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阳市民银行卡被盗刷36.6万!学他这么做法院判银行全赔了

  3个小时里,沈阳刘先生的银行卡先后在台湾、珠海被盗刷,合计36.6万元不翼而飞!而银行卡明明就在自己手里。


  刘先生立即拿着银行卡报警。随后,他将银行诉至法院请求银行向其赔偿36.6万元。


  记者从法院获悉,被告银行因构成违约、举证不能,判对原告被盗刷的存款进行全额赔偿。



卡里36.6万元没了

  40多岁的刘先生在沈阳市于洪区一家银行办了一张银行卡。2012年1月13日上午10时30分,正在山东出差的刘先生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上面显示他的银行卡在台湾被消费35万余元。

  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里,钱怎么会被别人消费呢?刘先生正纳闷呢,这时,他的手机又先后进来7条短信提醒,上面显示:他卡内的余额在珠海又被分7次取款,共计被取走1.6万元。

  在短短3个小时里,银行卡内的36.6万元不翼而飞,刘先生一时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在事发一个多小时后,便立即向山东省最近的公安局报了案,还向民警提供了仍留在自己手中的银行卡。


他把银行告上法庭

  回家后,刘先生将于洪区这家银行诉至法院,请求银行向其支付被盗刷的存款36.6万元。

  被告银行辩称,当天发生的消费与取款业务均是在输入正确密码下完成,无法证明不是原告本人或原告委托他人所为;

  第二,在台湾消费的35万元是在输入了正确交易密码下完成的交易,即便系统存在漏洞也应归因于商场,被告无法对商场的设备终端进行管理,也不存在任何过错;

  第三,如银行卡被盗刷,真正的获益人是犯罪嫌疑人,而不是被告银行,不应由银行承担相应责任;最后,如果原卡被伪造,也是以原卡信息为基础,原告有银行卡及密码保管不善的责任。

银行被判全额赔款

  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银行之间为储蓄合同法律关系。

  存款人将资金存入其在银行设立的账户后,在其本人或者其授权的人未取出前,银行应保证其账户内的资金数额,并在存款人要求取出时,按照存款人的指示,将其存款的全部或部分支付给存款人。银行拒绝给付,即构成违约。

  被告并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原告对其银行卡和密码信息保管不善,并且案外人在知道原告银行卡信息的情况下,未提供真实银行卡,即能将该卡内资金成功取款或消费,说明被告向原告提供的银行卡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不能以原告对银行卡及密码保管不善为由,减轻或免除被告责任。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被告银行向原告支付存款36.6万元。被告银行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卡被盗刷要证明真卡在手上


  主审法官表示,银行卡的操作离不开两样东西,第一需要有银行卡,第二必须有正确的密码。如果银行可以举证证明持卡人存在银行卡遗失、保管不善或泄露密码的事实,那么持卡人就要对此承担相应责任,银行也会相应减轻责任。“本案中刘先生的做法值得借鉴。”主审法官提醒,发现银行卡被盗刷,首先,当事人应保存银行发送的短信提醒;其次,应携带真卡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以此证明被盗刷时真卡在当事人手中,“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

  同时,法官还提醒市民,在使用银行卡时一定要保护好密码,在公共场合、与别人交流及上网聊天时注意不要泄露密码,以免留下隐患。此外,银行卡最好不要外借,一旦丢失应及时挂失。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白爽)


 

涨姿势了的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办张银行借记卡 存款被盗81万
人在家中躺银行卡钱款却不翼而飞,银行被判全赔
人在家中躺,六万多元存款却不翼而飞,银行担责吗?
湖南男子银行卡在身上 却被取款5.7万元 法院判决银行...
宁波男子银行卡被盗刷19万,他立即做了这三件事就让法院判银行赔钱!
银行卡盗刷案件法院裁判要点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