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读书笔记

这周给大家带来的是《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牛市和熊市都稳赚的长赢投资法》,作者是劳伦·邓普顿。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详细介绍了邓普顿的投资生涯,邓普顿认为虽然可用的投资方法有非常多,但让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方法是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从内在价值一词就可以看出邓普顿是一位价值投资者。邓普顿的整个投资生涯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搜寻能够买到的最佳的低价股,然后将投资分散到世界各地的股票组合中。


他认为从长期来看
分散投资比单纯投资到单一国家股票组合波动更小,回报率更高,分散投资应该是任何投资计划赖以成功的基石。邓普顿是一个逆向投资者,他解释到人总是希望到前景最好的地方去,比如在找工作挑选前途光明的行业,在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方建厂;而他认为在选股票的时候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应该在公众最害怕和最悲观之时买入,这需要极大的毅力,但收获也最丰硕。

邓普顿的主要投资思想

  1. 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
  2. 分散投资
  3. 在市场极度悲观时投资
  4. 用全球化的眼光投资
  5. 耐心持股
  6. 这次没什么不一样

低价股猎手的诞生——邓普顿的早年

从投资方式来说,邓普顿经常会被划归到价值投资者的行列中去。说到价值投资,不得不提到格雷厄姆和他的《证券分析》一书,许多价值投资者都深受格雷厄姆投资思想的影响,最著名当属巴菲特,巴菲特甚至说过他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不过邓普顿作为价值投资者的投资生涯则比《证券分析》还要早得多。

邓普顿的父亲老邓普顿在温彻斯特当律师,老邓在处理法律事务之余,还经常积极谋求财富积累的各种方法,在拍卖会他通常会以低价买入农场然后高价卖出,但老邓缺乏储蓄意识,加上老邓冲动性的商业行为,致使家庭经济情况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邓普顿从小就目睹了父亲从财富的巅峰滑向绝望的低谷,起伏的经历给年轻的邓普顿上了一课风险管理课,邓普顿意识到“纸上富贵”是虚浮不定的,这让邓普顿养成了储蓄的习惯以及对风险的敬畏。

邓普顿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在结婚不久后开始了投资与储蓄计划,他们将一半的钱用来投资,一半的钱用来储蓄。为了保证这种高比例储蓄,他们都成了顶尖的便宜货猎手,他会在报纸上仔细搜索家具拍卖和房地产买卖的广告信息,然后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他最满意的交易之一是只花5美元就买到了一张价值200美元的沙发床。

在投资方面,他们用5000美元现金买下了一所住宅,5年后以17000美元的高价出售,相当于在5年内复合收益率达到了28%。邓普顿一生当中从未借过抵押贷款,也从不借钱买车,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他也总是有充足的积蓄渡过难关。猎取便宜货也成为了他的生活哲学,他渴望在别人以低于他心目中物品真正价值的价格卖出时趁机买入。无论要买的是家具、房子、股票、债券,哪怕一顿饭,都无关紧要,重点是:寻找便宜货。

什么是邓普顿认为的便宜货

100块钱的东西,只卖20,就是邓普顿认为的便宜货。邓普顿认为找到这样高折价率的便宜货不容易,但却值得把它当做一个目标。20%的折价率当然只是邓普顿认为低价货的标准之一,后面还会说到在投资中什么样算是低价股。

值得借鉴的家庭教育理念

全书的主体虽然是在阐述邓普顿的投资思想和交易经历,但在邓普顿从小接受到教育方面,也值得一提,这也是邓普顿之所以能获得成就的一个因素。

邓普顿家庭崇尚主动探索、激发孩子学习好奇心雄心壮志的观念,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让邓普顿“一切皆可为”的处事态度。邓普顿问他妈妈某样东西如何工作时,妈妈通常不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提供他们相关书籍阅读。邓普顿有段时间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图书馆里借来了书籍,邓妈妈会整理出地方让他们做实验,老邓则带着孩子在实验室里做起了相关实验。

邓普顿学习成绩优秀,正常情况下他考入耶鲁大学并不是件难事。但高一时,他看了入学考试内容,意识到温彻斯特高中的学生不可能考上耶鲁,因为学校没有开够耶鲁所要求的四年的数学课程。于是他就去找校长反映,校长表示可以开设第四年的数学课,问题是开课至少需要八名学生,还要有可以教这门课的老师,但是这些条件学校都不满足。邓普顿当即自告奋勇表示他可以找到八名学生并且自己可以当老师,于是这个班就开了起来并通过了校长主持的考试。

极度悲观时买入

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这句广为流传的话正是出自邓普顿。

从对20世纪30年代股市的分析中,人们注意到最重要的一点:股票价格变化总体上十分频繁。尽管股票价格下跌在这一阶段很正常(大萧条时期),但这种下跌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股票价格极度频繁的变化,那些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内在价值也发生变化了吗?答案是:没有。

如同许多书在分析股票波动原因时,通常都会引入格雷厄姆关于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的理论来解释。这本书也一样,我的上一篇读书笔记《股市稳赢》中也阐述相关的内容。书中对这个方面有详细的描述,但是总体上的观点和价值投资流派一样。

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

书中谈论到了人们关于股票讲故事、传播故事的看法,邓普顿认为编造和传播这些故事的经纪人和分析师并不是想误导你,而是试图编造销售“卖点”来试探投资者的反应。相比于枯燥的统计数字、比率、数据,富有想象力的信息更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这与《乌合之众》一书说的群体缺乏理性但想象力却异常强大的观点不谋而合,投资不仅仅要关注专业领域的信息,还要考虑人的行为这方面的影响,行为金融学这些年也成为了热门的研究对象。这点不仅仅A股的投资者是这样,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这样,毕竟作为人,我们有着共同的生物基础。

邓普顿认为便宜货猎手绝不能根据动听的故事而投资,无论这个消息是谁跟你说的。他认为应该在市场冲动的时候去购买低价的股票,这点和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理论如出一辙。作者描述了一个柠檬水小摊的例子:

有个人要转让柠檬水小摊,他告诉买家这个小摊一年能赚200美元,小摊报价为100美元,由于有意向接手小摊的人增多,小摊价格被炒到了150美元,正要准备交易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小摊的顾客减少了,这时大家都在想小摊以后还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吗?正在这时,小摊旁卖起了雨伞,于是大家又准备去收购雨伞,这时柠檬水小摊的价格跌到了50美元,由于是只有一个出价者,小摊以50美元成交。接着雨过天晴,柠檬水小摊又排起了队伍,而卖雨伞的再也无人问津。

作者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诉大家,要在下雨天的时候去买柠檬水小摊,这时报价往往会很便宜,这听上去像常识一样简单,但经验表明,强大的心理惯性会阻止投资者在真实生活中这么做。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在现实中却没几个人能做到,我认为不仅仅是心理原因,还因为投资者对投资标的的价值并没有确切的认识,也就是一个东西它到底值多少钱投资者自己都不清楚。我们都知道一瓶易拉罐可乐1元是便宜的,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可乐的价值,但一家公司值多少钱,就不容易判断了。低买高卖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建设,还要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宽广的见识。

柠檬水这样的例子在投资中比比皆是。1939年,战争让投资市场恐慌,但邓普顿判断,美国的工业企业将会因此受到大力推动,来为美国参战提供大量物资。他相信,即使是最普通的、效率最低下的企业都会从即将到来的这波经济浪潮中极大地受益。带着这种与众不同的投资观点,邓普顿低价买入了一些股票,值得注意的是,邓普顿通过买入大量股票来分散风险(从事后来看,在这次交易购买的104家公司,37家已经破产)。在随后的几年,他逐渐卖掉了所持股份,把最初的10000美元投资变成了40000美元,增长了3倍。

邓普顿在当时买了一家处于破产边缘的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他认为,经营良好的公司在这次经济繁荣时期获得的增值收入,会被政府会征收高达85.5%的税,相反像密苏里太平洋铁路过去一直处于亏损的公司,则无须缴纳这样的税款。在繁荣到来时,密苏里太平洋铁路股票表现自然要来的更好。

邓普顿喜欢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买入股票,例如他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股票市场无人问津奄奄一息之时,他把60%的基金投资美国。他投资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没有人愿意碰它了,和美国市场的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这更便宜的股票了,极度悲观时买入可以让投资者收获更多。

书中还举了一个稳健先生聪明夫人买通用公司股票的例子,稳健先生在1987年10月16日买入了通用电气的股票,买入后下一个交易日就发生了著名的1987年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当天暴跌22.62%,而聪明夫人在股灾发生后买入了同样多的通用公司股票,两人一直持有到2006年,最后稳健先生10万美元变成了83万,而聪明夫人10万美元变成了101万,仅仅是一步不一样,在市场恐慌的时候买入,经过复利的影响,最后收益差距巨大。

全球化投资

在今天,全球化投资已经成为投资领域的主流思想。邓普顿开始配置全球之时,全球化投资还没有流行。早在1954年邓普顿成立了邓普顿成长基金,首开全球投资先河,美国《福布斯》杂志称邓普顿为“全球投资之父”。

对于邓普顿来说,全球化投资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作为低价股猎手和分散投资理念的拥护者,全球化投资无疑更有优势,一是可以拓宽低价股的股票池,二是可以更好的分散风险。邓普顿善于比较全球各个市场的投资价值,寻找低价的投资机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投资回报率周期表

1955~1992年邓普顿成长基金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情况

普通投资者要进行全球化投资不仅需要一定的资金,而且还要有国际视野,这点对一般人的借鉴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是邓普顿的全球化投资思路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也就是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单一的市场或者眼里就那几只基金和股票,如果投资者既了解股票市场,也了解债券市场、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收藏品市场、外汇市场,那么他就比其他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优势,有时候这样的优势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书中提到整个7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实际上一直处于横向整理状态,如果你投资的是商品期货、不动产或收藏品,那么你可能会庆幸自己比较聪明,因为这类投资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能够有效保值。

低价股——5倍市盈率

什么是邓普顿认为的低价股,邓普顿用当前每股价格除以他估计的未来5年的每股收益,然后得出一个数字,股票交易价格不能超过这个数字的5倍。在不考虑增长的情况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低价股是市盈率低于5倍的股票,如果股票未来五年利润会增长,市盈率则更低。那么5倍市盈率的股票A股有哪些呢?

以2020年9月22日收盘来看,整个A股可以找到20家这样的公司,3家st股票和一半左右的银行地产股。如果考虑到业绩增长,则股票范围可能会扩大一些。那么邓普顿是如何精确的计算未来5年的利润呢?

其实邓普顿也表示这并非易事,他也是预测,能保守点就保守点。其实随着市场的发展,低市盈率的股票越来越少了,邓普顿那个时代能买到1-2倍市盈率的股票,而这样的机会在今天几乎消失了,这点我们也不必过于苛求,毕竟更重要的是低价股策略提供了我们一种安全的投资思路。邓普顿还说到,高市盈率高增长的股票虽然会随着利润增长,市盈率下降,但是要格外关注这样的高增长能否持续,而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2020-9-22日市盈率低于5的股票

邓普顿判断市场低估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市净率小于1,市净率就是市值除以净资产,市净率和市盈率作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在几乎所有的股票行情类软件都有提供。

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策略在现在的投资市场上广为人知,但很少有投资者单纯使用这两个指标投资个股,原因大家都知道,个股上要考虑的因素远远不是两个指标那么简单,决定一只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即使有的人认为价格围绕价值运动,但价格能否有效快速的反映价值,和这只股票的价值真正是多少又是一个难题,加上散户基本都是短期投资者,而市净率市盈率的变化周期怎么说也得在一年以上,因此单纯采用市净率和市盈率指标投资个股可能没有很好的回报。

但如果作为判断整个股票市场估值,市盈率和市净率就显得有效的多。如果整个市场市盈率为5倍,或者整个市场市净率低于1,这样的市场就十分有吸引力。事实上邓普顿也是这样判断整个市场估值的。

耐心

邓普顿的投资策略还要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品质——耐心。找到低价股还不够,耐心持有等待上涨是不容易的,很多时候一等就是几年。

关于低价股建仓方式书中没说到,便宜货策略总体是一种正确的思路,作为一名投资者,关注的不仅仅的策略的逻辑,还要关注可行性。邓普顿认为价值100块钱卖20元就是便宜货,或者5倍的市盈率就算是便宜货,如果跌不到20呢或者跌不到5倍呢?而是跌到21元呢?是不是只有跌到20元才买入呢?

我这么说并不是抬杠,而是在具体的投资交易中,这确实是个问题。按照自己的估值模型,我们认为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为100,然后等到它跌到20元再买入,并且认为这只股票最终会涨到100,如果这样,跌到100以下就可以买入了,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投资者其实并没有抠到计较是21涨到100还是20涨到100。还有一个问题,跌到20难道就是底了吗?如果再跌呢?我想邓普顿不可能抓着20%不放,否则这样就没办法交易了,但书中始终没有说到具体的建仓方式。我认为作为投资者,投资一个标的应该分批建仓,也就是分批买入这个标的,比如分5次买,到达合理价位时,每跌n%就买入20%,这样虽然不能买在最低点,但是可以买在底部区间。而且投资者其实并不计较是不是买在最低点,低于价值其实就可以买入了,只不过在交易的时候我们本来就可以去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在他情绪低落给出不合理低价的时候去买,很多优质的股票也只有这样才能买到低的筹码。

”多一盎司工作原则”

邓普顿认为不管在什么领域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他认为成功的人和其他人的差别在于是否多花一个钟头去读书、研究。投资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像巴菲特和格雷厄姆每天都要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阅读。

什么时候应该卖股票呢?

邓普顿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他的答案就“当你找到了一只可以取代它的更好股票的时候”。当你孤立看待股票的时候,其实你并没那么清楚什么时候该卖出,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正在接近你对它的估计价值,那么搜寻替代股票的最佳时机也就到了。为了防止频繁的买卖,邓普顿认为当你找到一只比原来股票好50%以上时,你就可以替换掉原来的股票。

这次没什么不一样

书中详列举了几个世纪以来金融市场泡沫,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法国投机者引发的密西西比泡沫,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美国铁路建设泡沫,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每场泡沫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群体的狂热,对某个行业过度的乐观等。这些泡沫最后都破裂了,投资者面对的是一地鸡毛长期一蹶不振的股市,每当投资者说这次不一样的时候,不妨回顾下历史那些著名的金融泡沫。

摘自南海泡沫时期的私人信件

1912年《纽约时报》

1999年12月27日,金融刊物《巴伦周刊》封面文章的标题是“你怎么了,沃伦?”

1999年年末《连线》杂志上的一番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敢做低价股猎手
小蘑菇Mo: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三) 全球投资的基本常识1954年11月,约翰发起成立了邓普顿成...
股票小白读书记1: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从1万美元到220亿美元
全球3P猎手约翰邓普顿爵士的投资精华分享!(全网最佳,建议收藏!) 约翰邓普顿,被誉为“20世纪全球...
约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