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蓝驰乔继英:基因检测,找到最顶级的技术,坑也不会少

与蓝驰创投的乔继英Kelly女士聊“基因检测”领域的投资,我想是再合适不过了:

Kelly的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清华,本科化学,博士生物,曾在博奥生物创始人程京院士处做研究生;

从业经历中,她曾在有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做新药研发、罗氏诊断做市场销售的经历,也有多年的投资经历;

目前她在蓝驰创投任投资总监,对移动医疗健康领域颇有研究,前不久的一篇《2016年,移动医疗的投资机会》的演讲在行业内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受认可。

Kelly十分nice,四十五分钟的采访,满满干货。面对我这个外行人,在她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中,我也渐渐理清了“基因检测”这个高端又神秘领域的一些投资逻辑。

【对话开始】

猎桔自习室:现在出现的做基因检测的公司,大概可以分成如“基因猫”“360基因”这样的消费服务型公司和华大、博奥这样较大规模的技术型公司。

在投资角度,你会分别看种他们的哪些点?

Kelly:了解,这两种也就是消费级的和临床技术型的,我们这两个领域都在看。

对于消费级的公司,最重要的是“应用场景”,你需要有能力让消费者去了解和购买你的服务。像美国的23andme,开始的阶段会从很轻的角度进入,比如说从对自身DNA的了解和兴趣、过敏源筛查、祖先的追踪等等——很轻的产品,会让消费者者作判断和决策去购买的门槛会低一些。这样符合消费者循序渐进认识的过程。

*23andme,99美元基因检测套餐

另外它的成本比较低是因为它在使用分辨率较低、但对于初筛已经足够的芯片技术。

国内的公司也需要去思考怎么设计产品,考虑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并且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实现用户购买,有好的用户体验,这其实对创业团队的要求还蛮高的。

技术类型的公司我们也在看。

技术公司是实在的帮助解决医疗问题的,诊断和预防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这个大趋势的前提就是有一些高端、先进、低成本、高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技术出现,可以更早的将疾病检测出来。

常给大家讲的一个例子就是巴菲特,他在近九十的高龄还可以做投资,也是因为他注重健康。早在2012?(你再去查查)年就查出了尚在初期的前列腺癌,得到很好的治疗,而一般普通人发现癌症是都是后期、晚期了。人们的印象就是这种基因检测的高端技术,只有高端人士才享用的起。

但是随着技术的普及,测序成本的降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群也能够享受这种技术的优惠。

除诊断外,还有一个临床上的应用是预后。

以肺癌为例,其实肺癌有十几二十几种,从分子水平、基因突变来讲,每个人的癌症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用药和治疗方法就不能够完全一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治疗前,做个性化的检测,针对性的用药。

癌症病人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是容易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如果可以通过一些基因检测的手段、基础的手段去检测的话,可以随时调整用药。

猎桔自习室:我之前采访过的“360基因”,他们将自己定义为“数据解读服务公司”,将各项检测解读后打包给消费者。你们会看好这样的公司吗?

Kelly:它是更偏互联网的一个公司吧。

他们通过互联网的营销手段去获取C端的用户,然后送去测序实验室去做。实验室有规模优势,它做的样本越多就有效率,也越有经验。那么公司去做数据解读,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域。

但是单凭数据解读,其实是很难做成一个核心竞争优势的。另外的关键还在于他的产品设计上——如何设计出让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做大规模。

猎桔自习室:这些研究机构或者实验室他们不做解读吗?

Kelly:他们也可以做,也会做的。

解读分为两层。第一层就是把样本,比如说一个唾液样本中的DNA提取出来,做初步的解读。这层的解读中会告诉你这个人的基因序列是怎样的、与大部分人相比有哪些变异的东西、第几条染色体上什么基因有一些突变。这是很初步的。

第二层是需要深度的解读,也就是要将你的健康和疾病与基因去联系起来,这也是到了临床上的一步。这是很显功力的一部分,你得了解生物学上的信号通路,了解基因与健康、疾病的关联,这种了解类似你有足够大的数据库、看过足够多的样本结果后,才能够像医生看片子一样,知道哪里有问题。这一层解读就是通过结果直接能判断你是否有耳聋基因、是否携带某种遗传基因突变。

猎桔自习室:蓝驰创投会关注什么样的标的?

Kelly:我们一方面会看一些新的检测技术,能够更早、更快速、更灵敏、更准确地发现基因突变。比如发现一个患者肺部有阴影怀疑病变,那医生需要通过手术提取该部位的组织,再去做检测,但一些新的技术是可以通过体液来做活检的,随着检测灵敏度的越来越高,就可以通过血液来检测体内是否有病变、癌变。

对于病人来说不用承受那么多痛苦,而且也可以提早发现疾病。

再比如一些肿瘤患者在后期时,常见癌症转移,但具体转移到哪个部位,还是需要取组织去做检测,这就会很麻烦。技术的进步可以提供很大帮助。

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测序技术本身的进步。以前有一代测序(就是Sanger测序),现在是二代测序为主流,做三代测序的各种技术和公司也在出现,这种新技术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这样的话会对团队的背景要求比较高,对创业公司来说,如果它是靠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话,那首先它的技术一定要在行业里是领先的。

猎桔自习室:我看到很多新兴的公司团队里,不少人的背景都是从华大基因出来的。

Kelly:因为华大是过去五到十年里中国做二代测序服务最大的公司,人才比较多,它可以算作这个领域的黄埔军校了。

*华大基因展厅

猎桔自习室:那在基因检测这个领域,中国整体的技术水平,跟国外差距有多少?

Kelly:从设备上来说一点都不差,现在最新的一种大型的测序仪叫X Ten,可以很低成本的进行测序。国外的这种仪器大概有十几台到二十台。据我了解,中国已经有快到十台了,在设备上是没有差别的。

从技术上讲,真正的差别在于那些测序仪都是国外研发的,我们还研发不出来特别创新的测序仪器。

另一方面,从检测的方法学上,比如刚才我说的液体活检上,我们的技术跟国外肯定是有差距的。

以前我们跟美国可能是5-7年的一个差距,但是现在的差距应该是1-3年,也是因为有一批科学家在从国外回来。

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小。

猎桔自习室:一般会通过什么渠道去发掘这些有技术背景的人才和团队?

Kelly:依靠技术取胜和做壁垒的话,这样的人才一般都是从科研院所或者一些大的外企出来的,这些单位的研发岗位。他们会知道行业的趋势在哪里。

猎桔自习室:这种对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投资,感觉只要选中了,风险相对与一般的互联网公司会小很多?

Kelly:其实这里也有很多的坑。

最大的坑在于——可能很多人会说我这是最新的技术,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一种新技术都能够走向商品化,有些技术到后来只能保持在实验室阶段,会很难规模化。

对于投资人来说,首先需要判断,它是否会是未来的一个主流技术,就是它能否有大的市场和恰当的应用,这是第一位的。

另外就是需要对创始人做一个判断,他需要是在这个主流技术趋势的行业里可以排到全国前几位,甚至是要在国际上是前沿的地位。

在早期投资,这两点是我们觉得一个公司能快速成长的标准。

猎桔自习室:所以是不光是技术好,就一定行。

Kelly:对,在这方面的投资,你要对技术趋势有足够的敏感性,还得要有自己的渠道把这些人找到,没有的话,也要随时去追踪这些人。

猎桔自习室:在我的印象中,像一些前沿、高端的技术研究,总会需要国家背景来支持的样子。因为它需要投入的还是蛮大的吧。

Kelly:你这个感觉也是对的。

像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都是有美国政府来支持的,做这样的事情需要巨大量的资金的,一般创业公司是出不起的。

*奥巴马公布美国精准医疗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基因组计划,包括去年提出的精准医疗计划,都是美国政府在主导推动的。我们国内的十二五、十三五计划中也会有主导一些高端科技的研究。

国家的投入是一个基础建设,一个新技术的诞生,最主要的首先是资金,让科研人员去研发,然后再慢慢走向企业、走向市场,它是一个这样的路径。

像研究院所需要的这笔投入,一般的风险投资机构是投不起的。等到技术发展到了公司、企业这一层面时,我们才能去投资。

猎桔自习室:你觉得现在基因检测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水平到了公司这层了吗?

Kelly:基因检测的话,也会细分到不同的技术领域。

比如说液体活检这种技术,我们已经看到有公司在做;至于一些更新的技术比方说基因编辑啊,国内才刚刚开始,还处在科研院所的阶段,还没有走到企业。每个不同的领域都不一样,需要细分去看。

猎桔自习室: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现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机好不好?你们怎么考虑?

Kelly:我觉得总体而言,基因检测一定是个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对投资的判断需要把基因检测跟应用场景联系起来。

我之前在罗氏诊断工作时,一直在跑产品市场,深有感触——你有一个基因检测的技术,能不能让用户去购买,是需要你把它做成产品和服务的,应用的场景一定要设计好。用户是不会买你的技术的,他要的是应用。这一点比较考验公司。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场景的话,最重要的是你对生物、医学、临床、人体本身都要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设计出来可以与临床医学可以结合的产品。

大家都是用人体的3万个基因做东西,但是获取不同的基因做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一堆布料放在那里,有人可以做出漂亮的衣服,有人什么都做不出来——业务设计的能力,其实是一个核心的动力。

*基因猫提供的检测套餐

猎桔自习室:“基因猫”的定价很便宜,299元就可以做一次基因检测,这个价位感觉并不赚钱。这一类服务型公司都有哪些可行的盈利模式呢?

Kelly:是赚不了大钱的,基本处于一个打平的状态。

对于消费级的产品来说,其实这种低价策略会使你的获客成本降低了,包括美国的23andme,它卖99美金,从成本上算它也是会亏一点点的。但是它可以获取很多用户的基因信息、基因数据。

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如何使用,这个并不好说。但是23andme后来将数据进行了一个商业运用,它把一些帕金森病人的数据卖给了制药公司——这个是蛮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一些目前没有治疗方法的疾病,就像帕金森,它有了大量数据后,再去从基因水平上去研究疾病的发生、研究新药物,这就是这种数据信息的价值所在。

*帕金森患者

猎桔自习室:你们在移动医疗领域还投资过春雨医生,从投资组合上看,这种资源的对接、互换,蓝驰创投是怎么考虑的?

Kelly:你这个问题蛮好的。对医疗来说,首先它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呢,我们希望越投越多,从投资组合上这些公司能有一些协同、可以去合作。

比方说春雨医生,现在是移动端的平台上,用户最多的,它已经有超过一个亿的用户。这些用户需要的服务是多方面的,可能不仅仅是医生、问诊这些。

那么像基因检测、疾病预防、慢病的管理,其实都可以做一些,相当于我先把医生和患者连接起来,在这个连接上,再添加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或内容。

我们确实是在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希望我们的投资组合,能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大趋势看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
基因检测行业创业情况梳理
23魔方独家解析基因检测国内市场_外科_求医新闻
【热点聚焦】“23andMe”和基因测序的春天到了?
张耀洋:依靠验证性检测的基因测序公司不具备投资价值
意料之中,23andMe放弃NGS是为了获取更全面的个人消费级基因数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