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建文化育人环境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构建文化育人环境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三源浦中心校美育工作案例

 

【案例摘要】

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同出一辙,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一所学校的终极魅力,在于其文化外显和内涵,形成独特的文化色调:多彩、缤纷、鲜亮……

近年来,通化市柳河县三源浦朝鲜族镇中心小学校,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式,一手抓文化,一手抓特色,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和教育品质,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特色打造教育品牌,在柳河大地这片教育沃土中成长为了一颗闪耀的明珠。学校的育人环境从宏观上大气磅礴,从微观上无微不至,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之中,感受文化的教育功能。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充分的养分,实现了“明德知礼”;从一个个科学家的故事和名言中激发求知的欲望,实现了“探索求知”;从学校的“三风一训”和办学理念中感受到了办学特色,实现了“文化自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小学生守则中感受到了国家的感召与内在的责任,实现了“圆梦中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像是一个无形的心理磁场,把所有师生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都牢牢的聚在一起,正是这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内涵。

一、  教育背景

三源浦中心校校始建于1907年,2017年异地新建,学校占地面积1287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40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2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近几年来学校为了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特殊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领导班子精心谋划、多措并举、深入研究、主题突出,走出了一条具有内涵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得百年老校荣光焕发,一跃成为了柳河教育系统的一个全新亮点,实现了学校“创百年名校,育世纪英才”的口号。

二、  具体做法

(一)明确思路,做好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出路产生效益”。学校发展要想走出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独特的思路,就不可能有独特的出路;没有独特的出路,就不会有独特的效益。因此,三源浦中心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环境文化的总体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努力实现“办学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办学目标,促进学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努力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坚持原则,突出特色。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敢于超越。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校重点把握了“四个原则”,无论是墙体文化,还是警示标语,或是校园黑板报班级文化墙,都坚持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1.育人性原则。学校的整体布局与环境建设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前瞻性原则。校园文化要坚持向前看的原则,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着眼未来才能引领时尚,只有做到别无我有、别有我精,才能实现主题鲜明、个性突出、体现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3.参与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件事情,学校负责校园整体规划与建设,教师要积极参与广泛动员和宣传教育,学生要动手、动脑真正融入其中,只有这种大环境才能实现学校的整体和谐发展。

4.特色性原则。围绕着“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宗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学校为师生积极搭建平台,形成了“人人有舞台,大家齐上台”的生动局面。

(三)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学生德育渗透为主线,安全教育为主导,着力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重大节日和电子屏、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学校校报、校训墙、德育墙、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名人名言、设立校园绿化长廊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创建工作格局和浓厚氛围。

三、  教育成效

近年来,三源浦中心校紧紧围绕着提高办学质量、创办特色学校这一目标,通过加强“环境文化、育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阶段性育人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学校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吉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吉林省示范食堂”、“通化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柳河县目标管理责任制优秀单位”、“柳河县德育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二是学校重视校园宣传文化建设,建有校园网站,编发有《三源浦中心校校报》内部刊物40多期,师生文集、书法集10多篇,校本教材涵盖多个学科不同年级10多本,每月的黑板报、每学期的学生手抄报都按时更换,每学期的纸盘画展、书法展、军乐、竖笛汇报表演,在柳河教育信息网上都有新闻报道,学校连续三年被教育局评为信息化先进集体。

三是中心学校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2017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被通化市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局评为“校车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四是学校重视体育、艺术特色工作,参加全县中小学排球比赛连续三年获得前三的佳绩,2015参加县第四届“阳光下成长”艺术展演获优秀集体奖;2017年柳河县首届“青少年才艺大赛”拿回三个特别金奖,或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县里组织的“三独”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中,我校学生均能斩落头角、屡获佳绩,学校开展“魅力校园放飞梦想”合唱比赛,学校有本校教师自创的校歌《放飞梦想》,在学校广泛传唱,体育艺术“2+1”活动更是扎实开展,所有学生都学有所长。

五是学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演讲、“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经典诵读,“经典故事伴我成长”“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讲故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学生在通化市“创建森林城市”和“书信大赛”中有多人获奖。

四、  探讨展望

几年来,三源浦中心校在县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三源浦中心校校园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学校工作稳步开展,领导和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但通过调研和思考,我们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足,比如:学校校园操场扩建和硬化工程还需进一步争取资金和完成征地工作,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还不够完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和发达地区还纯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体音美学科教师短缺,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急需补充新教师;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整体实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未来几年里,学校会继续按照长远规划目标,不断改进办学条件,在文化建设软实力上下功夫,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真正走出具有内涵的特色发展之路。

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特色打造教育品牌。校园文化建设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不是“一阵风”、“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反思和思考的地方较多。只要我们坚定了信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全校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下,在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互相配合下,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构建三源浦中心校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让三源浦中心校校走向更高、更强的内涵境界。

                 

 

                                    (作者:李宏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赴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校、东宝中学考察报告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淯水河畔的教育明珠---上港乡赵岗小学校
梅河口市 海龙镇中心小学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推进示范校建设
环县第四中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