜幕下的满洲里

🚉也许你还对下面这些感兴趣:

我独自一人从北京乘坐6天5夜的国际列车,去了一趟莫斯科。

坐着火车 去东南亚 | 乘坐中越国际列车去探险。

公路日记第1季|雪峰、矿山、戈壁滩,三道岭蒸汽火车的最后一个冬天。

_________

公众号ID:ROSERADIO1986

微博:@老莫HALO

©️版权所有,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和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获得授权。谢谢!

如果你喜欢这篇,或想看到更多我的游记和分享,欢迎赞赏我或转发分享来支持我。比心:)

火车穿越蒙古草原

大概9年前,我第一次去内蒙,用了三天从东北到达克什克腾旗,茫茫的大草原、笔直的公路、牛羊成群的牧区、淳朴的游牧人都令人动容。在如此辽阔的大地上驰骋,仿佛自己也变成一匹野马,自由奔跑。去游牧人的蒙古包座客,羊群在不远处吃草,金黄色的阳光洒下,那一刻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从北京坐火车去莫斯科,纵向直贯内蒙,从二连浩特出境穿越外蒙古,以另外的方式丈量这广袤的大草原。回来后,全程坐火车横穿内蒙的计划在我心里蠢蠢欲动,于是在去年十一决定出发。

我的路线图

原计划从西边的阿拉善盟一路坐火车到东边的加格达奇,但我忽视了内蒙如此之大,火车耗时之长,实际上只到达了满洲里。可以说,这并不是一次完美的旅程,很遗憾几条特别棒的路线没能实现。但我还是想分享出来,包括我没能坐成的火车。

本篇会提到沙漠戈壁线、牧区线、湿地线、口岸线、林场线、蒸汽机车线等内蒙比较独特的铁路线。

火车在草原中穿行

欢迎来到中国版BURNING MAN

不要小看阿拉善的沙子

北京-银川-阿拉善

在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每年都会举办“火人节”(burning man),成千上万的狂欢者从世界各地聚在一起进行为期8天的超现实生活。

而在内蒙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沙漠,每年十一也有一个为期7天的“阿拉善英雄会”,只不过以越野为主题。每到这个时候,全中国有30多万人涌进沙漠里安营扎寨,尽情释放肾上腺素。这里有你能想象到的一切,除了各种能让人血脉喷张的越野比赛和表演,还有音乐节、复古市集、世界美食、集装箱咖啡馆、沙漠酒吧、秘密迪厅等等。

这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沙漠里的梦想之城,白天逛市集飙车,晚上音乐节蹦迪,7天之后全部消失。

@独臂老宋 拍摄

我的火车横穿内蒙之旅就从这里开始。整个场地很大,由几个不同主题的营地组成,人们住在帐篷、蒙古包或房车里,也有人直接睡在开来的车里。我所在的营地叫“异星营地”,以沙漠音乐节为主,并提供帐篷住宿。但并不像火人节条件艰苦,这里有完备的生活用水、电和卫生间。

沙漠音乐节

每天睡到自然醒,到处逛逛,去新认识的小伙伴所在的房车营地串门,咖啡馆坐坐,玩玩沙子,晚上就在音乐节和电音舞台晃。集装箱搭建的咖啡馆晚上秒变电音趴,还有山东小伙德国媳妇的酒吧,就着戈壁的大风喝着冷啤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集装箱咖啡馆
沙漠里临时搭建的露天酒吧
蒙古包营地
一种蒙古族游戏

音乐节结束后回帐篷前突然想去市集营地溜达下,循着音乐声掀开幕布,尽然发现一个摊位改造成了移动迪斯科舞厅,还有迪斯科球和啤酒,大部分人都是营地的摊主,一群oldschool派的复古精,所有人跟着YMCA的舞曲一起摇摆,一起合唱love u more than I can say,在沙漠里的秘密基地里醉生梦死。

复古市集
复古市集
沙漠里也有精酿啤酒屋
沙漠里的秘密基地-摊位改造的迪厅

当官方的活动结束后,别着急睡,四处走走,有音乐的地方就有party,这时候就需要大胆撩起帘子,拎着酒瓶涌进人群中。一瓶酒下肚,没有人是陌生的。

由于后面还有行程,我只在这里待了两天。临走搭到当地警察的车,看到那些在沙漠里撒野然后陷了的各种车,警察叔叔放狠话“别小看了阿拉善的沙子!”

离开的时候很不舍,但也无需告别,就让这一切都留在沙漠里。

去往上阿拉善英雄会营地的公路

你好

我要去宇宙地

阿拉善-巴彦淖尔-正镶白旗-锡林浩特

离阿拉善沙漠最近的火车站应该是巴彦淖尔了,从这里可以北上走临策铁路抵达额济纳旗。临策铁路被誉为中国沙漠铁路第一线,穿越河套平原和阿拉善茫茫戈壁滩,终点策克口岸,到中蒙边境。

也可以南下走包兰铁路抵达兰州,巴彦淖尔临河段跨越绵延数十公里的黄河湿地,坐火车可以一睹黄河流域的壮观和塞外水城。铁路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伟大的中国铁路工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抗,硬是在浩瀚的沙漠中筑起了两条绿色长廊,让这里成为“坐着火车穿越沙漠绿洲”的独特景观。

这两条线都需要将近一天的时间,而我选择了继续向东坐火车横穿内蒙。为了能看到深入大草原腹地的景色,我几乎白天都在火车上,晚上则到站找旅馆住下。

一位年轻的人大代表
卧铺火车的日常

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穿越锡林郭勒草原,我已经从西边的阿拉善来到了中部。在正镶白旗中转,火车站特别小,只有一个售票窗口和一个检票口。整个车站里几乎都是去往东北的,而我背着登山包,所有人都在用余光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在排队取票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莫名其妙塞给我我五毛钱,让我找零用,实在太可爱。

为了打发等车的时间,我主动跟车站的检票员攀谈起来,想让他们推荐一些有趣的火车线或者车站什么的。我提到冬天特地去三道岭看蒸汽机车的经历,他们说克什克腾也有蒸汽火车节,为了确认时间,他们特意给在克什克腾机务段上班的朋友打电话。知道我的来意后,又给我推荐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宇宙地”。虽然去不了,我也可以买一张火车票作纪念。

其实中国很多有意思的小站,比如“太阳升”“东方红”“柏林”“宋站”“六个鸡”“天堂站”“小姑家”“三把火”……还有“樊家圐圙”站?!有些小站只有绿皮火车才到,更没有网络售票。

如果感兴趣的推荐看看巴伐利亚酒神的《绿皮车站》,他用了三年的时间走访了中国各地有趣有历史意义的小火车站,估计99%你都没有听说过。

留在锡林郭勒

或者去往呼伦贝尔

锡林浩特-乌兰浩特

在内蒙,有很多城市叫“浩特”,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二连浩特、巴彦浩特。这是蒙古语,原意是水草旁的 “聚居地,定居点”,指非固定经常搬迁的城市。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游牧民族聚集区,以及从游牧到城市的变迁。比如“锡林浩特”是“高原平野上的城市”,“乌兰浩特”是“红色之城”。

不得不感慨,内蒙真是太大了,地图上看着不远的两个地方,坐火车都要大半天甚至一天。在锡林浩特坐火车到乌兰浩特,会穿越锡林郭勒草原,这里也是内蒙铁路线精华之一。集通铁路横贯锡林郭勒,沿线地区几乎全为草原地区。

绿皮火车

集通铁路是中国最长的合资铁路,运行着一趟至今仍在服役的神车6041次,一趟只有8节车厢的绿皮火车,全程24小时25分钟,停靠68个站点,最低票价2元。它没有空调,冬天靠烧锅炉取暖,这跟我从北京到莫斯科乘坐的K3国际列车一样。它横贯内蒙古中东部,沿线居住着数万农牧民。其中,从桑根达来站到经棚站的4个多小时,穿越的都是游牧区。

原本这条线上还可以乘坐中国仅有的蒸汽机车,到2017年只有在蒸汽机车节上或者夏天才能看到,不知哪一天就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另外值得一坐的是著名的草原列,从呼和浩特到海拉尔,全程40小时途径五个省,可以一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也可以在冬天感受一下结冰的列车穿越雪原的独特体验。

锡林郭勒草原
还是草原

在锡林郭勒火车站遇到同是从北京来游玩的小田和她的男友,这个季节在这里碰见旅行者还真是少见,很nice在候车的几个小时里收留我,相谈甚欢。他们的目的是去锡林郭勒草原寻找纯正的蒙古包,而不是那种规划好的游客区,而我也正有此打算,不过计划的是另外一个地方,只好就此别过。

他们留在锡林郭勒,而我继续去往呼伦贝尔。

田迪诺拍摄
田迪诺拍摄
田迪诺拍摄

今年秋天来得早

不,是你来晚了

乌兰浩特-阿尔山

很多人喜欢夏天绿油油的内蒙古,而我却偏爱深秋金黄色的大草原。

离开锡林郭勒,进入呼伦贝尔,火车继续向东,我的目的地是中蒙边境小城阿尔山——中国最小的市。中国最美火车站阿尔山站就无需我多介绍了,这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实在太有名,她的名字也足足在我心里装了好几年,终于得以实现。

虽然我早就知道,去往阿尔山的最佳线路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阿线,资深铁路迷收藏里绝对有一张“白城-阿尔山”的火车票。但考虑到实际路程的周折,有限时间里我只好选择了从乌兰浩特坐火车直奔阿尔山。

边境小城阿尔山小得不能再小,几乎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阿尔山站,和它身后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当然这并不是来这里的好季节,但路上满山落叶松和白桦,还是很有吸引力。我说「今年秋天来得真早」,司机说「是你来晚了」。

阿尔山站的对面有几家五层高的旅馆,那是拍小站全景的最佳机位,不知道这些旅馆里曾经住过多少慕名而来的人。我也在其中一家顶层开了一间房,70块钱的一个单间,很干净,从窗户就能看见火车站。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天赶早来拍火车站,却还是来晚了,车站紧闭,窗口也没有人。原来阿尔山站只有在有火车进站的时候才会打开。我在外面绕着来回踱步,碰到隔壁仓库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怂恿下,我大胆从栏杆翻了进去。没一会,车站的警察来了,看到我他们也很惊讶,我笑嘻嘻说拍几张照片就走。

离阿尔山站不远的多伦站,也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建筑,网上关于它的信息很少。如果乘坐蓝多铁路线,火车从正蓝旗站,绕过吉尔哈达山,向东南穿越巴特布拉格垭口,经沙不楞后就会进入多伦站,一路上可以看到牧场、湿地和湖泊,也是一条值得体验的铁路线。

火车驶出阿尔山站

火车开往满洲里

阿尔山北-海拉尔-满洲里

从阿尔山北,继续坐火车去海拉尔,慢车4179,1车001座。阿尔山站也有车去海拉尔,一来时间比较晚,二来我想坐慢车。这趟绿皮火车一共就只有三节车厢,车速真的要用爬来形容。不过,窗外的景色出乎意料的好,铁轨旁全是金黄色的树,让我想起那年坐火车穿越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丛林的景象。

这条线的站名都很有诗意,杜拉尔、罕达盖、道劳杜、巴日图、温根托海、伊敏索木……其中温根托海站我最喜欢,因为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小站就像蒙古包一样孤零零的扎在草原里。夕阳洒在草原,火车穿行于金黄色的浪中,光透过窗户,火车里的每一个人都亮了起来。计划外的铁路线,却给了我十分美妙的体验。

阿尔山北-海拉尔的绿皮火车

听着《满洲里的山岗》,想象着火车开往满洲里,开往满洲利亚大地,开往边境,到后贝加尔斯克,到莫斯科,到欧洲。歌曲的俄语名是НасопкахМаньчжурии,是俄罗斯作曲家Ilya Alekseevich Shatrov在1905年为纪念日俄战争而谱写的一首华尔兹。知道这首歌,是通过电影《蒙古精神》,里面有一个俄国人把这首歌的谱子纹在后背,应该是想要永远铭记故乡和故人。在接近片尾的时候,他痛哭流涕的唱出这首早已刻在心里的歌谣,场面十分感人。

草原上的夕阳

抵达满洲里,天气阴冷,我去探访了几座老的俄式建筑,和满洲里火车站的铁桥。因为下雨,去呼伦贝尔草原蒙古包的计划只好搁浅,也许旅行总是充满遗憾吧,但也不少惊喜。

拍到火车穿过国门,和谐号客车进站,想着如果从北京坐K19次列车,就会从这里出境穿越西伯利亚,奔着莫斯科而去。站在满洲里国门观景台,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的俄罗斯小城后贝加尔斯克,我的旁边站着一个黑衣女人,是国际“倒爷”中的一员,曾在俄罗斯做木材生意,经常从这里坐火车去俄罗斯。

俄罗斯火车驶出俄方国门
满洲里国门

喜欢边境城市,是因为这里什么都有,不同国家文化的混合,混乱却又有着自己的秩序。走在满洲里的大街,可以看到蒙古人,也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在这里也可以买到便宜的俄罗斯皮草,以及关于俄罗斯的一切。偶然闯进一家饭馆,相比很多人推荐的卢布里更喜欢这里,几乎全是俄罗斯人来吃,90年代的苏联装饰风格,音乐和环境都很恰到好处。满口浓浓东北话的服务员,一扭头就可以操着流利的俄语跟俄罗斯客人谈笑风生。

满洲里火车站
下班后的火车司机
火车驶进满洲里站
苏联风格的餐厅 10元一杯的俄罗斯奶茶

晚上就要离开了,而我住的旅馆也是最后一天营业。7、8月是内蒙的旺季,草是绿的,游客也很多,而9月才是去内蒙的最佳时间,过了十一,整个内蒙进入旅游淡季。其实旅馆里只有我一位客人了,老板却一直等我到晚上。拉下旅馆的卷帘门,我的假期结束了,旅馆老板的假期开始了。

跟白天安静的边境城市不同,夜幕下金碧辉煌的满洲里,配上中蒙俄三语着实让人有点恍惚,而这里的招牌又有点80年代老上海滩的味道。满洲里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一句话这么形容它——外国人来了像回家,中国人来了像出国。

我想,这就是边境城市的魔幻之处吧!

婚礼堂的夜幕
夜幕下的满洲里

🚉也许你还对下面这些感兴趣:

我独自一人从北京乘坐6天5夜的国际列车,去了一趟莫斯科。

坐着火车 去东南亚 | 乘坐中越国际列车去探险。

公路日记第1季|雪峰、矿山、戈壁滩,三道岭蒸汽火车的最后一个冬天。

_________

公众号ID:ROSERADIO1986

微博:@老莫HALO

©️版权所有,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和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获得授权。谢谢!

如果你喜欢这篇,或想看到更多我的游记和分享,欢迎赞赏我或转发分享来支持我。比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驾游山西、内蒙、东三省――从阿尔山到满洲里
内蒙最美7条草原自驾路线
呼伦贝尔我的梦想家 阿尔山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7月份去内蒙自驾游,走哪里最美?
内蒙有什么?说出来可能会吓你一跳
7条内蒙古自驾游路线推荐,内蒙古自驾游去哪里好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